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演变都是遵循乡村哺育城市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再到相辅相成的统筹的规律。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城乡关系进入矛盾日益突出的第二阶段。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是目前亟待结构的问题。分别阐述了“四化”动力机制的原理,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问题,论证了“四化”机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壁垒;“四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城乡关系在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城乡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面貌反差较大,统筹城乡发展的體制、机制还不健全等成为了阻碍城乡和谐统筹的发展壁垒。
2城乡统筹及目前我国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
2.1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是涌现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人口、资源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扩散的双向变迁,随之而来的是经过城乡长期的交汇融合发展的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淡化的城乡二元体制和趋于和谐的城乡产业结构布局。
2.2目前我国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
2.2.1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在目前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极小,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表1:中国大陆和主要发达国家1999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6】单位:美元
国家或地区 农业劳动生产率
美国 20864
英国 12469
荷兰 9255
日本 4386
中国大陆 483.61
上表比较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小。
2.2.2城乡收入差异加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却在一直加大,居民生活水平上恩格尔系数200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最低。(如图1)
图1: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
数据来自1979—2010统计年鉴
2.2.3城市化水平偏低造成城市吸纳能力不强、带动力不足
城乡一体化推进是建立在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图2:英、美、日、中1970—2006年城市水平比较
经过对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1970—2006的城市化对比可以看出率先进入城市化的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城市化率的曲线基本持平,而日本和美国也都达到了60%以上的高度城市化,中国与之相比,城市化的起步晚,而且城市化的成熟度也远不及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城乡统筹中的“四化”机制
3.1“四化”机制原理
“四化”机制包括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第三产业化和农场化。“四化”原理是以城镇化为前提基础,以发展新型工业化,农场化为动力,以第三产业化为核心,达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目的的机制体系。“四化”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联动关系。农场化为城镇化提供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化是城镇化的深入。反之,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第三产业化提供空间、形态布局,对三大产业具有优化的作用,改变其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3.2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产业发展动力的强大引擎
(1)城镇化为城乡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劳动力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城镇化对生产力的推进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城镇化带来了农业劳动力的解放,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2)为城乡产业结构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随着城镇化而大量涌入城市的人口对生产生活所需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为城乡产业结构演变创造了多种软环境。
3.3农场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然途径
(1)在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场化的问题。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才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从根本上减少城乡差距。随着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都不断降低。(2)农场化产生规模效益。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各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3.4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
(1)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依存。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2)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推动。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由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3)工业化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工业随着其生产模式的改进,辐射能力增强,辐射面扩大,必然带动上下流水线的相关产业和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3.5第三产业化必将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
(1)第三产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力量。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第三产业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不再简单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向精神层面发展延伸。(2)第三产业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区域集聚随产业规模扩大而逐步形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3)第三产业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物质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推进整个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四化”机制在中国具有突破性的建立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四化”的有机衔接将促使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引领中国真正迈入“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社会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保证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宗益、任宏.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8):61-63
[3]石培华.新经济条件下的朝阳产业[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壁垒;“四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城乡关系在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城乡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面貌反差较大,统筹城乡发展的體制、机制还不健全等成为了阻碍城乡和谐统筹的发展壁垒。
2城乡统筹及目前我国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
2.1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是涌现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人口、资源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扩散的双向变迁,随之而来的是经过城乡长期的交汇融合发展的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淡化的城乡二元体制和趋于和谐的城乡产业结构布局。
2.2目前我国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
2.2.1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在目前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极小,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表1:中国大陆和主要发达国家1999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6】单位:美元
国家或地区 农业劳动生产率
美国 20864
英国 12469
荷兰 9255
日本 4386
中国大陆 483.61
上表比较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小。
2.2.2城乡收入差异加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却在一直加大,居民生活水平上恩格尔系数200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最低。(如图1)
图1: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
数据来自1979—2010统计年鉴
2.2.3城市化水平偏低造成城市吸纳能力不强、带动力不足
城乡一体化推进是建立在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图2:英、美、日、中1970—2006年城市水平比较
经过对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1970—2006的城市化对比可以看出率先进入城市化的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城市化率的曲线基本持平,而日本和美国也都达到了60%以上的高度城市化,中国与之相比,城市化的起步晚,而且城市化的成熟度也远不及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城乡统筹中的“四化”机制
3.1“四化”机制原理
“四化”机制包括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第三产业化和农场化。“四化”原理是以城镇化为前提基础,以发展新型工业化,农场化为动力,以第三产业化为核心,达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目的的机制体系。“四化”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联动关系。农场化为城镇化提供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化是城镇化的深入。反之,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第三产业化提供空间、形态布局,对三大产业具有优化的作用,改变其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3.2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产业发展动力的强大引擎
(1)城镇化为城乡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劳动力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城镇化对生产力的推进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城镇化带来了农业劳动力的解放,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2)为城乡产业结构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随着城镇化而大量涌入城市的人口对生产生活所需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为城乡产业结构演变创造了多种软环境。
3.3农场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然途径
(1)在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场化的问题。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才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从根本上减少城乡差距。随着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都不断降低。(2)农场化产生规模效益。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各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3.4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
(1)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依存。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2)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推动。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由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3)工业化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工业随着其生产模式的改进,辐射能力增强,辐射面扩大,必然带动上下流水线的相关产业和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3.5第三产业化必将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
(1)第三产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力量。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第三产业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不再简单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向精神层面发展延伸。(2)第三产业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区域集聚随产业规模扩大而逐步形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3)第三产业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物质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推进整个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四化”机制在中国具有突破性的建立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四化”的有机衔接将促使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引领中国真正迈入“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社会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保证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宗益、任宏.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8):61-63
[3]石培华.新经济条件下的朝阳产业[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