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中国零售所面对的消费者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从2016年开始,大家都在讲人、货、场。每个业态、每个品牌、每个产品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客户群。市场营销学上叫市场细分化,用年龄、性别、收入等各种各样的分法都可以。在细分的市场里面,我们到底选择谁作为我们的客户群?就像前阵子好市多(Costco)在上海开店,一些媒体说不行了,好市多在退卡了。
我认为,这些退卡客户群本身就不是好市多的目标顾客群,买了一张卡,到这里来淘便宜,本身就不是好市多的定位。好市多在美国、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最大目标用户群是中产阶层。这些人的消费习惯是每个月去一次好市多购买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买大量的牛肉、大桶的油等。
所以好市多会员退卡是消费者进行的二次筛选。好市多最后能不能活下去,主要看他针对的中产阶层是不是认为好市多的商品比网上更好、更便宜,性价比更高。
未来好市多在中国的路还很长,它能不能成功不是看它的退款、退卡,明天排队,后天没人,最主要看的还是他的目标用户。以上海为例,我们每天的面包的消耗量到今天为止也只有日本的一半,更不要去和欧美比了。所以好市多在欧美的面包销量非常大,这个销量能不能在上海复制?能不能卖长久?这个值得商榷。
在新消费变化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定义你的目标客户。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逐渐富裕起来的国家,拥有逐渐富裕的消费群体。所以对人、货、场中间的“货”而言,零售商更主要关心的是容量、口感、外观特色和包装。
当下的消费市场不同于过去,00后的成长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洞察新的变化。我们到日本去,很多人说日本老年人都在便利店消费。错了,是50年前的便利店捕捉到了当时年轻人的消费热点,这些年轻人如今老了,但他们还习惯走入便利店。
每一个品牌、每个商品都必须持续关心你的客户群。如果客户群在变老,那么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做营销、做企业很累,累在哪里?是因为我们不能只关注现有的客户,虽然做回头客的生意相对容易,但是仍要不断拓展新客户。最怕的就是,扔掉了老客户,新客户还没养成,两头都不着边。我们这两年会看到一些新零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突然就失败了,其关键就因为老客户离开了,新客户没进来。
我2013年到罗森上班,当初拿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35岁以上的人对罗森的评价很好,那是因为我们1996年、1997年到2003年为止只做了这一个客户群。同时我们又看到20岁到25岁、25岁到35歲之间的客户群,基本上被我们的竞争对手拉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最主要是2003年到2013年我们努力不够,吃老本,新的客户群没有进来。所以我到了罗森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强化卡通IP营销。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把年轻客人抢回来,你要做出差异化的商品和营销。我们了解到12岁到19岁的人群,他们看重的既不是盒饭,也不是其他的,而是IP(知识产权)和甜品。
找准了目标人群之后,针对他们,罗森推出了IP和甜品。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时刻注意竞争对手的模仿。因此,我们密切关注自己的客户群,希望能一直知道他们的所在。
这个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下子跨度太大。比如原先抓的是80后,突然间转为00后,那么会由于这两个人群变化太大,可能会出现问题。也就是前面说的原有人群没留住,后面的人群没进来。
因此,零售商面对新消费最重要的是知道你的目标客户群是谁、怎么找到、怎么留住。另外就是一个场景,他们在什么样的场景会走进你的店、会使用你的品牌,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买你的东西,这非常重要。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从2016年开始,大家都在讲人、货、场。每个业态、每个品牌、每个产品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客户群。市场营销学上叫市场细分化,用年龄、性别、收入等各种各样的分法都可以。在细分的市场里面,我们到底选择谁作为我们的客户群?就像前阵子好市多(Costco)在上海开店,一些媒体说不行了,好市多在退卡了。
我认为,这些退卡客户群本身就不是好市多的目标顾客群,买了一张卡,到这里来淘便宜,本身就不是好市多的定位。好市多在美国、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最大目标用户群是中产阶层。这些人的消费习惯是每个月去一次好市多购买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买大量的牛肉、大桶的油等。
所以好市多会员退卡是消费者进行的二次筛选。好市多最后能不能活下去,主要看他针对的中产阶层是不是认为好市多的商品比网上更好、更便宜,性价比更高。
未来好市多在中国的路还很长,它能不能成功不是看它的退款、退卡,明天排队,后天没人,最主要看的还是他的目标用户。以上海为例,我们每天的面包的消耗量到今天为止也只有日本的一半,更不要去和欧美比了。所以好市多在欧美的面包销量非常大,这个销量能不能在上海复制?能不能卖长久?这个值得商榷。
在新消费变化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定义你的目标客户。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逐渐富裕起来的国家,拥有逐渐富裕的消费群体。所以对人、货、场中间的“货”而言,零售商更主要关心的是容量、口感、外观特色和包装。
当下的消费市场不同于过去,00后的成长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洞察新的变化。我们到日本去,很多人说日本老年人都在便利店消费。错了,是50年前的便利店捕捉到了当时年轻人的消费热点,这些年轻人如今老了,但他们还习惯走入便利店。
每一个品牌、每个商品都必须持续关心你的客户群。如果客户群在变老,那么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做营销、做企业很累,累在哪里?是因为我们不能只关注现有的客户,虽然做回头客的生意相对容易,但是仍要不断拓展新客户。最怕的就是,扔掉了老客户,新客户还没养成,两头都不着边。我们这两年会看到一些新零售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突然就失败了,其关键就因为老客户离开了,新客户没进来。
我2013年到罗森上班,当初拿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35岁以上的人对罗森的评价很好,那是因为我们1996年、1997年到2003年为止只做了这一个客户群。同时我们又看到20岁到25岁、25岁到35歲之间的客户群,基本上被我们的竞争对手拉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最主要是2003年到2013年我们努力不够,吃老本,新的客户群没有进来。所以我到了罗森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强化卡通IP营销。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把年轻客人抢回来,你要做出差异化的商品和营销。我们了解到12岁到19岁的人群,他们看重的既不是盒饭,也不是其他的,而是IP(知识产权)和甜品。
找准了目标人群之后,针对他们,罗森推出了IP和甜品。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时刻注意竞争对手的模仿。因此,我们密切关注自己的客户群,希望能一直知道他们的所在。
这个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下子跨度太大。比如原先抓的是80后,突然间转为00后,那么会由于这两个人群变化太大,可能会出现问题。也就是前面说的原有人群没留住,后面的人群没进来。
因此,零售商面对新消费最重要的是知道你的目标客户群是谁、怎么找到、怎么留住。另外就是一个场景,他们在什么样的场景会走进你的店、会使用你的品牌,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买你的东西,这非常重要。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