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课程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研究发现,拓展训练有较之于传统体育教学的优越性。因此,建议增设拓展运动选修课、组建课外活动小组、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上促进拓展训练的“教材化”、丰富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拓展训练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引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of outwar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 Through literature fees and experiment found that expanding training has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hat additional expansion of sport elective cours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group set up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model to promote outward development "teaching" of the practice, enrich the content of training courses to expand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 expanding training programs to build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outward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1 研究目的
1.1 拓展训练背景知识
拓展训练的英文表述式是“Outward Development”,同时也被称作“体验式培训”。原来的意思是说一艘小船勇敢且义无反顾地离开原来平静安全的港湾开始了其未知的风险旅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要体验这一旅程当中的各种挑战,并逐步将其战胜。后来便被推广和发展成为了拓展训练,主要通过对诸如崇山峻岭和浩海大川等自然环境或者在社会环境中设置的人为障碍的利用来实施心理挑战,进而达到熔炼团队、磨砺心志和激发潜能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质就是通过一些具有开发性和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团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也因此获得了广大师生群体的认可,备受高职院校职业体育教学的青睐。
1.2 研究的具体目的
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在体育教学目标方面,大多还停留在技能培养和强健体质等生理因素上,而对学生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情感发展等心理因素的培养还较为不足;在体育教学方法上,仍旧保持原有的“教师地位主导”的形式,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显得格外被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大多是以技能型教学为主,不断重复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导致厌学情绪高涨,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些现状,就显得极为迫切。
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内容、创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式方法。通过研究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主要为实现以下目的:一是发挥拓展训练在训练学生团队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上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二是通过实践尝试突破原来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高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各种科研成果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等,下载数百篇关于“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相关主题研究的论文,了解基本概念,尤其是当前学界研究的基本现状,查漏补缺,并结合《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严格扎根教学实践。
2.2 实验法
一是通过请教本地拓展训练领域的专家进一步熟练拓展训练的技巧;二是对在教学中开始引入拓展训练的院校教师采访学习经验;三是在本校教学期间随机进行抽样,作为本次实践的对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跟踪观察教学效果;四是访谈授课学生,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成效却不是特别明显。大部分改革没有走出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从内容上看,依旧还是较为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从教学模式上看,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旧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等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在知识接收方面,学生依然显得非常被动。而拓展训练则不同,其特殊的场景与典型化的活动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系列的历经磨难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毅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对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很好地平衡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成功地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这一形式转变成为了“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完成”的模式,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学生学习动机和潜能,提升其学习兴趣,非常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所惯用的基本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同时也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能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禁锢了体育教师的思想,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灵活性。拓展训练则不同,其不仅内容贴近生活、丰富实用,其形式也是趣味性十足、灵活多样。在与困难的对抗中,不仅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能够被移植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的,比如,信任背摔、攀岩以及盲人方阵等,拓展训练将原来的只注重生理效应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实用。
3.3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与团队精神
对体育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该被局限在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之上,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体育课程的实践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比如,良好的精神品质、积极的个人行为以及规范的团队行为等等。拓展训练课程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典型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磨练学生的心智,熔炼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训练就是通过应对挑战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懂得信任、关爱和互助等优秀品质的真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巨大作用。拓展训练本身所具备的优越性使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必然,不仅如此,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不少益处。拓展训练引入教学不是盲目和冒进的,所有引入的项目都必须要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遵循拓展训练课程的针对性、安全性、客观性这三个原则来开展。
(1)针对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学生众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一同参与活动的成效是不高的。而拓展训练的项目又是非常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尤其是互不了解,那么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效果和效率均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时,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年龄等条件,开展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
(2)安全性原则。相较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而言,拓展训练课程中的项目的危险系数更高,所以,这些项目的组织自然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当中,作为拓展训练教师,一定要坚持安全性原则,着重强调纪律和安全,并做好相应的指导,要保证所有的教学项目都在一个安全的状况下进行。
(3)客观性原则。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内容会受高职院校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安全因素的影响。即使本地水域资源丰富,也不可能刻意去发展水上运动,山地资源丰富也不可能刻意去发展野外训练。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尤其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也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每个环节,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使教育资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2 建议
4.2.1 拓展训练课程的实施模式
(1)增设拓展运动选修课。户外拓展、室内拓展和场地拓展都是拓展训练的主要环境,其中,部分室内和场地拓展的内容是能够被引入到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而其他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户外拓展是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更为困难。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水平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开设更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不一定按照常规,可以安排在周末或者假期。同时,上课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校内,也可以在户外。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可以视校园场地以及户外的地形地貌条件等特征,进行合理的安排。
(2)组建课外活动小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师资条件组建不同的活动小组,比如:协会或者俱乐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可以进行组建,这样设计,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就会更具社会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除了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3)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准备阶段→基本训练阶段→总结结束阶段”这一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一贯遵循的模式,通常都是通过超大负荷的体育运动训练来完成教学目标,虽然竞技性较强,但是失去了针对性和趣味性,不仅消磨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淡化了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同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也受到禁锢,来来回回,教学的实用性和灵活性都大大降低,对其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职业价值观的实现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要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效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项目,利用情景模拟、信任摔背以及盲人方阵等项目,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挑战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由此不断强化学生的挑战意识,并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
4.2.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实践
