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发出阳光驱动的可穿戴储能器件

来源 :纺织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随着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轻便的便携式柔性可持续电源的需求日益凸显,可穿戴化的新型电源成为一种重要的思路和趋势。为此,人们开发出了许多可以收集能量的柔性器件或织物,用以收集光、风、人体运动等环境能量并转化为电能。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和暨南大学物理系合作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收集并储存太阳能的"阳光驱动的可穿戴储能器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Nano Energy》上。
其他文献
议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达到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学状态。构建议题式教学"真"课堂途径包括:议之有实"真议题",在释疑解惑中真学;议之有境"真情境",在亲身体验中真懂;议之有悟"真活动",在辨析思索中真信;议之有效"真解决",在实践参与中真用。
以自制乙烯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微球(VSNPs)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PAA基纳米复合水凝胶。研究了VSNPs含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VSNPs含量为0.7%时,水凝胶较在50℃去离子水中溶胀率高达5000g/g。同时,还探讨了该水凝胶在不同浓度的盐和尿素溶液,以及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性能。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透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进行了表
目的形成《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专家共识》,规范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的相关内容。方法运用循证方法,按照证据级别高低,检索、评价和汇总该领域的证据,提取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的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及2次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90,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
学位
水凝胶由于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兼具流体与固体的性能而被广泛的用于生物医学、柔性传感、能源储存等广泛的领域。然而,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水凝胶来说,其单一的性能(弱的机械强度、高温失水、低温冻结、有机溶剂相分离等)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极端环境相容的纳米复合水凝胶越来越成为材料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通过穿插异质二重网络、乳液杂化交联等策略构建了高强度、超弹性、
变电站采用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可实现高效、自动设备巡检。地面机器人在地上和室内近距离巡检方面具有优势;无人机更加灵活,巡检范围和效率更大,但是易受供能等限制。为了充分发挥空地联合巡检的优势,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携能传输和多级边缘卸载的地面机器人和无人机协作巡检算法。首先针对典型变电站场景,给出了各级设备在本地计算和卸载时的能耗、速率和时延计算方法,并建立了无线携能传输和无人机中继条件下的多级任务卸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粉体,通过物理法工艺加入聚乙烯醇(PVA)和明胶溶液,经反复冷冻-解冻制备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明胶(Sr-HAP/PVA/明胶)复合水凝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模拟体液法对复合凝胶产物的再矿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的复合水凝胶组成均一,凝胶内部Sr-HAP分散良好、分布均匀,且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