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画是画家思想与情感的表露。在当代画坛中,贾又福先生是最能打动我的人之一。他深入生活,用心真实地描绘他所看到的事物。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他将艺术的美与自然界的美完美融合,绘于一纸之上,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中坚力量,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研究贾又福的艺术特色以及他的绘画创作之路,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 贾又福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世界美术之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艺术家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贾又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绘画语言诠释了这一切。
贾又福先生1942年生于河北省潇宁县。他是画家,亦是文人,醉心于书画,主攻山水。于上世纪6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大学期间,他接受了专业的绘画训练,受到了李可染、何海霞等名师的指点,潜心钻研绘画技巧,并致力于山水画的教学与创新,日积月累,获得不少体会。他从现代人的情感出发,由心入画,深入大自然进行写生创作,赋予北方山水以时代之魂。继李可染、黄宾虹之后贾又福成为当代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家。他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将之延续下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又开创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新境界。
在探索绘画的道路上,贾又福试图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段传达自己的情感,总体面貌厚重,平稳,给人以大气的感觉。拜读他的画作后,可以将其特点归纳如下:首先,他创作了新图像语言,巧于构图,开创了崇高壮美的山水图式。将现代思维方式及哲学思考渗入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山水情怀,借万物之理,载自然之道,不仅把中国人历来所推崇的天地精神和自我观念融入绘画中,而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画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山川在他的画面中成了精神的代表,折射出他自由抒发心境,追求心灵提升的内涵。
笔墨也是他山水画独有的一个亮点。贾又福在长期的思考与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了墨与色的相互关系。比如如何在画面中处理黑白、疏密的关系。通过运用黑白反差形成气势,画面虽黑却不古板,营造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作为李可染的学生,贾又福师其心不师其迹,继承和发展了李可染的积墨法,大胆用墨,挖掘出传统笔墨的深度与厚度,将积墨法推向一个全新阶段。极大扩宽了当代笔墨语言的范畴。
关注现实及当下的生存状态也是他山水画特点之一,他以敏感而又细腻的眼光注视着身边所发生的事和物。把时代的精神气息融入绘画之中。他的画更多的是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画笔下,太行山雄伟的自然风光,勤劳的山区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等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正是因为这份真实和质朴,所以才受到人们喜爱和支持。他的绘画不仅为中国画创新带来一股新鲜血液,而且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山水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
拥有了扎实的绘画功底、深厚的生活基础、丰富的笔墨技巧,贾又福如鱼得水,一步一个台阶,在不断的创作中,记录着个人艺术成长道路。纵观其艺术轨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绘画风格萌芽阶段。早期作品就具有创新意识,用热爱生活的态度进行绘画创作。题材多以田园生活山川小景为主,笔墨温润苍厚,沉静内敛。他的恩师李可染提倡写生创作。在李老的教育和影响下,他走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看到太行山这片宏伟壮丽的风景后,他便难以抑制住自己内心的雀跃与激动,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信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方山水不同于一般的江南山水,面对新的物象,他遵循绘画发展的一般规律,扎根山区刻苦钻研,最终向更高远的山水画艺术境界迈进。这一时期他把大学期间临古人的心得与对大自然的研究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中,对他此后的艺术风格起到了奠基作用,亦为他日后那些成功的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他绘画艺术道路的一个飞跃,也是他个人特征的形成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太行丰碑》。1982年,贾又福登上太行山黄崖洞、下赤山谷一带,亲自观察体验。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主要战场。中国先烈们抗击外来侵略,血染太行的事迹,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巍峨的山川与伟大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演绎出了一种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太行精神。他把这种情感不自觉的移植于他的画作中。这幅作品以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歌颂了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壮志情怀,寓意尤为深刻。画面上太行山重峦叠嶂,云蒸霞蔚,千岩万壑。近处,我们可以看到,夕阳中巍峨的太行巨峰,就像抗日英雄的化身,筑起了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盾牌,仿佛把我们又带回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画家在壮丽的山河中融入纪念碑的造型手段,运用强烈黑白对比构成一种势状雄强的宏大气魄,再用红色营造出一种逆光的美感,不仅强化了群山的动感,而且突出了太行山作为历史丰碑的主旨。这是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更是贾又福艺术创作精神所在。激动人心的画面,无数观者为之震撼。正如先生所说:“太行山确实是碑,是中国民族坚韧不拔,浩然正气的精神之碑。”
