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关键性因素及其特点,完善用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我院2007年2月到2012年7月时期,对产生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抽样调查,对其中的21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用药方式、用药程度、和药物类型都是有一定关系的[1]。结论: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的事项,以及其用药的适应性,这能够有效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也随之快速的发展,从而各种医学药物也在大规模的涌现和联合使用,这也导致了其患者的各种药品不良反应的频繁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是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极其生命安全所在的。正是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研究药品的应用特性和其适用性了,为广大医护人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价值。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2007年2月到2012年7月时期,对产生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中的21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在这216例患者中,男性82例(37.96%)、女性134例(62.04%),年龄均在3~87岁之间(平均42.6±8.7岁),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且多数伴有一些老年的基础性疾病,就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了。本组患者均为抽样选取出来的,这对于此次的研究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全面性以及参考性的临床价值的。
1.2 研究方法 对本文研究的216例患者的各类资料整理分析记录,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状况、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身体体征的变换等。综合各方方面的原因,充分的了解这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的特性,为以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便利和参考。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分析 女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是要高于男性的,再从这些患者的基本资料来分析(不良反应的患者包括了几岁的婴孩到八九十的老人)[2]可知,药品不良反应是无视年龄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同时,本组216例不良反应患者源自西医121例(56.02%)、中医64例(29.63%)、外科11例(5.09%)、儿科13例(6.02%)、其他科室7例(3.24%),静脉滴注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有202例(占总数的93.51%)。
2.2不良反应药品类型分析 对于不同类型药品,所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不一样的[3]。而本試验所牵涉到的药物为27中,其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当属抗感染药物、β-内酸胺类以及中药制剂等。详情见表1。
2.3不良反应的主要特征 药品不良反应大多都呈现出过敏反应的特性,其它的消化性及神经性不良反应等症状也比较普遍出现,但是如呼吸性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症状等就相对较少。详情见表2。
2.4药品用药方式分析 一般来说,联合用药的种类越多,其药品不良反应的频率就会越大。本组216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4],单一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有168例(77.78%)、两种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有41例(18.98%)、两种药物以上引发不良反应的有7例(3.24%)。而其中用药没有减量的有38例、每天大剂量用药1次的有112例。
2.5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本组的这部分患者,通过恰当的诊治,均全部痊愈了。其中182例(84.25%)没有进行处理,仅仅停药一段时间后,就自我痊愈了;余下的34例(15.75%)患者或多或少的经过了一定专业的诊治后,也都痊愈了。
3 讨论
对于头药品的使用,应该注意:①提前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要熟知药品的使用禁忌、正确的用药方式,如果是静脉注射,须严格控制其速度;②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倘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应该在确诊后,果断对其患者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如果出现休克的状况,要立刻进行就诊;③不良反应的后理,药品多有排泄的功能,所以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适量调整药量,也可联合一些有辅助性功能的药物一起并用,但是需慎重使用。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所以在对其用药时,须得科学控制其剂量和用药用法,特别是静脉滴注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更是高达93.51%,需慎重对待,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如药液的浓度、PH、静滴速率等。因此,为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要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科学水平,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就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丽娥.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61-163.
[2] 贺艰,田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2(11):16.
[3] 董希英.青岛地区药品不良反应调查与趋势分析[D].青岛大学,2012:1-37.
[4] 刘承统,潘小青.5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反应,2009,3(1):104-106.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也随之快速的发展,从而各种医学药物也在大规模的涌现和联合使用,这也导致了其患者的各种药品不良反应的频繁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是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极其生命安全所在的。正是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研究药品的应用特性和其适用性了,为广大医护人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价值。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2007年2月到2012年7月时期,对产生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中的21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在这216例患者中,男性82例(37.96%)、女性134例(62.04%),年龄均在3~87岁之间(平均42.6±8.7岁),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且多数伴有一些老年的基础性疾病,就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了。本组患者均为抽样选取出来的,这对于此次的研究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全面性以及参考性的临床价值的。
1.2 研究方法 对本文研究的216例患者的各类资料整理分析记录,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状况、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身体体征的变换等。综合各方方面的原因,充分的了解这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的特性,为以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便利和参考。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分析 女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是要高于男性的,再从这些患者的基本资料来分析(不良反应的患者包括了几岁的婴孩到八九十的老人)[2]可知,药品不良反应是无视年龄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同时,本组216例不良反应患者源自西医121例(56.02%)、中医64例(29.63%)、外科11例(5.09%)、儿科13例(6.02%)、其他科室7例(3.24%),静脉滴注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有202例(占总数的93.51%)。
2.2不良反应药品类型分析 对于不同类型药品,所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不一样的[3]。而本試验所牵涉到的药物为27中,其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当属抗感染药物、β-内酸胺类以及中药制剂等。详情见表1。
2.3不良反应的主要特征 药品不良反应大多都呈现出过敏反应的特性,其它的消化性及神经性不良反应等症状也比较普遍出现,但是如呼吸性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症状等就相对较少。详情见表2。
2.4药品用药方式分析 一般来说,联合用药的种类越多,其药品不良反应的频率就会越大。本组216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4],单一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有168例(77.78%)、两种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有41例(18.98%)、两种药物以上引发不良反应的有7例(3.24%)。而其中用药没有减量的有38例、每天大剂量用药1次的有112例。
2.5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本组的这部分患者,通过恰当的诊治,均全部痊愈了。其中182例(84.25%)没有进行处理,仅仅停药一段时间后,就自我痊愈了;余下的34例(15.75%)患者或多或少的经过了一定专业的诊治后,也都痊愈了。
3 讨论
对于头药品的使用,应该注意:①提前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要熟知药品的使用禁忌、正确的用药方式,如果是静脉注射,须严格控制其速度;②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倘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应该在确诊后,果断对其患者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如果出现休克的状况,要立刻进行就诊;③不良反应的后理,药品多有排泄的功能,所以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适量调整药量,也可联合一些有辅助性功能的药物一起并用,但是需慎重使用。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所以在对其用药时,须得科学控制其剂量和用药用法,特别是静脉滴注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更是高达93.51%,需慎重对待,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如药液的浓度、PH、静滴速率等。因此,为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要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科学水平,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为患者的就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丽娥.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61-163.
[2] 贺艰,田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2(11):16.
[3] 董希英.青岛地区药品不良反应调查与趋势分析[D].青岛大学,2012:1-37.
[4] 刘承统,潘小青.5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反应,2009,3(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