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营销环境的不断深入,低资本消耗、低风险、收益大的中间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由于起点低。发展受传统体制影响、业务品种单一、产品技术含量低、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综合效益欠佳、监管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尤其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直接影响着其发展规模和态势,如何在经济环境中找到自身发展空间,有效抵御金融危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中间业务风险化解
0引言
美国的金融危机与其金融混业监管失控有直接关系。我国入世后挤身于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要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与国际接轨,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则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为主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为支柱的发展方向上来。
1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1.1发展观念陈旧,内控力不强在经营中,重传统业务而轻中间业务。许多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一定偏差,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存、贷款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观念,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揽存和提高存、贷款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中间业务常以“派生业务”出现于经营者的头脑中。商业银行内部对基层行的考核仍以存款指标、资产质量指标为主,对中间业务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和激励性,忽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创造效益的基本功能。
1.2法制环境相对滞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一是银行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有机结合,主要产品有证券资金清算、银证代理、资产证券化等,二是网上银行产品迅速发展而这两方面中间业务的法律、法规十分缺乏。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是规范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准入条件、审批及风险职能管理,而对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等一些必要内容却规定不多,涉及的电子认证、电子货币等法律也不完备,使得中间业务发展缺乏一个完整的法律环境,因而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更加突出。
1.3缺乏业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多数银行没有专业部门或协调机构对中间业务实施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负责中间业务拓展及推广的团队,缺乏长远规划,存在较大随意性。比如结算业务由会计部门管理,信用证由国际业务部管理,而代理业务却由公司部、个人金融业务部同时负责。在业务考核机制上,总行只下达业务考核指标,对如何加强其组织,提高发展程度,没有~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程序,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有限。有些商业银行市场主题地位不明晰,责、权、利机制不配套,粗放式经营管理,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负债等传统业务上,对中间业务的检查监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我监督激励不强,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4业务规模小,发展不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规模仍偏小。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存沿海城市快于内地城市,大中城市优于中小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快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问题,区域间,行际间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例如: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达47%。2006年,重庆市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22亿元。
1.5定价收费不够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的随意性强。对于中间业务的收费,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出台统一标准。为争夺客户、增加业务量,各银行往往以价格战的方式视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致使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参差不齐”;中间业务收费界定不明确。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一般是由总行统一制定,办法中对收费范围的界定和收费项目的明晰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各银行制定的《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同,有的是对64类、519项中间业务收费项目进行了详细罗列,有的银行在管理办法中罗列38项收费项目或37项收费项目。
1.6缺乏高素质的中间业务管理营销人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服务网络、信息、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资金、信用和国内外经济形势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形业务,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需要一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中间业务管理营销人员缺乏,已成为各银行不能开展高技术含量品种中间业务的瓶颈。
2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
一是在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上已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二是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三是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四是由不承担风险的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转变;五是由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转变。
3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应立足于服务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特点,在五大趋势的驱动下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转变理财理念。彻底转变旧的理财理念,高度重视发展中间业务,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同步发展的经营理念。吸取和借鉴2008年以来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教训和避险经验,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拓展中间业务发展空间。
二是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各商业银行应设置一个责任分明、管理严谨、具有一定协调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统筹部门,负责全行中间业务的管理和监督;开办融资顾问类业务,创建财富管理中心和理财室,对产品经理和前台人员进行专业理财培训,并完成辖区银行业首单汇率风险交易,创新同业中间业务的工作方式。
三是加强金融管制,遏制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减少金融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减少中间业务新产品集中在总行统一开发,分行负责营销和拓展,产品缺乏地域特色的局面,并减少同业竞争主要以价格争夺客户,绝大部分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使金融业形成规模效应。在内部控制上,各商业银行应明确人才与市场部、零售部、银行卡部、国际业务部、会计部、科技部等在中间业务开展过程中承担的职责,并制定配套考评办法。
四是转变不规则经营方式。改变商业银行对小额银行账户收取管理费的做法,商业银行不应有意“逼迫”百姓开设大量小额账户,以达到赚取管理费的目。象银行卡跨行查询费的停收一样,客户反对的一些做法就要废止,纠正过度竞争状态下无偿代理、收费过低、标准不一等扭曲做法,严格执行中央法规,规范流程,防止松懈状态下造成的业务风险.以实现中间业务在实现商业银行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五是发展中间业务能分散经营风险,发挥联动效应。中间业务主要是接受客户的委托,以中间人身份进行代理业务,其风险主要有委托人来承担,是一种安全性能较好,能分散经营风险的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越多,就越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客户对商业银行依赖性也就越大。因此,开拓中间业务不仅能够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能对传统业务起到稳定与促进的作用,发挥着联动的效应。
六是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追求资金规模的最大化,忽視了资产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资产净额与风险权重资产比与国外监管原则存在较大差距。中间业务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不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收益,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目的,接受“世界风浪”的洗礼。