(1)促进拓展训练的“教材化”。在高职院校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项目不能够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尊重学校办学特征以及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地引进最为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同时,还要对项目本身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经历一个“教材化”的过程。拓展训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而言,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来实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标。因而,拓展训练的“教材化”过程就应当要以学生的综合体能活动作为引导、以团队协作和心理挑战作为重点、以人格完善和体质增强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引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of outwar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 Through literature fees and experiment found that expanding training has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hat additional expansion of sport elective cours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group set up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model to promote outward development "teaching" of the practice, enrich the content of training courses to expand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 expanding training programs to build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outward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1 研究目的
1.1 拓展训练背景知识
拓展训练的英文表述式是“Outward Development”,同时也被称作“体验式培训”。原来的意思是说一艘小船勇敢且义无反顾地离开原来平静安全的港湾开始了其未知的风险旅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要体验这一旅程当中的各种挑战,并逐步将其战胜。后来便被推广和发展成为了拓展训练,主要通过对诸如崇山峻岭和浩海大川等自然环境或者在社会环境中设置的人为障碍的利用来实施心理挑战,进而达到熔炼团队、磨砺心志和激发潜能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质就是通过一些具有开发性和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团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也因此获得了广大师生群体的认可,备受高职院校职业体育教学的青睐。
1.2 研究的具体目的
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在体育教学目标方面,大多还停留在技能培养和强健体质等生理因素上,而对学生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情感发展等心理因素的培养还较为不足;在体育教学方法上,仍旧保持原有的“教师地位主导”的形式,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显得格外被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大多是以技能型教学为主,不断重复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导致厌学情绪高涨,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些现状,就显得极为迫切。
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内容、创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式方法。通过研究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主要为实现以下目的:一是发挥拓展训练在训练学生团队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上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二是通过实践尝试突破原来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高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各种科研成果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等,下载数百篇关于“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相关主题研究的论文,了解基本概念,尤其是当前学界研究的基本现状,查漏补缺,并结合《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严格扎根教学实践。
2.2 实验法
一是通过请教本地拓展训练领域的专家进一步熟练拓展训练的技巧;二是对在教学中开始引入拓展训练的院校教师采访学习经验;三是在本校教学期间随机进行抽样,作为本次实践的对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跟踪观察教学效果;四是访谈授课学生,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成效却不是特别明显。大部分改革没有走出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从内容上看,依旧还是较为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从教学模式上看,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旧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等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在知识接收方面,学生依然显得非常被动。而拓展训练则不同,其特殊的场景与典型化的活动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系列的历经磨难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毅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对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很好地平衡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成功地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这一形式转变成为了“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完成”的模式,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学生学习动机和潜能,提升其学习兴趣,非常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所惯用的基本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同时也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能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禁锢了体育教师的思想,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灵活性。拓展训练则不同,其不仅内容贴近生活、丰富实用,其形式也是趣味性十足、灵活多样。在与困难的对抗中,不仅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能够被移植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的,比如,信任背摔、攀岩以及盲人方阵等,拓展训练将原来的只注重生理效应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实用。
3.3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与团队精神
对体育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该被局限在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之上,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体育课程的实践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比如,良好的精神品质、积极的个人行为以及规范的团队行为等等。拓展训练课程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典型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磨练学生的心智,熔炼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训练就是通过应对挑战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懂得信任、关爱和互助等优秀品质的真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巨大作用。拓展训练本身所具备的优越性使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必然,不仅如此,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不少益处。拓展训练引入教学不是盲目和冒进的,所有引入的项目都必须要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遵循拓展训练课程的针对性、安全性、客观性这三个原则来开展。
(1)针对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学生众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一同参与活动的成效是不高的。而拓展训练的项目又是非常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尤其是互不了解,那么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效果和效率均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时,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年龄等条件,开展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
(2)安全性原则。相较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而言,拓展训练课程中的项目的危险系数更高,所以,这些项目的组织自然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当中,作为拓展训练教师,一定要坚持安全性原则,着重强调纪律和安全,并做好相应的指导,要保证所有的教学项目都在一个安全的状况下进行。
(3)客观性原则。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内容会受高职院校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安全因素的影响。即使本地水域资源丰富,也不可能刻意去发展水上运动,山地资源丰富也不可能刻意去发展野外训练。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尤其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也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每个环节,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使教育资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2 建议
4.2.1 拓展训练课程的实施模式
(1)增设拓展运动选修课。户外拓展、室内拓展和场地拓展都是拓展训练的主要环境,其中,部分室内和场地拓展的内容是能够被引入到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而其他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户外拓展是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更为困难。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水平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开设更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不一定按照常规,可以安排在周末或者假期。同时,上课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校内,也可以在户外。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可以视校园场地以及户外的地形地貌条件等特征,进行合理的安排。
(2)组建课外活动小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师资条件组建不同的活动小组,比如:协会或者俱乐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可以进行组建,这样设计,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就会更具社会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除了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3)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准备阶段→基本训练阶段→总结结束阶段”这一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一贯遵循的模式,通常都是通过超大负荷的体育运动训练来完成教学目标,虽然竞技性较强,但是失去了针对性和趣味性,不仅消磨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淡化了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同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也受到禁锢,来来回回,教学的实用性和灵活性都大大降低,对其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职业价值观的实现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要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效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项目,利用情景模拟、信任摔背以及盲人方阵等项目,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挑战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由此不断强化学生的挑战意识,并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
4.2.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实践
(1)促进拓展训练的“教材化”。在高职院校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项目不能够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尊重学校办学特征以及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地引进最为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同时,还要对项目本身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经历一个“教材化”的过程。拓展训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而言,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来实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标。因而,拓展训练的“教材化”过程就应当要以学生的综合体能活动作为引导、以团队协作和心理挑战作为重点、以人格完善和体质增强为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