第三个时期,贾又福在创作思想和技巧上都日渐成熟,成为新生代山水画家主力。他把现实生活中的感悟与创作结合,探寻新的笔墨。艺术贵在创作,他明白,创新亦不可空穴来风,而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他用传统的笔墨语言,加入西画块面造型,并将二者在创作中融合,从而使绘画语言更为丰富。
走出越远,心离故土越近。无论是做人还是艺术家,无论是人生的远足,还是艺术的攀岩。贾先生一直没有迷失方向。无论何时,他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为了表现那自然永恒的美,他二十余次深入太行山,与日月为伴,与星辰共眠。对他来说,每一次写生都像是一种新的体验,都会有一份新的收获。多少年后,回忆起这段非常人生,贾先生仍会激动不已,因为那里留下了他太多苦与乐的回忆,记录着他艺术成长的步履。十年磨一剑,练就了如太行山一样坚忍挺拔的意志,他把无悔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太行山。他就像一轮炽热的骄阳,普照太行山,发光发热。他用火热的双眼观察他所深爱的太行山,用灵动的双手描绘他眼中太行山的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正基于此,贾又福先生善于发掘美,感知美,并通过自己内心感受去描绘美。走进他的山水画,大自然的美与画家内心的美敲击着我的心灵深处,震荡着我的灵魂和思想。贾先生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在他的眼里,流动的溪水河流,远处的天地山川,坚固的树木,成群的牛羊,乃至芸芸众生,一切都仿佛具有生命力,经过他的妙笔,融入他的情感,呈现在画面中。他的绘画创作,正是这种美的体现。
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于当今世界的认知和感悟。读贾先生的画,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比如从其《金霞图》画面中,我看到那天上垂下来的一轮落日,一个弯腰拄拐的老者赶着自家的羊群往前行走。夕阳西下,卸下一天肩负的包袱,无论功过是非,得失名利。在这静怡的夜晚,唤醒自己。一个智者,一座大山,一群羊儿在夕阳的余辉下,显得是那样的纯净和从容;虽然这幅画中没有流水,但是却让我感到了河流就在不远处流动,如同人强大的血脉,那样的真实,可以信赖。
天色渐晚,黑色的山,黑色的云,只留明月照人间。通体明亮,给人一种光明与希望之感。我想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人们总与黑暗中一种不明力量斗争,人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总有破损。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幻灭。你现在所拥有的最终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终究消失。面对空荡荡的宇宙,我们又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呢?生活中,社会中,人们丧失了自我,无数的应酬,无数的目标和追求,忙碌的生活。我们似乎只能在他的画中,在这月下看到自己的真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生命的价值。当下的人心气浮躁,以为幸福就是金钱,就是地位,就是名利。其实很多时候幸福和物质、欲望、权利无关,幸福更多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很多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面对生活也是很悲观,但在我看来,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心里想得太复杂,看待事物太繁杂。不要不停地寻觅,你寻之愈远,和真实的大道就愈疏远。回到自己的内心,一切外在追求都是假象,只有那真实的心灵才是自己。这世界,无论外面世界风动雨动还是云动,只要你的心不动,只要你在黑暗中仍拥有光明和希望,你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一个安宁的天地,一个静寂的世界,纷扰的尘世远去,喧嚣的声音荡尽。仿佛与世隔绝般的宁静。画面中这个赶路的老者,其实,他代表着作者,也代表着你我。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老者一样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每天为生计忙碌奔波,不停地往前赶路,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跌倒,受挫。只是我们缺少的是老者面对艰难困苦时的豁达和勇气。人生其实是个流动的过程,我们在路上走走停停,边走边看,欣赏路边的风景,沿着各自的道路,回头看着身后那一串串的脚印,感叹岁月流逝,风景变迁,也会有片刻感伤。在下一站,我们要马上收拾行囊,继续赶路。那些在路上受过的伤痛,流过的眼泪,也会被岁月吹得无影踪。而我们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这个老者一样,将世界虚化,清心寡欲,将尘世的浑浊抛弃,将心回归到无垢的状态。然后一直走下去……
找回自我,做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在生活的涓涓细流中溅出层层浪花。就像读贾先生的画,带给我最初的感受便是一个现代人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眷恋之情。所以说贾又福先生画的是他的人生,对生命的体验;画的是他的哲学,对世界的体会。他与山川交友,拜天地为师,心系天地,能做到置身于大自然中写生,真正寄情于山水。正因为如此,他的画作才会有着一种让人难忘的气息。我有些感动,我感慨万千,一个人的心境怎么竟然可以如此平淡和宁静!
