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如何通过培育壮大城市群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群;新型城镇化
一、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差异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城镇化转型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本文认为,城市群不等同于都市圈,两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具有不同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经济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都市圈的概念一般是指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空间地域形成的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呈圈层状布局的空间组织形式;而城市群的概念源于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 Gottman)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发展时提出Megalopolis的表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都市圈的发展思路着重强调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周边其他城市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和附属性;而城市群的发展思路更侧重于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各城市与城市群总体之间是“网络-结点”关系,各城市的功能互补,更易实现“多赢”。因此,都市圈是依托中心城市的一种城市集聚发展模式;而城市群则是城市功能分工基础上协调互补的城市集群发展模式。
二、壮大城市群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作用重大
城市群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而且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单个城市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大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逐渐变成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是其中心城市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因此,基于城市功能协调互补的城市群的发展有助于大城都市通过产业的“引进、转移、改造”等方式,实现研发、销售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总部经济的高度集聚。这种“资本、技术要素密集度”的提高将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
(二)城市群能有效解决中心城市“大城市病”的问题
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资源集聚作用,但是当城市承载力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大城市病”逐步显现。而基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成都城市群能有效利用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省效应,降低企业和人口对于城市区位的依赖度。成都城市群内的各类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若能实现与成都城市功能的协调互补,将吸引企业进行区域布局,同时能够吸引大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生活。这种城市功能重构将引导产业和人口以及在忠心城市群内部的重构,能有效缓解“大城市病”的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壮大城市群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城市功能协调互补的发展格局
加强区域合作有助于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进一步明确各自城市功能定位,进而促进协调互补的城市功能体系的形成。
1,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为主的区域合作。国内外区域合作实践表明,在合作实践起步阶段,双边合作方式有利于合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通过合作实效为合作各方带来长远合作的更高预期和合作信心。因此,当前中心城市在区域中合作仍要以双边合作的方式为主导,切实推进实质化的合作进程,并为未来步入全面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稳步推进区域合作领域的扩展。产业和人口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还受到区域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加强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稳步推进区域合作领域的扩展,实现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合作等诸多领域之间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3,着力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是区域合作长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心城市要积极争取构建从省级层面自上而下的统筹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市场化合作联盟等发展模式,创新项目合作的公司化运行机制。
(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
1,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市要充分利用“第四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高端、高端产业”的战略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2,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心城市要建设创新城市,并强化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一要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为基础、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推进创新基础条件平台、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快构建创新人才高地,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智力支撑。二要培育区域创新社会环境。以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众传媒科普能力建设工程、学校科技教育改革工程、科普创作工程、科普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培育创新文化;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加快“数字成都”建设、完善创新支持政策为重点,健全区域创新制度环境。三要强化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加强区域创新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区域一体的创新网络体系,增强成都作为区域创新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作者单位:成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城市群;新型城镇化
一、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差异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城镇化转型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本文认为,城市群不等同于都市圈,两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具有不同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经济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都市圈的概念一般是指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空间地域形成的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呈圈层状布局的空间组织形式;而城市群的概念源于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 Gottman)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发展时提出Megalopolis的表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都市圈的发展思路着重强调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周边其他城市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和附属性;而城市群的发展思路更侧重于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各城市与城市群总体之间是“网络-结点”关系,各城市的功能互补,更易实现“多赢”。因此,都市圈是依托中心城市的一种城市集聚发展模式;而城市群则是城市功能分工基础上协调互补的城市集群发展模式。
二、壮大城市群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作用重大
城市群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而且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单个城市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大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逐渐变成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是其中心城市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因此,基于城市功能协调互补的城市群的发展有助于大城都市通过产业的“引进、转移、改造”等方式,实现研发、销售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总部经济的高度集聚。这种“资本、技术要素密集度”的提高将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
(二)城市群能有效解决中心城市“大城市病”的问题
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资源集聚作用,但是当城市承载力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大城市病”逐步显现。而基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成都城市群能有效利用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省效应,降低企业和人口对于城市区位的依赖度。成都城市群内的各类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若能实现与成都城市功能的协调互补,将吸引企业进行区域布局,同时能够吸引大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生活。这种城市功能重构将引导产业和人口以及在忠心城市群内部的重构,能有效缓解“大城市病”的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壮大城市群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城市功能协调互补的发展格局
加强区域合作有助于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进一步明确各自城市功能定位,进而促进协调互补的城市功能体系的形成。
1,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为主的区域合作。国内外区域合作实践表明,在合作实践起步阶段,双边合作方式有利于合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通过合作实效为合作各方带来长远合作的更高预期和合作信心。因此,当前中心城市在区域中合作仍要以双边合作的方式为主导,切实推进实质化的合作进程,并为未来步入全面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稳步推进区域合作领域的扩展。产业和人口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还受到区域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加强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稳步推进区域合作领域的扩展,实现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合作等诸多领域之间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3,着力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是区域合作长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心城市要积极争取构建从省级层面自上而下的统筹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市场化合作联盟等发展模式,创新项目合作的公司化运行机制。
(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创新集群效应
1,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市要充分利用“第四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高端、高端产业”的战略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2,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心城市要建设创新城市,并强化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一要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为基础、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推进创新基础条件平台、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快构建创新人才高地,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智力支撑。二要培育区域创新社会环境。以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众传媒科普能力建设工程、学校科技教育改革工程、科普创作工程、科普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培育创新文化;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加快“数字成都”建设、完善创新支持政策为重点,健全区域创新制度环境。三要强化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加强区域创新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区域一体的创新网络体系,增强成都作为区域创新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作者单位:成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