七是逐渐松动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用工具,实现金融衍生产品把货币、证券、保险市场有机联系起来,相互包容。
关键词:银行中间业务风险化解
0引言
美国的金融危机与其金融混业监管失控有直接关系。我国入世后挤身于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要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与国际接轨,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则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为主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为支柱的发展方向上来。
1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1.1发展观念陈旧,内控力不强在经营中,重传统业务而轻中间业务。许多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一定偏差,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存、贷款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观念,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揽存和提高存、贷款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中间业务常以“派生业务”出现于经营者的头脑中。商业银行内部对基层行的考核仍以存款指标、资产质量指标为主,对中间业务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和激励性,忽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创造效益的基本功能。
1.2法制环境相对滞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一是银行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有机结合,主要产品有证券资金清算、银证代理、资产证券化等,二是网上银行产品迅速发展而这两方面中间业务的法律、法规十分缺乏。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是规范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准入条件、审批及风险职能管理,而对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等一些必要内容却规定不多,涉及的电子认证、电子货币等法律也不完备,使得中间业务发展缺乏一个完整的法律环境,因而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更加突出。
1.3缺乏业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多数银行没有专业部门或协调机构对中间业务实施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负责中间业务拓展及推广的团队,缺乏长远规划,存在较大随意性。比如结算业务由会计部门管理,信用证由国际业务部管理,而代理业务却由公司部、个人金融业务部同时负责。在业务考核机制上,总行只下达业务考核指标,对如何加强其组织,提高发展程度,没有~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程序,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有限。有些商业银行市场主题地位不明晰,责、权、利机制不配套,粗放式经营管理,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负债等传统业务上,对中间业务的检查监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我监督激励不强,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4业务规模小,发展不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规模仍偏小。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存沿海城市快于内地城市,大中城市优于中小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快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问题,区域间,行际间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例如: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达47%。2006年,重庆市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22亿元。
1.5定价收费不够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的随意性强。对于中间业务的收费,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出台统一标准。为争夺客户、增加业务量,各银行往往以价格战的方式视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致使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参差不齐”;中间业务收费界定不明确。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一般是由总行统一制定,办法中对收费范围的界定和收费项目的明晰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各银行制定的《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同,有的是对64类、519项中间业务收费项目进行了详细罗列,有的银行在管理办法中罗列38项收费项目或37项收费项目。
1.6缺乏高素质的中间业务管理营销人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服务网络、信息、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资金、信用和国内外经济形势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形业务,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需要一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中间业务管理营销人员缺乏,已成为各银行不能开展高技术含量品种中间业务的瓶颈。
2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
一是在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上已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二是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三是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四是由不承担风险的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转变;五是由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转变。
3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应立足于服务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特点,在五大趋势的驱动下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转变理财理念。彻底转变旧的理财理念,高度重视发展中间业务,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同步发展的经营理念。吸取和借鉴2008年以来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教训和避险经验,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拓展中间业务发展空间。
二是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各商业银行应设置一个责任分明、管理严谨、具有一定协调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统筹部门,负责全行中间业务的管理和监督;开办融资顾问类业务,创建财富管理中心和理财室,对产品经理和前台人员进行专业理财培训,并完成辖区银行业首单汇率风险交易,创新同业中间业务的工作方式。
三是加强金融管制,遏制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减少金融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减少中间业务新产品集中在总行统一开发,分行负责营销和拓展,产品缺乏地域特色的局面,并减少同业竞争主要以价格争夺客户,绝大部分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使金融业形成规模效应。在内部控制上,各商业银行应明确人才与市场部、零售部、银行卡部、国际业务部、会计部、科技部等在中间业务开展过程中承担的职责,并制定配套考评办法。
四是转变不规则经营方式。改变商业银行对小额银行账户收取管理费的做法,商业银行不应有意“逼迫”百姓开设大量小额账户,以达到赚取管理费的目。象银行卡跨行查询费的停收一样,客户反对的一些做法就要废止,纠正过度竞争状态下无偿代理、收费过低、标准不一等扭曲做法,严格执行中央法规,规范流程,防止松懈状态下造成的业务风险.以实现中间业务在实现商业银行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五是发展中间业务能分散经营风险,发挥联动效应。中间业务主要是接受客户的委托,以中间人身份进行代理业务,其风险主要有委托人来承担,是一种安全性能较好,能分散经营风险的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越多,就越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客户对商业银行依赖性也就越大。因此,开拓中间业务不仅能够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能对传统业务起到稳定与促进的作用,发挥着联动的效应。
六是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追求资金规模的最大化,忽視了资产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资产净额与风险权重资产比与国外监管原则存在较大差距。中间业务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不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收益,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目的,接受“世界风浪”的洗礼。
七是逐渐松动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用工具,实现金融衍生产品把货币、证券、保险市场有机联系起来,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