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LM)中的治疗效果,为合理选择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解放军306医院收治的28例患者,包括男17例,女11例,中位年龄63.8岁(31 ~ 86岁),共计54个病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平静呼吸状态下的CT增强扫描影像分别进行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和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勾画,CTV为GTV外放5 mm,GTV为
【机 构】
:
100101北京,解放军第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第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第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第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LM)中的治疗效果,为合理选择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解放军306医院收治的28例患者,包括男17例,女11例,中位年龄63.8岁(31 ~ 86岁),共计54个病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平静呼吸状态下的CT增强扫描影像分别进行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和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勾画,CTV为GTV外放5 mm,GTV为CTV外放5~ 10 mm.以50% ~ 60%等剂量曲线作为处方剂量曲线,单次3 ~6 Gy,总剂量39 ~45 Gy,等效生物剂量50.7~65.3 Gy.治疗后3个月开始复查,以增强CT或MR显示的病灶体积的变化做为评价疗效的依据.根据RTOG毒性诊断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诊断和分级,比较局控率和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5.1个月(3~30个月),随访终点有7例患者存活.局控率为79.2%,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7%和48.6%.病灶体积与局控率关系密切,当体积小于14 cm3时,肿瘤局控率明显高于病灶体积大于65cm3时(x2=4.17,P<0.05).病灶体积大于180 cm3时,肿瘤局控率为零.不良反应包括治疗后乏力(60.7%),1、2级消化道反应(28.6%),一过性1、2级骨髓抑制(46.4%),一过性转氨酶增高(17.8%).全组未发生3级以上及晚期不良反应.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做为选择性病例尤其是不能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首选局部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80 kV低管电压对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60例行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管电压80 kV组和常规管电压120 kV组各30例,两组均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值;测量图像背景噪声(BN)、肺动脉强化CT
乏氧是多数实质性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肿瘤的乏氧状态可通过对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转录的影响而产生有利于肿瘤恶性进程的作用。硫化氢(H2S)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新型内源性气体分子,在诸多缺氧缺血性疾病的研究中均已被证实,但其在肿瘤细胞辐射生物学领域的作用和机制尚未见报道。
目的 探讨小剂量辐射(LDR)对小鼠全血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DNMT1、MBD2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P级BALB/c雄性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单次0.5 Gy照射组和分次0.5 Gy(0.05 Gy/d ×10 d)照射组.照射组均行6MVX射线全身照射.其中分析早期效应的15只小鼠(5只/组)在末次照射后2h,每组10只处死
临床核医学是放射诊疗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诊断和治疗经常使用18F、99Tcm、131Ⅰ等放射性药物.这些非密封的放射性药物附近辐射水平较高、且容易扩散,因而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产生照射,污染环境.为了解我国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笔者对我国6省(区)10家三甲医院核医学与放射性药物生产场所作了相关调查。
医用诊断X射线是应用最广、受照人数最多,并且不断持续增加的一种人工电离辐射源.为了解广西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设备性能状况,探讨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1]和《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对广西壮族自治区X射线摄影机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 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体外杀伤人黑色素瘤细胞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首先检测黑色素瘤细胞A375吸收含硼化合物二羟基苯丙氨酸硼(BPA)的情况,然后采用医院中子照射器(IHNI-1)对含硼(10B)细胞进行照射.克隆存活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胞质内细胞色素C表达和caspase-9的激活.结果 BPA孵育24 h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小鼠后血清铜浓度的变化,研究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昆明种小白鼠8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照射剂量0、1、2、3、5 Gy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再根据照射时间30 min、1、3、5、7、10、13、16 d共分为15个组,每组5只;另设8只双盲组,给予双盲剂量(2.0 Gy)照射.分别在照后30 min和7d,对不同剂量γ辐照小鼠进行眼眶取血,并通过5-Br-PA
目的 通过评价辐射防护最优化前后患者剂量和废弃影像的差异,探讨在应用数字X射线摄影(DR)系统进行日常摄影中实施最优化的必要性.方法 200名近标准体格患者纳入研究,制定DR摄影防护最优化程序,100例执行最优化前方案摄影,100例执行最优化方案摄影.测量最优化前后患者剂量-面积乘积(DAP)和体表入射剂量(ESD).同时统计最优化前后各2个月内的废弃影像,并按废弃原因分类.比较最优化前后患者辐射
目的 回顾性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EA、CYFAR21-1、SCC、CA125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及与放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常规检查205例经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EA、CYFAR21-1、SCC、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同时评估放疗的近期疗效,分析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205例患者放疗后近期有效
北京大学医学部近距离中心成立大会于2013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隆重召开。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教授到会,宣读关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近距离放疗研究中心成立决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治疗科王俊杰主任当选北京大学医学部近距离放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医学会金大鹏会长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长和刘晓光副院长出席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