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没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往往压低价格,这样低价竞标的优势又往往是靠减少安全投入方面的资金而得,由于安全投入减少了导致施工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对施工安全生产防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容易埋伏安全隐患。缺乏健全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一定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有效地将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施工人员的作业表现、业绩有机结合起来,也无法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无法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1】。
2、相关的监督机制缺乏
鉴于国内当前基础建设项目日渐齐全,建筑工程在数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建筑企业却非常多,且市场竞争激烈。这就导致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建设工程而在施工过程中盲目的追赶工程进度,忽略了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理解不够透彻,就会导致在最终的工程施工中发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虽然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工期,但是这样给工程质量带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单位在这方面存在的错误行为,最关键的还是要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3、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给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企业和施工单位往往以忽视安全生产为代价来减少成本。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对相关政策不及时落实或不落实到位;安全施工监督不够,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和施工单位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只在口头上或者会议上讲文明施工、讲安全生产,空喊口号,缺乏实际行动,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直较为薄弱。在的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中,大多数属于零时组建的队伍,其人员大多数又来自于农村,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远远不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不熟悉、不知晓。甚至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此也缺乏了解。此外,部分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凭借经验管理,等出了问题的时候才处理,最终导致施工安全工作抓抓停停,时紧时松,对安全管理只是在形式上应付上级领导的安全检查,无法实现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有效防范。有些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将安全管理人员合并或是随意任命安全管理人员,把一些根本不懂得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模式的人员安排在施工安全管理岗位上。如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起到真正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作用。
二、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的质量与安全防治管理方案
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频繁发生事故的行业,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而不单单是加大财力的投入进行解决。需要各个建筑部门共同合作,打造出一个安全合理的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行业监管。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为了加大执法力度,就要对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做到加强监督执法工作【2】。并对安全管理不合格的施工队伍进行严肃处理。二是企业主导。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施工企业,因此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主导,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三是业主预控。业主对建筑施工安全起到一定的保证,就需要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起到监督责任。
2、优化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氛围
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时,优化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是两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1)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局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危险源,如爆破工程及土方工程等存在的危险源。在生活区及办公区的选址方面,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确保作业区与生活区、办公区之间相隔的距离能够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同时避免在周围环境相对危险的部位设置生活区与办公区,如高墙下、河流边、沟边及高压线下方等,以免对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此外,应避免在有害场所、垃圾站及厕所附近设置食堂,且施工方不应将工人的集体宿舍设置于在建的建筑物当中,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通过质量验收前难以保证在建建筑物不存在结构安全、质量隐患问题,一旦入住则极容易因防护措施不完善而引起高处坠落、触电及坠物伤人等安全事故。
(2)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氛围可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首先,应在施工现场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让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安全教育及培训成果进行考核。第三,在施工現场中设置安全宣传设施,如警示牌、违章警告栏、黑板报等,以便营造安全施工的环境氛围。此外,也可以通过召开安全会议等方法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2】。
3、强化监督力度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运用手中的调控手段,整合建筑施工市场,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建筑施工管理机构,加大对市场的整合力度,调整市场结构,稳定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查建筑单位资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一律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有事故隐患的单位实施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认真整改后方可重新审核发放。这样可以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政府还需建立各项保障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与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管理知识与现场演练培训,以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积累处理安全事故经验,进而提高其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还应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3】。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计划安全要求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同时应合理布置现场,将各种安全警示标语放置到相应施工点,提高施工人员作业安全性。
5、加強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事故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现场,所以作为施工单位要积极组建安全生产小组,小组成员必须都是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很了解,能够制定准确合理的安全生产方案,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建材,比如,采用生物新型技术和采用无毒建筑材料,从原材料上减少对工程项目所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对于设备的使用要及时检查维护,对于设备限位问题尽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使用时间长的设备要多加留意,在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选拔上要注重经验和资格的选拔,严禁新手上岗,从各个方面尽量降低和消除现场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6、提高建筑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员工是企业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做好安全管理要从工作人员入手,为建筑单位的安全施工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质量安全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全面健全的安全培训,培养员工的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培养员工对施工中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与应变能力,更要培养员工的细心与耐心,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对于首次上岗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单位或者劳务分包单位应当在其正式上岗前安排不少于三个月的实习操作。对初次进入建设工程劳务市场的施工作业人员,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相关教育培训。
结束语
总之,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发展,上文针对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391.
[2]张明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丘雄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62.
