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并确立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与作用,因而社会对旅游服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中专旅游专业的办学宗旨是为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实用型、创作型旅游人才,所以我们就应更进一步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旅游服务意识
初入中职,学生们从多年的基础教育开始转向接受职业教育,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新的尝试和考验。好奇心会使他们对自己即将学习的专业充满了兴趣和期待。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服务意识、礼仪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精神等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促进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形成。
服务意识的培养,伴随着不断的学习、实践每一个过程。注意使学生们认识到,只有自觉的服务意识,才有自觉的服务行为;加上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人生品质、道德素质的需要。例如我们经常通过主动打扫卫生,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主动为他人提供各种小的方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主动帮助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这既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服务意识的强化。
重视礼仪规范,注重细节,养成礼貌习惯。礼仪是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社会公德是礼仪的伦理学基础,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自己特有的职业特点,有利于重塑自身形象,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是否能适应环境,能否赢得社会的承认,能否受到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礼仪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礼节礼貌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使之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指南,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增加课外实践训练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日常礼仪行为习惯。鉴于专业特点和从业需要,一方面重视迎宾礼仪、交际礼仪、交谈礼仪的训练,另一方面注重人格、气质、心理的自我完善,培养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情操。
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更是发展之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最可贵的是“诚”和“信”。只有待人以诚,遵守诺言和守信用,才能在社会中赢得良好的信誉,取得他人的信赖。失诚失信也就会失去朋友,失去在社会立足的根部。平时我们教育学生要讲诚实、重客观,做到求真务实,决不能弄虚作假,欺诈别人。说话要守信用,一旦对人做出了承诺,就要付诸实施,不能食言,更不能言而无信。将来无论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还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才能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和欢迎,也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二、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
受当前经济过热发展,高度物质社会的刺激,好多学生把个人的理想成功作为自己具体的成功标志,高收入、房子、车子甚至美女,都成了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追求的奋斗目标。而对于社会却缺乏一个公民特别是一个青年人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懂得担当,更不懂什么是奉献!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增强对社会对他人对职业的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职校教育一定要与社会行业特点相结合,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中初级人才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实践性、适应性、灵活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性、适应性、灵活性的中等技术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除了相当于高中学历的文化水平外,还应学习丰富的社会、自然、地理、历史、民情风俗等知识,掌握规范的服务礼貌用语和服务方法。
练就本领,培养学生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各项专业操作技能。包括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岗位的各种操作技能;景区、景点旅行社等不同场合的服务语言技巧与艺术;也包括站立、行走、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技巧与礼节。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应长期与旅游企业、景区合作,定期组织到现场进行导游服务和讲解训练,教师的示范、直观的讲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训练的氛围,通过比赛、模拟演示等来提高学生导游技巧和服务意识的提高。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培养其大胆、心细、主动、热情的性格及口语表达、灵活应变、开展创造性服务工作以及“察言观色”等各种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形式,同时结合开展学校的文艺、体育等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总之,只有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学生做到“用勤奋努力学本领,凭真才实学干工作,以扎实工作求发展。”这样就不愁我们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不能立足社会,这样就不愁我们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不能服务与社会、服务与游客,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加强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旅游服务意识
初入中职,学生们从多年的基础教育开始转向接受职业教育,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新的尝试和考验。好奇心会使他们对自己即将学习的专业充满了兴趣和期待。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服务意识、礼仪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精神等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促进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形成。
服务意识的培养,伴随着不断的学习、实践每一个过程。注意使学生们认识到,只有自觉的服务意识,才有自觉的服务行为;加上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人生品质、道德素质的需要。例如我们经常通过主动打扫卫生,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主动为他人提供各种小的方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主动帮助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这既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服务意识的强化。
重视礼仪规范,注重细节,养成礼貌习惯。礼仪是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社会公德是礼仪的伦理学基础,学习必要的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自己特有的职业特点,有利于重塑自身形象,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是否能适应环境,能否赢得社会的承认,能否受到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礼仪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礼节礼貌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使之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指南,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增加课外实践训练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日常礼仪行为习惯。鉴于专业特点和从业需要,一方面重视迎宾礼仪、交际礼仪、交谈礼仪的训练,另一方面注重人格、气质、心理的自我完善,培养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情操。
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更是发展之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最可贵的是“诚”和“信”。只有待人以诚,遵守诺言和守信用,才能在社会中赢得良好的信誉,取得他人的信赖。失诚失信也就会失去朋友,失去在社会立足的根部。平时我们教育学生要讲诚实、重客观,做到求真务实,决不能弄虚作假,欺诈别人。说话要守信用,一旦对人做出了承诺,就要付诸实施,不能食言,更不能言而无信。将来无论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还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才能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和欢迎,也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二、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
受当前经济过热发展,高度物质社会的刺激,好多学生把个人的理想成功作为自己具体的成功标志,高收入、房子、车子甚至美女,都成了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追求的奋斗目标。而对于社会却缺乏一个公民特别是一个青年人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懂得担当,更不懂什么是奉献!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增强对社会对他人对职业的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职校教育一定要与社会行业特点相结合,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中初级人才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实践性、适应性、灵活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性、适应性、灵活性的中等技术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除了相当于高中学历的文化水平外,还应学习丰富的社会、自然、地理、历史、民情风俗等知识,掌握规范的服务礼貌用语和服务方法。
练就本领,培养学生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各项专业操作技能。包括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岗位的各种操作技能;景区、景点旅行社等不同场合的服务语言技巧与艺术;也包括站立、行走、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技巧与礼节。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应长期与旅游企业、景区合作,定期组织到现场进行导游服务和讲解训练,教师的示范、直观的讲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训练的氛围,通过比赛、模拟演示等来提高学生导游技巧和服务意识的提高。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培养其大胆、心细、主动、热情的性格及口语表达、灵活应变、开展创造性服务工作以及“察言观色”等各种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形式,同时结合开展学校的文艺、体育等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总之,只有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学生做到“用勤奋努力学本领,凭真才实学干工作,以扎实工作求发展。”这样就不愁我们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不能立足社会,这样就不愁我们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不能服务与社会、服务与游客,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