参考文献:
[1] 贾又福.贾又福画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铁生.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教学思想及实践[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4] 李可染.可染论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5] 林木.笔墨论[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6] 郎绍君.山水心象——关于贾又福山水的札记[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贾茗竹,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关键词:山水画 贾又福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世界美术之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艺术家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贾又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绘画语言诠释了这一切。
贾又福先生1942年生于河北省潇宁县。他是画家,亦是文人,醉心于书画,主攻山水。于上世纪6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大学期间,他接受了专业的绘画训练,受到了李可染、何海霞等名师的指点,潜心钻研绘画技巧,并致力于山水画的教学与创新,日积月累,获得不少体会。他从现代人的情感出发,由心入画,深入大自然进行写生创作,赋予北方山水以时代之魂。继李可染、黄宾虹之后贾又福成为当代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家。他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将之延续下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又开创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新境界。
在探索绘画的道路上,贾又福试图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段传达自己的情感,总体面貌厚重,平稳,给人以大气的感觉。拜读他的画作后,可以将其特点归纳如下:首先,他创作了新图像语言,巧于构图,开创了崇高壮美的山水图式。将现代思维方式及哲学思考渗入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山水情怀,借万物之理,载自然之道,不仅把中国人历来所推崇的天地精神和自我观念融入绘画中,而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画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山川在他的画面中成了精神的代表,折射出他自由抒发心境,追求心灵提升的内涵。
笔墨也是他山水画独有的一个亮点。贾又福在长期的思考与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了墨与色的相互关系。比如如何在画面中处理黑白、疏密的关系。通过运用黑白反差形成气势,画面虽黑却不古板,营造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作为李可染的学生,贾又福师其心不师其迹,继承和发展了李可染的积墨法,大胆用墨,挖掘出传统笔墨的深度与厚度,将积墨法推向一个全新阶段。极大扩宽了当代笔墨语言的范畴。
关注现实及当下的生存状态也是他山水画特点之一,他以敏感而又细腻的眼光注视着身边所发生的事和物。把时代的精神气息融入绘画之中。他的画更多的是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画笔下,太行山雄伟的自然风光,勤劳的山区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等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正是因为这份真实和质朴,所以才受到人们喜爱和支持。他的绘画不仅为中国画创新带来一股新鲜血液,而且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山水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
拥有了扎实的绘画功底、深厚的生活基础、丰富的笔墨技巧,贾又福如鱼得水,一步一个台阶,在不断的创作中,记录着个人艺术成长道路。纵观其艺术轨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绘画风格萌芽阶段。早期作品就具有创新意识,用热爱生活的态度进行绘画创作。题材多以田园生活山川小景为主,笔墨温润苍厚,沉静内敛。他的恩师李可染提倡写生创作。在李老的教育和影响下,他走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看到太行山这片宏伟壮丽的风景后,他便难以抑制住自己内心的雀跃与激动,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信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方山水不同于一般的江南山水,面对新的物象,他遵循绘画发展的一般规律,扎根山区刻苦钻研,最终向更高远的山水画艺术境界迈进。这一时期他把大学期间临古人的心得与对大自然的研究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中,对他此后的艺术风格起到了奠基作用,亦为他日后那些成功的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他绘画艺术道路的一个飞跃,也是他个人特征的形成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太行丰碑》。1982年,贾又福登上太行山黄崖洞、下赤山谷一带,亲自观察体验。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主要战场。中国先烈们抗击外来侵略,血染太行的事迹,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巍峨的山川与伟大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演绎出了一种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太行精神。他把这种情感不自觉的移植于他的画作中。这幅作品以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歌颂了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壮志情怀,寓意尤为深刻。画面上太行山重峦叠嶂,云蒸霞蔚,千岩万壑。近处,我们可以看到,夕阳中巍峨的太行巨峰,就像抗日英雄的化身,筑起了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盾牌,仿佛把我们又带回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画家在壮丽的山河中融入纪念碑的造型手段,运用强烈黑白对比构成一种势状雄强的宏大气魄,再用红色营造出一种逆光的美感,不仅强化了群山的动感,而且突出了太行山作为历史丰碑的主旨。这是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更是贾又福艺术创作精神所在。激动人心的画面,无数观者为之震撼。正如先生所说:“太行山确实是碑,是中国民族坚韧不拔,浩然正气的精神之碑。”