【关键词】 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没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往往压低价格,这样低价竞标的优势又往往是靠减少安全投入方面的资金而得,由于安全投入减少了导致施工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对施工安全生产防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容易埋伏安全隐患。缺乏健全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一定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有效地将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施工人员的作业表现、业绩有机结合起来,也无法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无法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1】。
2、相关的监督机制缺乏
鉴于国内当前基础建设项目日渐齐全,建筑工程在数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建筑企业却非常多,且市场竞争激烈。这就导致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建设工程而在施工过程中盲目的追赶工程进度,忽略了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理解不够透彻,就会导致在最终的工程施工中发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虽然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工期,但是这样给工程质量带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单位在这方面存在的错误行为,最关键的还是要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3、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给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企业和施工单位往往以忽视安全生产为代价来减少成本。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对相关政策不及时落实或不落实到位;安全施工监督不够,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和施工单位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只在口头上或者会议上讲文明施工、讲安全生产,空喊口号,缺乏实际行动,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直较为薄弱。在的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中,大多数属于零时组建的队伍,其人员大多数又来自于农村,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远远不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不熟悉、不知晓。甚至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此也缺乏了解。此外,部分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凭借经验管理,等出了问题的时候才处理,最终导致施工安全工作抓抓停停,时紧时松,对安全管理只是在形式上应付上级领导的安全检查,无法实现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有效防范。有些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将安全管理人员合并或是随意任命安全管理人员,把一些根本不懂得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模式的人员安排在施工安全管理岗位上。如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起到真正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作用。
二、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的质量与安全防治管理方案
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频繁发生事故的行业,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而不单单是加大财力的投入进行解决。需要各个建筑部门共同合作,打造出一个安全合理的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行业监管。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为了加大执法力度,就要对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做到加强监督执法工作【2】。并对安全管理不合格的施工队伍进行严肃处理。二是企业主导。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施工企业,因此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主导,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三是业主预控。业主对建筑施工安全起到一定的保证,就需要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起到监督责任。
2、优化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氛围
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时,优化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是两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1)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局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危险源,如爆破工程及土方工程等存在的危险源。在生活区及办公区的选址方面,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确保作业区与生活区、办公区之间相隔的距离能够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同时避免在周围环境相对危险的部位设置生活区与办公区,如高墙下、河流边、沟边及高压线下方等,以免对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此外,应避免在有害场所、垃圾站及厕所附近设置食堂,且施工方不应将工人的集体宿舍设置于在建的建筑物当中,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通过质量验收前难以保证在建建筑物不存在结构安全、质量隐患问题,一旦入住则极容易因防护措施不完善而引起高处坠落、触电及坠物伤人等安全事故。
(2)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氛围可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首先,应在施工现场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让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安全教育及培训成果进行考核。第三,在施工現场中设置安全宣传设施,如警示牌、违章警告栏、黑板报等,以便营造安全施工的环境氛围。此外,也可以通过召开安全会议等方法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2】。
3、强化监督力度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运用手中的调控手段,整合建筑施工市场,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建筑施工管理机构,加大对市场的整合力度,调整市场结构,稳定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查建筑单位资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一律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有事故隐患的单位实施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认真整改后方可重新审核发放。这样可以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政府还需建立各项保障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与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管理知识与现场演练培训,以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积累处理安全事故经验,进而提高其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还应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3】。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计划安全要求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同时应合理布置现场,将各种安全警示标语放置到相应施工点,提高施工人员作业安全性。
5、加強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事故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现场,所以作为施工单位要积极组建安全生产小组,小组成员必须都是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很了解,能够制定准确合理的安全生产方案,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建材,比如,采用生物新型技术和采用无毒建筑材料,从原材料上减少对工程项目所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对于设备的使用要及时检查维护,对于设备限位问题尽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使用时间长的设备要多加留意,在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选拔上要注重经验和资格的选拔,严禁新手上岗,从各个方面尽量降低和消除现场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6、提高建筑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员工是企业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做好安全管理要从工作人员入手,为建筑单位的安全施工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质量安全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全面健全的安全培训,培养员工的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培养员工对施工中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与应变能力,更要培养员工的细心与耐心,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对于首次上岗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单位或者劳务分包单位应当在其正式上岗前安排不少于三个月的实习操作。对初次进入建设工程劳务市场的施工作业人员,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相关教育培训。
结束语
总之,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发展,上文针对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391.
[2]张明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丘雄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