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思想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其身心发育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等思想体系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助力学生成才。
一、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现状
班主任是除了家长以外最靠近中学生,最能掌握他们心理生理特点的人。他们是学校工作目标的实施者,也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主任工作联系着学生、学校和家庭,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更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中学班主任要善于学习,准确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作为一个特定群体,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心理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当今中学生思想现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生观走向多元。现在的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很明显地暴露出他们心态的多层面、盲目性和多变性。在部分学生身上,拜金主义的人生观、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在日常行为中时有表现,易于接受正面教育,但教育成果又不易于巩固,可塑性强。二是行为习惯自由化。现在的中学生在观念上前卫开放,头脑里知道怎么做,但在付诸行动时,又常常说一套做一套,比如他们也懂得孝敬父母、分担家务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当家长要求他们去做时,却表现出懒散和不负责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遵守纪律的理念并不反对,但在课后却又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三是个性发展崇尚独立。当今的中学生崇尚创新,善于表现自我,衣着追求时尚名牌,对网络语言驾轻就熟,处处体现潮人特征。但是在思想深处,他们的依赖性特别强烈,有的学生衣服都不会洗,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虽然十分叛逆,追求张扬个性,但没有独立的生活、学习习惯,独立判断、思考的自主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
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观念、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能否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青少年是否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1)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是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集中时间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是人生的阶段性任务。在这段时间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不但决定学习效率的高低,而且对一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深刻影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老师开展注入式的教学,满足于照本宣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完全是被动式参与,能否快速消化吸收,全凭学生的智商和兴趣,日积月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学习方式熏陶下渐渐弱化。缺少自主意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全是一种奢望,而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意识,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意识带动自主学习,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换。
(2)培养中学生自主意识是为未来走向社会打基础。学校学习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毕竟是阶段性任务,每个人更精彩的篇章是在走向社会以后。但培养自主意识应及早进行,并不要到成人以后,中学时期学生心理不稳定,思想可塑性强,易受外界思想观念的影响,这时候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当其时。在学生时代培养良好的自主意识,遇到大是大非,就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碰到艰难险阻,也能辨明方向,攻坚克难。有了自主意识,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路径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完善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格。那么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培养目标,制订行动计划。确立培养目标,就是班主任接手某个班级以后,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确立一个总的培养目标,定下整个班级大的基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大胆张扬个性,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规。确立培养目标后,就着手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安排时间节点和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让培养目标更有操作性和约束力,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過去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眼里,学生是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完全处于我讲你听的从属地位。老师高高在上,以经验者自居,无形中矮化了学生,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过程单调枯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改变教师独大的局面,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
(3)培养自主学习、独立生活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牵着你滑向失败。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班主任在学校要与任课老师一起,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比如野炊、大扫除、主题实践活动等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独立生活的乐趣,并通过家访等形式,敦促家长打破“成绩就是一切”的思维,把学生培养成自主意识强、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的思想心理趋于成熟。管理只是手段,班主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为国家输送优秀建设人才。
一、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现状
班主任是除了家长以外最靠近中学生,最能掌握他们心理生理特点的人。他们是学校工作目标的实施者,也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主任工作联系着学生、学校和家庭,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更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中学班主任要善于学习,准确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作为一个特定群体,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心理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当今中学生思想现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生观走向多元。现在的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很明显地暴露出他们心态的多层面、盲目性和多变性。在部分学生身上,拜金主义的人生观、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在日常行为中时有表现,易于接受正面教育,但教育成果又不易于巩固,可塑性强。二是行为习惯自由化。现在的中学生在观念上前卫开放,头脑里知道怎么做,但在付诸行动时,又常常说一套做一套,比如他们也懂得孝敬父母、分担家务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当家长要求他们去做时,却表现出懒散和不负责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遵守纪律的理念并不反对,但在课后却又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三是个性发展崇尚独立。当今的中学生崇尚创新,善于表现自我,衣着追求时尚名牌,对网络语言驾轻就熟,处处体现潮人特征。但是在思想深处,他们的依赖性特别强烈,有的学生衣服都不会洗,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虽然十分叛逆,追求张扬个性,但没有独立的生活、学习习惯,独立判断、思考的自主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
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观念、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能否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青少年是否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1)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是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集中时间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是人生的阶段性任务。在这段时间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不但决定学习效率的高低,而且对一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深刻影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老师开展注入式的教学,满足于照本宣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完全是被动式参与,能否快速消化吸收,全凭学生的智商和兴趣,日积月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学习方式熏陶下渐渐弱化。缺少自主意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全是一种奢望,而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意识,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意识带动自主学习,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换。
(2)培养中学生自主意识是为未来走向社会打基础。学校学习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毕竟是阶段性任务,每个人更精彩的篇章是在走向社会以后。但培养自主意识应及早进行,并不要到成人以后,中学时期学生心理不稳定,思想可塑性强,易受外界思想观念的影响,这时候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当其时。在学生时代培养良好的自主意识,遇到大是大非,就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碰到艰难险阻,也能辨明方向,攻坚克难。有了自主意识,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路径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完善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格。那么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培养目标,制订行动计划。确立培养目标,就是班主任接手某个班级以后,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确立一个总的培养目标,定下整个班级大的基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大胆张扬个性,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规。确立培养目标后,就着手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安排时间节点和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让培养目标更有操作性和约束力,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過去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眼里,学生是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完全处于我讲你听的从属地位。老师高高在上,以经验者自居,无形中矮化了学生,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过程单调枯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改变教师独大的局面,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
(3)培养自主学习、独立生活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牵着你滑向失败。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班主任在学校要与任课老师一起,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比如野炊、大扫除、主题实践活动等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独立生活的乐趣,并通过家访等形式,敦促家长打破“成绩就是一切”的思维,把学生培养成自主意识强、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的思想心理趋于成熟。管理只是手段,班主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为国家输送优秀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