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冲击,中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文学科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等都构成了当前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时代形势与严峻挑战。作为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中文专业内涵建设,使之彰显特色,从而使这一传统老牌专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耀眼光芒。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时代形势;严峻挑战
中文专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和老牌专业,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培养的是具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至今影响深远。而今,这个专业也正面临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必然“阵痛”。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而言,其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与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明显不同。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具有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过高、范围过广,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为其目标,过分强调通才人才的培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大部分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又缺乏实际工作需要的熟练技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脱节”和“疏离”。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逾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中文专业不是培养“老学究”、“书呆子”、“文弱书生”的地方,也不是专门培养作家的地方。中文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老牌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凤凰涅槃,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创新传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和新挑战下的社会现实,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道路,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目前,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发展面临的时代形势和严峻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冲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几十万人,主要面向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而今,我国高等教育早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并且大众化教育的步伐健步如飞,普及率越来越高。大众化教育的前提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地转向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地方高校这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价值理念,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大众化背景下,对传统的中文专业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自身,面对大众化教育普及率不断攀升的趋势,必须理性面对现实,客观分析形势。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大背景下,如果地方高校盲目地追求“高、大、全”的发展模式,严重脱离自身办学实际,不能“因地制宜”,科学定位,仍然固守精英教育思维,不能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必然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成才就业。如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是一味地“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不肯面向基层,转变观念,必然会在就业的道路上“跌跟头”、“吃闭门羹”。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007年初,教育部接连下发“1号”、“2号”文件,决定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这是新时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被列为重点建设的6个全局性项目的首位,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这场变革的实质是要把一个规模适度,体制、结构与布局更合理,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优良的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推进。教学改革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如果将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与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比,改革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数量的地方高校盲目注重规模扩大,而忽视内涵建设。整体上而言,地方高校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表现出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严重脱离,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制约就业、创业。中文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也是普通高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中文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使命。
三、 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增速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趋势,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知识更新加速,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职业、新岗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对中文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文专业的人才自然有了新的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等活动的文理兼备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1]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从目前社会人才需求角度来讲,地方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四、中文学科面临边缘化的发展困境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与社会急需的外语、土木工程、财经、计算机等专业相比,中文专业已经开始降温。国家搞经济建设主要依靠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做支撑。重理工轻人文的局面依然十分严重。中文学科在大学学科体系中曾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科,名师云集,群星璀璨。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一个独立学科,中文学科已有百年历史,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却面临发展困境。在 2010 年 4月,陕西师范大学李西建教授总结当前中文学科形势时,也指出,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都面临边缘化的形势[2]。一方面,前期很多师范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加上老的本科师范院校,传统的中文专业已大大饱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中文专业从以前学生争相转入专业正逐渐走向转出专业,生源不足,招生数最后不能满额等现象开始出现;另一方面即使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传统的优势地位也正在被理工科、经济类等其他专业所“蚕食”,逐渐被边缘化。2011年,浙江大学主办了“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球化语境中,作为传统人文基础学科的中文学科正在面临全方位挑战。如何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的中文学科面前的重大课题。[3]
五、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从有关方面的统计的近三年数据来看,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2011年达到660万。2012年6月11日,麦可思公司发布了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多达699万人,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是高校各学科和专业发展遇到的新的挑战,中文专业也不例外。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中文人才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来,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 2007 ~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 2011 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记者调查:《中文被视为最好毕业却最难就业的专业》[4],报道了目前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六、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所带来的挑战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从出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和飞跃。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给高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多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暴露出很多弊端:一是空泛的理论多。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了一些教育理论,但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则感到束手无策。二是从师的基本功差,“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比较差。三是适应期长。对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不能迅速适应教学需要。“面对着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改革,不少高师中文教师并不了解具体内容、甚至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情形势必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对中文专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会形成负面影响”,“面对着史无前例、规模浩大的基础教育改革,现有的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对它改革,那么它将无法培养出适应新课程的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无法为新课改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5]。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必须围绕课改而及时调整其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途径、专业能力培养等等具体而实在的人才培养问题,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中文语文教学改革的“衔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作为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要立足于院校实际,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要具有针对性和务实性。地方高校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居安思危,不断辨别、分析、研究当前所面临的时代形势和崭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中文专业的内涵建设,使之彰显特色,从而使这一传统老牌专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
[2]李西建.“2010 年陕西省高校文学院长、中文系主任工作交流会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的讲话,未刊。
[3]黄健,谢铝菁.中文学科:挑战与机遇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14。
[4]彭冰,郑玮.记者调查:中文被视为最好毕业却最难就业的专业[N].中国青年报,2008-12-18。