第三个时期,贾又福在创作思想和技巧上都日渐成熟,成为新生代山水画家主力。他把现实生活中的感悟与创作结合,探寻新的笔墨。艺术贵在创作,他明白,创新亦不可空穴来风,而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他用传统的笔墨语言,加入西画块面造型,并将二者在创作中融合,从而使绘画语言更为丰富。
走出越远,心离故土越近。无论是做人还是艺术家,无论是人生的远足,还是艺术的攀岩。贾先生一直没有迷失方向。无论何时,他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为了表现那自然永恒的美,他二十余次深入太行山,与日月为伴,与星辰共眠。对他来说,每一次写生都像是一种新的体验,都会有一份新的收获。多少年后,回忆起这段非常人生,贾先生仍会激动不已,因为那里留下了他太多苦与乐的回忆,记录着他艺术成长的步履。十年磨一剑,练就了如太行山一样坚忍挺拔的意志,他把无悔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太行山。他就像一轮炽热的骄阳,普照太行山,发光发热。他用火热的双眼观察他所深爱的太行山,用灵动的双手描绘他眼中太行山的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正基于此,贾又福先生善于发掘美,感知美,并通过自己内心感受去描绘美。走进他的山水画,大自然的美与画家内心的美敲击着我的心灵深处,震荡着我的灵魂和思想。贾先生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在他的眼里,流动的溪水河流,远处的天地山川,坚固的树木,成群的牛羊,乃至芸芸众生,一切都仿佛具有生命力,经过他的妙笔,融入他的情感,呈现在画面中。他的绘画创作,正是这种美的体现。
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于当今世界的认知和感悟。读贾先生的画,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比如从其《金霞图》画面中,我看到那天上垂下来的一轮落日,一个弯腰拄拐的老者赶着自家的羊群往前行走。夕阳西下,卸下一天肩负的包袱,无论功过是非,得失名利。在这静怡的夜晚,唤醒自己。一个智者,一座大山,一群羊儿在夕阳的余辉下,显得是那样的纯净和从容;虽然这幅画中没有流水,但是却让我感到了河流就在不远处流动,如同人强大的血脉,那样的真实,可以信赖。
天色渐晚,黑色的山,黑色的云,只留明月照人间。通体明亮,给人一种光明与希望之感。我想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人们总与黑暗中一种不明力量斗争,人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总有破损。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幻灭。你现在所拥有的最终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终究消失。面对空荡荡的宇宙,我们又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呢?生活中,社会中,人们丧失了自我,无数的应酬,无数的目标和追求,忙碌的生活。我们似乎只能在他的画中,在这月下看到自己的真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生命的价值。当下的人心气浮躁,以为幸福就是金钱,就是地位,就是名利。其实很多时候幸福和物质、欲望、权利无关,幸福更多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很多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面对生活也是很悲观,但在我看来,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心里想得太复杂,看待事物太繁杂。不要不停地寻觅,你寻之愈远,和真实的大道就愈疏远。回到自己的内心,一切外在追求都是假象,只有那真实的心灵才是自己。这世界,无论外面世界风动雨动还是云动,只要你的心不动,只要你在黑暗中仍拥有光明和希望,你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一个安宁的天地,一个静寂的世界,纷扰的尘世远去,喧嚣的声音荡尽。仿佛与世隔绝般的宁静。画面中这个赶路的老者,其实,他代表着作者,也代表着你我。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老者一样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每天为生计忙碌奔波,不停地往前赶路,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跌倒,受挫。只是我们缺少的是老者面对艰难困苦时的豁达和勇气。人生其实是个流动的过程,我们在路上走走停停,边走边看,欣赏路边的风景,沿着各自的道路,回头看着身后那一串串的脚印,感叹岁月流逝,风景变迁,也会有片刻感伤。在下一站,我们要马上收拾行囊,继续赶路。那些在路上受过的伤痛,流过的眼泪,也会被岁月吹得无影踪。而我们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这个老者一样,将世界虚化,清心寡欲,将尘世的浑浊抛弃,将心回归到无垢的状态。然后一直走下去……
找回自我,做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在生活的涓涓细流中溅出层层浪花。就像读贾先生的画,带给我最初的感受便是一个现代人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眷恋之情。所以说贾又福先生画的是他的人生,对生命的体验;画的是他的哲学,对世界的体会。他与山川交友,拜天地为师,心系天地,能做到置身于大自然中写生,真正寄情于山水。正因为如此,他的画作才会有着一种让人难忘的气息。我有些感动,我感慨万千,一个人的心境怎么竟然可以如此平淡和宁静!
参考文献:
[1] 贾又福.贾又福画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铁生.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教学思想及实践[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4] 李可染.可染论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5] 林木.笔墨论[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6] 郎绍君.山水心象——关于贾又福山水的札记[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贾茗竹,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