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历史遗迹和古都风貌是历史留给我们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既要彰显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要展示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既要改善旧城居民的人居环境,又要促进旧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城市规划与历史文物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见解。
摘要:城市规划城市风貌规划 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1、城市风貌规划
一座城市的风貌特色承载着文化流传和人民精神归宿的重要使命,城市风貌的非物质风貌要素就是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每个城市由于其地域、气候、风俗、人群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空间肌理和建筑风格;同时,城市风貌中也蕴涵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如多元融合的文化包容性、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融于骨血的经商理念等等,这些都是塑造城市个性的关键要素。开展城市风貌规划,必须加强对这些非物质风貌要素的分析、研究,通过概括、提炼使之抽象成地方性的风貌符号或图案,以展现城市别具一格的魅力与风情。
1.2不同层面风貌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城市构成要素的归纳分析,考虑各种外在影响因素,结合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构筑城市风貌的总体格局,建立结构合理、特色浓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的规划体系。为突出面向管理的需要,规划体系做到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和微观指引,分三个层次实现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因此,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体系应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城市总体定位、城市风貌系统与分区指引、风貌要素控制与重点地区建设导引,它们分别对应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1.2突出城市的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道路风貌系统、绿化景观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街廓界面系统、视觉走廊与眺望系统、城市标识标志系统、城市色彩系统等方面内容。而现实中,每个城市面对的风貌问题必然因其地域环境、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政策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有必要倡导问题导向型的城市风貌规划,在详尽的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内容,切实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风貌问题。
1.3提高管理部门的可操作性
作为一类应用型规划,城市风貌规划的成果应能直接指导城市的建设管理活动,因此,可借鉴国外城市设计导则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地块尺度的风貌控制图则,运用图则来指导具体实践。风貌控制图则包含了基于二维、三维视角的风貌现状分析、风貌改造示意、风貌控制细则(文字或表格)等内容。由于引入了对比分析、三维景观模拟等设计手法,风貌要素的现状问题、风貌改造的具体措施、风貌调整前后的视觉景观效果等都可从图则上一目了然,从而使图纸内容更易被理解,也可使规划管理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裁量标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绩效。
2、城市规划与历史风貌保护并行不悖
城市发展必然对规划范围内的遗址产生影响。
遗址是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遗址是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历史原因形成并遗留至今的古代的、民族的东西,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文物保护法律所保护的对象。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化区范围内的遗址等历史古迹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格格不入,因而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就不可避免的会对遗址及遗址赖以存在的历史、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1良好的古城风貌保护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硬件
作为世界知名的古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排斥对历史传统的保护,保护不是“保守”、“落后”,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其自身历史的再认识、再肯定,应是21世纪社会文明的客观体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若不建立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就很难持续地发展。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曾这样讲过,“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机,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一座城市的特色不是通过现代化高楼大厦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从城市诞生的那一天起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通过厚重的历史演变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存来彰显其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古城风貌是城市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应把它视作上天赐予的无价之宝,其社会价值不但不随岁月而逝,反如醇酒,历久弥香,社会越现代化,其价值越大。
2.2城市现代化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历史风貌的保护
现代城市正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其主旨是提高效率与舒适度,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等。
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同样需要振兴历史建筑的功能,使之适应现代化的使用需求;同样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在保留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同时,也更需要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同样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城市发展了,保护才更有意义;社会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为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对城市的历史环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需求。总之,现代化发展可以为旧城保护提供更好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更好地促进保护工作的进行。
2.3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
城市的今天是长期历史沉积形成的,是一个传承变迁乃至创造的过程。城市现状只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片段,所以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打破或推倒原有固化的遗址遗迹及其环境风貌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例所证明。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等都是如此,它们都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結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而,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中遗址等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牵涉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文化赖以存在的根源。
2.4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可借助于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相得益彰。
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控制等措施。制定并实施城市规划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即就是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当然,规划手段并不仅指对象城市的物质形态,比如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整体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方面,而且也可涉及城市文化的精神方面。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需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3、总结
总之,合理的城市规划就是要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使城市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之与自然资源环境达到最佳配置。城市发展是一项既有创新,又要保留历史元素的系统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既要注重物质形态,也要重视城市文化传承。片面追求城市现代化破坏历史遗址文化的现象,必将使城市发展更加趋同于单调。因此,在城市规划方式上,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和思路,寻求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Z].2003-08.