[5]江杰.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如何应对中学语文新课改的挑战[J].西昌学院学报,2009(4):13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B2013241)和许昌学院2012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2012002)。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 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冲击,中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文学科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等都构成了当前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时代形势与严峻挑战。作为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中文专业内涵建设,使之彰显特色,从而使这一传统老牌专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耀眼光芒。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时代形势;严峻挑战
中文专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和老牌专业,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培养的是具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至今影响深远。而今,这个专业也正面临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必然“阵痛”。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而言,其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与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明显不同。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具有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过高、范围过广,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为其目标,过分强调通才人才的培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大部分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又缺乏实际工作需要的熟练技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脱节”和“疏离”。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逾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中文专业不是培养“老学究”、“书呆子”、“文弱书生”的地方,也不是专门培养作家的地方。中文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老牌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凤凰涅槃,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创新传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和新挑战下的社会现实,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道路,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目前,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发展面临的时代形势和严峻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冲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几十万人,主要面向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而今,我国高等教育早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并且大众化教育的步伐健步如飞,普及率越来越高。大众化教育的前提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地转向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地方高校这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价值理念,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大众化背景下,对传统的中文专业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自身,面对大众化教育普及率不断攀升的趋势,必须理性面对现实,客观分析形势。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大背景下,如果地方高校盲目地追求“高、大、全”的发展模式,严重脱离自身办学实际,不能“因地制宜”,科学定位,仍然固守精英教育思维,不能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必然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成才就业。如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是一味地“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不肯面向基层,转变观念,必然会在就业的道路上“跌跟头”、“吃闭门羹”。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007年初,教育部接连下发“1号”、“2号”文件,决定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这是新时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被列为重点建设的6个全局性项目的首位,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这场变革的实质是要把一个规模适度,体制、结构与布局更合理,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优良的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推进。教学改革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如果将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与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比,改革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数量的地方高校盲目注重规模扩大,而忽视内涵建设。整体上而言,地方高校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表现出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严重脱离,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制约就业、创业。中文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也是普通高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中文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使命。
三、 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增速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趋势,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知识更新加速,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职业、新岗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对中文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文专业的人才自然有了新的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等活动的文理兼备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1]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从目前社会人才需求角度来讲,地方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四、中文学科面临边缘化的发展困境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与社会急需的外语、土木工程、财经、计算机等专业相比,中文专业已经开始降温。国家搞经济建设主要依靠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做支撑。重理工轻人文的局面依然十分严重。中文学科在大学学科体系中曾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科,名师云集,群星璀璨。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一个独立学科,中文学科已有百年历史,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却面临发展困境。在 2010 年 4月,陕西师范大学李西建教授总结当前中文学科形势时,也指出,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都面临边缘化的形势[2]。一方面,前期很多师范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加上老的本科师范院校,传统的中文专业已大大饱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中文专业从以前学生争相转入专业正逐渐走向转出专业,生源不足,招生数最后不能满额等现象开始出现;另一方面即使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传统的优势地位也正在被理工科、经济类等其他专业所“蚕食”,逐渐被边缘化。2011年,浙江大学主办了“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球化语境中,作为传统人文基础学科的中文学科正在面临全方位挑战。如何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的中文学科面前的重大课题。[3]
五、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从有关方面的统计的近三年数据来看,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2011年达到660万。2012年6月11日,麦可思公司发布了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多达699万人,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是高校各学科和专业发展遇到的新的挑战,中文专业也不例外。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中文人才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来,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 2007 ~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 2011 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记者调查:《中文被视为最好毕业却最难就业的专业》[4],报道了目前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六、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所带来的挑战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从出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和飞跃。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给高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多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暴露出很多弊端:一是空泛的理论多。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了一些教育理论,但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则感到束手无策。二是从师的基本功差,“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比较差。三是适应期长。对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不能迅速适应教学需要。“面对着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改革,不少高师中文教师并不了解具体内容、甚至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情形势必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对中文专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会形成负面影响”,“面对着史无前例、规模浩大的基础教育改革,现有的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对它改革,那么它将无法培养出适应新课程的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无法为新课改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5]。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必须围绕课改而及时调整其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途径、专业能力培养等等具体而实在的人才培养问题,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中文语文教学改革的“衔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作为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要立足于院校实际,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要具有针对性和务实性。地方高校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居安思危,不断辨别、分析、研究当前所面临的时代形势和崭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中文专业的内涵建设,使之彰显特色,从而使这一传统老牌专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
[2]李西建.“2010 年陕西省高校文学院长、中文系主任工作交流会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的讲话,未刊。
[3]黄健,谢铝菁.中文学科:挑战与机遇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14。
[4]彭冰,郑玮.记者调查:中文被视为最好毕业却最难就业的专业[N].中国青年报,2008-12-18。
[5]江杰.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如何应对中学语文新课改的挑战[J].西昌学院学报,2009(4):13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B2013241)和许昌学院2012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2012002)。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 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