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忘记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过《吴宓日记·续篇》第一、二册(主要记录五十年代的生活),心中不禁枉自揣测起来,倘若没有吴学昭女士在耄耋之年的全力以赴及其个人的影响和地位,我是否有幸能够如此真切地、近距离地接近吴宓先生建国后的凄凉人生?谁都知道,那是一段尘封的岁月;因此谁都不能否认,吴宓在日记中记下的点点滴滴,将是年轻一辈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最好的窗口。
  捧读《吴宓日记》,脑海中不由得浮想起温源宁先生当年对吴宓肖像的精彩描绘,尽管当时及以后吴宓都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但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却是那么的恰当贴切:“吴宓先生,举世无双,见过一面,永生难忘。……吴先生的相貌却价值连城,怪异得就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形状像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瘦削的躯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他永远昂首挺胸,脊背竖得笔直,好像是副切割模具。吴先生看上去仿佛就是尊严的本身。”
  可以说,温源宁不是个擅长文字的人,留给世人的也仅就这些人物速写,却没想到他捕捉得如此到位。当年的那些人物小传写于1934年,他与吴宓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共事过几年,然而仅凭他这几年对吴宓的了解,就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由此也可看出吴宓先生当年是多么的特立独行。
  但几十年的风云动荡,也许除了容貌之外,对他那副赤子之心并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那么善良,那么耿直,那么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心灵的家园,一如既往地播撒他的爱心和热情。
  且看这段文字:
  
  命开桂领到西师1955年九月份宓薪一百七十七点五元,又兰薪三十五点八八元;扣除电费零点五三元,房租一点三九元,宓、兰实共领得二百一十一点零六元。当即分配如下,还债二十二元……爱国储蓄十六元,汇助亲友八十三元,连邮汇费共八十五元。兰城中医药、房膳、零用共六十元,陈嫂洗衣一点五元,宓工会会费一点七五元。更预算宓与开桂全月膳食约二十元,所余只五六元,不足宓进城宴聚亲友之用费,本月仍需举债矣!
  
  这封信中的“兰”,指邹兰芳,吴宓再婚妻子,后病亡。“开桂”,邹兰芳侄子,寄居吴宓家。
  《吴宓日记》里类似的记载很多。在随后的10月25日日记中,除了上述相同项目外,“汇助各方亲友一百一十元”。在当时与普通民众的水平比较看来,吴宓的薪水不低,但将近一半被他用来资助亲友。包括他的好友吴芳吉的遗孤,他几十年如一日慷慨解囊,即便他们已长大成人,更不用说邹兰芳的嫂侄(她的几位哥哥在三反、五反中全被处死)等,都要仰赖吴宓。对于处在困窘中的同事友人,吴宓也是常常施以援手。这样的善举,在他的日记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从清华学堂和吴芳吉同学开始,屈指数来,已有四十多个年头了,吴宓一直没有忘记资助。再看今天,在那些资助贫困学生的名单里,有几个教授们的身影?这可以看出吴宓当年对传统文化中道德操守价值观念的坚守,那也是他的美国导师白璧德先生一再警告过的,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不能以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代价。但历史的悲剧性就在于,这代价付得极其沉重。
  记日记,对于吴宓的后半生,已经是唯一的精神寄托,只有在日记里他才能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建国后的许多问题,吴宓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是和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的主张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出他对自己的信念那份执著:
  
  至于□□□□之全部理想及办法,根本错误,盖务争杀劫夺而不行仁义道德。又不事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使中国之民皆自愿为之效死,而劳扰之、束缚之、困迫之、训责之、操练之、整齐之、改造之,至于过急过甚。此实违背治道之大本,尤不合中国之民性。
  
  类似的言论还有:
  
  即所谓最上最尊之工农兵,其工作皆极紧张,其生活乃极严肃,其心情乃极烦苦,特相互竞赛、相互监视,随众依式,莫敢自陈而已。此额外,党员非党员,全国千万之学生各界职员,皆以劳苦过度,营养休息不足,而成痼疾或致夭亡,即其不病不死之男女老少,亦皆学得残虐斗杀之心情,愤戾骄横之姿态,瞋目切齿,闭唇握拳,而中国数千年温厚祥和之风,优游暇豫之容,从此永绝矣。
  