2、卢世生.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12.
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摘要:城市规划城市风貌规划 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1、城市风貌规划
一座城市的风貌特色承载着文化流传和人民精神归宿的重要使命,城市风貌的非物质风貌要素就是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每个城市由于其地域、气候、风俗、人群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空间肌理和建筑风格;同时,城市风貌中也蕴涵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如多元融合的文化包容性、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融于骨血的经商理念等等,这些都是塑造城市个性的关键要素。开展城市风貌规划,必须加强对这些非物质风貌要素的分析、研究,通过概括、提炼使之抽象成地方性的风貌符号或图案,以展现城市别具一格的魅力与风情。
1.2不同层面风貌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城市构成要素的归纳分析,考虑各种外在影响因素,结合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构筑城市风貌的总体格局,建立结构合理、特色浓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的规划体系。为突出面向管理的需要,规划体系做到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和微观指引,分三个层次实现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因此,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体系应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城市总体定位、城市风貌系统与分区指引、风貌要素控制与重点地区建设导引,它们分别对应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1.2突出城市的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道路风貌系统、绿化景观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街廓界面系统、视觉走廊与眺望系统、城市标识标志系统、城市色彩系统等方面内容。而现实中,每个城市面对的风貌问题必然因其地域环境、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政策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有必要倡导问题导向型的城市风貌规划,在详尽的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内容,切实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风貌问题。
1.3提高管理部门的可操作性
作为一类应用型规划,城市风貌规划的成果应能直接指导城市的建设管理活动,因此,可借鉴国外城市设计导则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地块尺度的风貌控制图则,运用图则来指导具体实践。风貌控制图则包含了基于二维、三维视角的风貌现状分析、风貌改造示意、风貌控制细则(文字或表格)等内容。由于引入了对比分析、三维景观模拟等设计手法,风貌要素的现状问题、风貌改造的具体措施、风貌调整前后的视觉景观效果等都可从图则上一目了然,从而使图纸内容更易被理解,也可使规划管理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裁量标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绩效。
2、城市规划与历史风貌保护并行不悖
城市发展必然对规划范围内的遗址产生影响。
遗址是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遗址是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历史原因形成并遗留至今的古代的、民族的东西,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文物保护法律所保护的对象。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化区范围内的遗址等历史古迹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格格不入,因而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就不可避免的会对遗址及遗址赖以存在的历史、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1良好的古城风貌保护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硬件
作为世界知名的古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排斥对历史传统的保护,保护不是“保守”、“落后”,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其自身历史的再认识、再肯定,应是21世纪社会文明的客观体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若不建立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就很难持续地发展。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曾这样讲过,“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机,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一座城市的特色不是通过现代化高楼大厦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从城市诞生的那一天起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通过厚重的历史演变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存来彰显其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古城风貌是城市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应把它视作上天赐予的无价之宝,其社会价值不但不随岁月而逝,反如醇酒,历久弥香,社会越现代化,其价值越大。
2.2城市现代化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历史风貌的保护
现代城市正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其主旨是提高效率与舒适度,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等。
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同样需要振兴历史建筑的功能,使之适应现代化的使用需求;同样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在保留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同时,也更需要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同样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城市发展了,保护才更有意义;社会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为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对城市的历史环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需求。总之,现代化发展可以为旧城保护提供更好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更好地促进保护工作的进行。
2.3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
城市的今天是长期历史沉积形成的,是一个传承变迁乃至创造的过程。城市现状只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片段,所以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打破或推倒原有固化的遗址遗迹及其环境风貌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例所证明。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等都是如此,它们都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結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而,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中遗址等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牵涉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文化赖以存在的根源。
2.4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可借助于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相得益彰。
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控制等措施。制定并实施城市规划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即就是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当然,规划手段并不仅指对象城市的物质形态,比如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整体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方面,而且也可涉及城市文化的精神方面。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需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3、总结
总之,合理的城市规划就是要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使城市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之与自然资源环境达到最佳配置。城市发展是一项既有创新,又要保留历史元素的系统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既要注重物质形态,也要重视城市文化传承。片面追求城市现代化破坏历史遗址文化的现象,必将使城市发展更加趋同于单调。因此,在城市规划方式上,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和思路,寻求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Z].2003-08.
2、卢世生.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12.
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