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的运用对丰富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微课能够让任务情境更加精准有效。本文围绕微课对美术鉴赏情境创设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中实例,论述了微课与情境创设的关系,以及微课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广度、拓展探究宽度、实现思维深度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 美术鉴赏 情境创设
美术鉴赏不是简单的把美术作品拿到学生面前,老师讲解或学生观赏,而是在审美情境中融入作品、体验美感、对话作者、提升认知的过程。审美情境是重要的,教师常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与作品作者的思维对话,形成完整丰富的审美过程。但是,由于学生审美经验、知识储备、学习水平的差异,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兼顾所有学生,避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以至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创设情境上多下功夫,微课作为一种直观的动态视觉要素很快映入眼帘,实践中确实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教学实践中,微课为情境创设带来了诸多便利,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探究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等几个方面。
一、微课有助于提高参与广度,迅速创设情境
从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来看,可谓图文并茂、目标清晰、层层深入。倘若采用传统的教学,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图文5至10分钟,结果往往是有的学生迅速完成,有的学生刚刚开始,有的学生以跃跃欲试回答问题,有的学生仍然找不准要点所在,也更容易在乎文而忽略图。如果用微课进行预习导入,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国宝档案等一些和美术鉴赏有关的纪录片,选取我们需要的片段重新剪辑做成微课,就能发挥视频的立体直观作用和情境营造作用,既增加了课堂容量,比静态的图片更生动有吸引力,又提升了情境创设的效率和导入的精准度。当然,不仅导入环节,典型作品解析、尝试对话作品等课堂环节都可以恰当运用微课,又如讲到动画的发展,用一个包含学生熟知的动画作品经剪辑设计的微课要远比罗列呈现静态的作品更能在情境中形成对动画发展的动态感触,直观且印象深刻。
二、微课有助于拓展探究的宽度,培养情境感知
美术鉴赏,学生要面对作品,有所体验感悟,从感受到认知,完成审美过程、实现审美效应。除了单一作品的鉴赏外,鉴赏还包括美术作品间、美术作品与作者思想、美术作品与时代潮流、美术作品与美术流派、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等等多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美术作品的深刻理解。美术鉴赏不能是简单的作品描述或评价,而是学生充分参与的审美过程。正如背单词一样,死记硬背远远不如放在语境中记忆来的真切长久,美术鉴赏也是如此,需要感知的情境。实践中,我们运用微课,能够使探究更加情境化,拓展宽度。例如,进行《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一课,制作了集中相关作品的微课,将作品与问题生动的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情境,连贯的思考,想象的基础,在情境感知中,很好的解决了作品多而零散的问题,引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体验感悟,拓展了探究的宽度。
三、微课有助于实现思维的深度,促成情境效应
学讲方式、生本课堂,学生的“学”不再是浅层的对鉴赏过程的表面机械的模仿,而是主动的、生成的知识形成、探索体验的过程,是有深度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其获得充足的审美经验,实现情境效应,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无论是生活情境展现、实物情境演示、图像情境再现、音乐情境渲染、表演情境体会,还是语言情境描述,使用微课,可以极大的提升情境创设的质量和容量。经过教师提炼、针对学生体验和思考设计的微课,更易于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一课,通过现代建筑发展的微课、现代建筑设计与材料科技的微课、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微课,层层加深学生的感触和思考,让教学内容主次分明、层层递进,避免了因为某件作品的吸引而阻碍了学生往深度思考的情况出现。
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恰当运用精心设计制作微课的课堂,学生情绪情感得到激发,能迅速进入到情境中去,提高了参与的广度,拓展了探究的宽度,促成了思考的深度。微课,让原来对美术鉴赏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不自觉的融入其中,让课堂更有节奏感和针对性。
总之,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微课,要围绕情境创设去设计,始终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知识容量、引导学生思考为出发点,将图像、音乐、问题有机融合在一起,并符合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过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9~72
[2]唐瓷.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变革与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8(7):105
关键词:微课 美术鉴赏 情境创设
美术鉴赏不是简单的把美术作品拿到学生面前,老师讲解或学生观赏,而是在审美情境中融入作品、体验美感、对话作者、提升认知的过程。审美情境是重要的,教师常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与作品作者的思维对话,形成完整丰富的审美过程。但是,由于学生审美经验、知识储备、学习水平的差异,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兼顾所有学生,避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以至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创设情境上多下功夫,微课作为一种直观的动态视觉要素很快映入眼帘,实践中确实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教学实践中,微课为情境创设带来了诸多便利,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探究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等几个方面。
一、微课有助于提高参与广度,迅速创设情境
从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来看,可谓图文并茂、目标清晰、层层深入。倘若采用传统的教学,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图文5至10分钟,结果往往是有的学生迅速完成,有的学生刚刚开始,有的学生以跃跃欲试回答问题,有的学生仍然找不准要点所在,也更容易在乎文而忽略图。如果用微课进行预习导入,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国宝档案等一些和美术鉴赏有关的纪录片,选取我们需要的片段重新剪辑做成微课,就能发挥视频的立体直观作用和情境营造作用,既增加了课堂容量,比静态的图片更生动有吸引力,又提升了情境创设的效率和导入的精准度。当然,不仅导入环节,典型作品解析、尝试对话作品等课堂环节都可以恰当运用微课,又如讲到动画的发展,用一个包含学生熟知的动画作品经剪辑设计的微课要远比罗列呈现静态的作品更能在情境中形成对动画发展的动态感触,直观且印象深刻。
二、微课有助于拓展探究的宽度,培养情境感知
美术鉴赏,学生要面对作品,有所体验感悟,从感受到认知,完成审美过程、实现审美效应。除了单一作品的鉴赏外,鉴赏还包括美术作品间、美术作品与作者思想、美术作品与时代潮流、美术作品与美术流派、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等等多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美术作品的深刻理解。美术鉴赏不能是简单的作品描述或评价,而是学生充分参与的审美过程。正如背单词一样,死记硬背远远不如放在语境中记忆来的真切长久,美术鉴赏也是如此,需要感知的情境。实践中,我们运用微课,能够使探究更加情境化,拓展宽度。例如,进行《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一课,制作了集中相关作品的微课,将作品与问题生动的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情境,连贯的思考,想象的基础,在情境感知中,很好的解决了作品多而零散的问题,引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体验感悟,拓展了探究的宽度。
三、微课有助于实现思维的深度,促成情境效应
学讲方式、生本课堂,学生的“学”不再是浅层的对鉴赏过程的表面机械的模仿,而是主动的、生成的知识形成、探索体验的过程,是有深度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其获得充足的审美经验,实现情境效应,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无论是生活情境展现、实物情境演示、图像情境再现、音乐情境渲染、表演情境体会,还是语言情境描述,使用微课,可以极大的提升情境创设的质量和容量。经过教师提炼、针对学生体验和思考设计的微课,更易于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一课,通过现代建筑发展的微课、现代建筑设计与材料科技的微课、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微课,层层加深学生的感触和思考,让教学内容主次分明、层层递进,避免了因为某件作品的吸引而阻碍了学生往深度思考的情况出现。
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恰当运用精心设计制作微课的课堂,学生情绪情感得到激发,能迅速进入到情境中去,提高了参与的广度,拓展了探究的宽度,促成了思考的深度。微课,让原来对美术鉴赏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不自觉的融入其中,让课堂更有节奏感和针对性。
总之,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微课,要围绕情境创设去设计,始终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知识容量、引导学生思考为出发点,将图像、音乐、问题有机融合在一起,并符合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过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9~72
[2]唐瓷.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变革与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8(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