  面对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吴宓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那温和敦厚的“仁义道德”。然而人性的不断完善,终究是永恒的一个课题,这也是吴宓对西方的古希腊文化、基督教、佛教和中国的儒家文化综合思考后的结论。因此,他无法接受一个“无文化、无礼教、无感情、无历史、无宗教信仰”的社会,但现实却是一片打杀之声,他不能不有一种隐隐的预感——“服之不衷,大乱之象征耳”。十年之后,吴宓的预感不幸成为现实。
  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说过,“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那个最孤独的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掀开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不幸命运最初的页码,一部分在改造中洗心革面,一部分在运动中走向了终结。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才迎来了知识分子的春天。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正如温源宁说过的——“瘦削的躯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就是这副铮铮铁骨,让他在全国一片叫好声里,孤独地坚守着他的文化理想和独立人格。针对再度提出的汉字字母化的叫嚷,吴宓明确阐明:“中文重形西文重声。中文入于目而止于心,西文出于口而纳于耳。中文近图画,西文近音乐。……故在中国,几百年学术思想更不能脱离文字书籍。”如果没有中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没有一个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操守,在那样一个岁月里,他怎么可能坚持下来?他也印证了陈寅恪的那句话“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当年王国维投湖身亡留下遗书指定陈寅恪、吴宓来处理他的后事,看来也是别有深意。
  关于吴宓、陈寅恪等人的学术研究,一阵喧嚣之后,归于了沉寂。说实话,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吴宓不是一个适合的研究对象,他除了留下几十本日记之外,鲜有著述,生前仅有《吴宓自编年谱》和《吴宓诗集》出版以及他主编的《学衡》。然而,在这个学术成果汗牛充栋、思想却一片荒芜的当下,以吴宓作为研究对象,人生的启迪要远远大于学术上的成就。温源宁还说过,吴宓总是把文学和道德混为一谈。换句话说,吴宓是把做学问和做人合二为一的。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是远比一个道貌岸然的学问家更可爱、更值得钦佩的。是吴宓,让人看到了什么是人格独立,什么是一种坚守。
  因此,不敢忘记。
  
  (《吴宓日记续编》,一、二册,三联书店2006年版)
其他文献
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本文就对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档案数字化
针对温针灸疗法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温针灸使用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器具,同时还分析了温针灸所对应的适应证.结合这些内容,探讨了温针灸的应用,内容有:温针灸在镇痛中的应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平蘧归道山。胡适正好由上海回到北平,第二天徐志摩在上海用快函致胡适,与胡协商梁的遗稿处理和《新月》出梁启超纪念专号事宜,徐很热情,想得也很圆满,但他未免太天真了。徐志摩甚至提到要到南京和政府要员蔡元培等人商量策划为梁启超举行“国府追悼会”。信中说:“快函谅到,梁先生竟已怛化,悲怆之意,如何可言。记程兄昨晚到平,已不及与先生临终一见,想亦惘辋。先生身后事,兄或可襄助一二
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不同的人类历史时期,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不同,面对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人的思维过程以及心理作用的不同,导致了人类所作出的应对举措的不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利用态度的不同,
我是班上较笨的人之一rn我多次到大学招聘,听到最典型的语言就是“某某去了哪个公司,他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听说深圳工资高,到某某公司比留在西安多赚2000元;去上海这个机会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活动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将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也成为了商家们的营销手段之一.其中,最具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
人们有时会缺乏理智,逻辑混乱,唯我独尊;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去爱他。如果你勤勉向上,有人会指责你别有用心,谋取私利;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勤勉向上。 People sometimes
期刊
目前,煤矿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缺乏从均量挂钩的角度去设计,滨湖煤矿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上,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及计算方法,使均量考核和企业经济效益相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