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邮递员的幸福生活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用名牌标榜幸福,有人开豪车寻找幸福,有人住豪宅依然留不住幸福……然而从见到郑小平的第一眼开始,他的幸福便深深感染了记者。
  5月31日早上7点30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来到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与浮躁的古镇。右手先天残疾的郑小平是镇邮政局的一名普通邮递员,然而他却做着健全人很难做到的事。24年来,郑小平的工作就是送信,风雨无阻,经他手的信件,无一漏发。24年里,郑小平没积下什么家当,却积下了厚厚的一摞表扬信,郑小平说,他最大的幸福就在这一摞表扬信里。
  在郑小平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桃渚镇的地图,几名邮递员每人负责投递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着,一目了然。郑小平的那块,不比别人的小。从青春年少到腰背微驼,他的漫漫投递行程已超过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8圈。
  唯一一次“请假”
  早上8点,天空飘着细雨,郑小平的一天开始了。他的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着一个大邮袋,被报纸挤得鼓鼓囊囊,每个都有十几斤重;他身上还背着一个邮包,里面是重要的商函信件。记者也骑上自行车,跟在他身后。
  从冬瓜山村出发,经过石柱下村、城里村、城外村,最后到车头村,送完信再返回邮局,一圈下来46公里。沿途见到的每个村民,都会热情地和郑小平打招呼;郑小平也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知道他们住在哪里。郑小平说,这是邮递员的基本功。
  城里村的吴华祝老人78岁了,退休17年来订的报纸一直是由郑小平送的。郑小平那一摞表扬信里,就有一封是老人写的:“17年来,不论风霜雨雪,小平都会把报纸准时送到。唯一一次例外,是前年他妻子出了车祸,他还特地打电话向我‘请假’。第二天,报纸又准时送来了。这样的邮递员,我没见过第二个。”
  老人还向记者说起一件村里人都知道的事。2008年8月,郑小平邮包里的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怎么也送不出去了,那个地址早就人去屋空,也没有联系电话,只知道收件人是杜桥中学毕业生黄官强。正值烈日当空,郑小平就在村里一户一户地敲门,走了一圈才有人告诉他,黄官强已经迁移到别的村子了,他又去那个村子一户一户询问,几乎“挖”遍整个村子,终于找到了这名考生。
  而在村民许海友的眼里,郑小平是个“给自己找麻烦”的人。“按理说,包裹得我们自己拿着单子去邮局取,郑小平怕我们麻烦,都是直接领了包裹送到家里,省得我们大老远跑一趟。这年头,人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像他这样主动给自己揽活的人太少了。”
  入行至今送出去了多少信件、报刊、包裹,郑小平早已不记得了,他只知道:东西只要进了自己的邮包,就一定要送到收信人手里。
  倔强的路边小草
  郑小平的同事说,“服务村民,做好一两年容易,24年,需要很强的韧劲。”郑小平说这和自己的性格有关,“我从小就倔犟得像路边的小草”。
  1966年,对于郑小平父母来说,喜中带忧——盼了很久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却是先天右手残疾。在感受父母关爱的同时,郑小平也承受着同龄孩子嘲笑的眼神,但回到家他从不哭诉委屈,只是缠着得空的父亲教他识字。从坐在桌旁寻找肩膀的平衡感,到用左手写出规规矩矩的1、2、3……这个倔犟的小孩不肯向不幸低头,他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郑小平小时候每件衣服的左袖口,都打上了厚厚的补丁。
  回忆起那段童年,郑小平没有觉得不堪回首,“我相信自己没有右手,父母比我更难受,所以我更感谢父母给了我健全的左手。”
  长大了做什么,是郑小平一直在想的问题。9岁时,他第一次看到邮递员送报到家里,眼睛一亮,“没右手,但我脚力好,送报纸应该没问题。”从那以后,他开始“暗恋”邮递员这份工作。
  1988年,邮政局招聘,郑小平顺利通过文化考试,成了一名乡村邮递员。那年,他22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郑小平特别珍惜自己这份活儿。
  一开始,郑小平主要负责桃渚山区的投递工作。山上有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人口分散,而且路途崎岖陡峭、杂草丛生,一趟来回要10多个小时。领导考虑到他的情况想重新安排岗位,可郑小平谢绝了。
  1998年,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山下,郑小平也随之调整了投递方式,逐渐从走路改为骑自行车。为了练好单手把握平衡,郑小平凭着坚韧的意志,每天骑完40多公里的路下班回家,还要将自行车载上四五十斤的重物在小路上来回练平衡,不知摔了多少回,才练就了如今的车技。“只要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什么都不觉得苦。”郑小平的笑容很温和。
  还有1万多元的欠债
  从上午8点到中午12点,记者一路感受着郑小平带给村民的温暖。到这家换个电灯泡,到那家修个电冰箱,郑小平的一只左手,不仅送信、送报,还承担着许多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太繁重的修理工作。“天天在村里转,谁生活困难,我比谁都清楚。”郑小平声音很低,“想想自己现在有稳定的工作、有完整的家,看到生活不如意的,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1997年的一天,郑小平在送信途中遇到了山上村的村民郑学通。那是一个50多岁的残疾人,独自一人生活。郑小平见到郑学通时,他低着头,长及肩膀的头发遮得看不见脸,双手撑着两条凳子走路,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当天一下班,郑小平就买了个理发器,第二天就为郑学通理了发。每天送信路过他家,郑小平总要和他聊聊天,帮他干些家务活,还时常给他带些日用品。就这样,郑小平照顾了郑学通整整12年,一直到郑学通去世。“我一点也不觉得照顾他是种负担,都是些几块钱的东西。每当想起郑学通红着眼对我说谢谢时,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郑小平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话,郑小平不会说,但他确确实实在这么做。
  桃渚镇几个村子里的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残疾人,都是郑小平的帮扶对象,对每个帮扶对象,他都做到有始有终。花了多少钱,郑小平从不计较。
  可实际上,几块钱对他来说并不是小钱。结婚前,他住的房子甚至安不起门窗,空着两个洞,“这样前后通透”,郑小平笑着说。14年前,为了娶妻,他借下了3.6万元的债务,至今还有1万多元没有还清。每天中午,他都是掐着算着买午饭,“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在今年转为正式工之前,郑小平每月的工资不到2000元,既要还债又要养家,但他很乐观:“只要踏踏实实干,很快就能还清了。”
  “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现在的房子虽然也挺简陋,但有门有窗,生活虽清苦,但家庭美满。”郑小平一再对记者说,“我很满足,没别的要求。我会一直做下去,沿着这条邮路一直走下去……”话语中,流露出的是淳朴的价值观。
  初夏的雨来去无常,记者跟着郑小平一路,阵雨也跟了我们一路。下雨时,郑小平会习惯性地护住邮包,“人淋湿没事,我天天骑车锻炼,身体好;报纸和信最怕水,绝不能让邮包湿了。”
  在村与村之际的路上,郑小平车速很快,微风撩起他空荡荡的右边衣袖,吹拂过他黝黑的脸,“我喜欢骑车时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就像自己在飞”。
  编辑:李雪 美编:黄浩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
其他文献
作者自荐:  恶劣的玩笑会产生恶劣的后果,可是生活中却不断有“恶作剧”发生。心灵中是应该设一道闸门的,别轻易打开,以免恶劣的念头跑出来。  《泡沫》中的少年们对恃强凌弱者的麻木,对弱者的轻蔑,对别人痛苦的视而不见,对他人生理缺陷的嘲笑,在生活中不是举目皆是吗?他们并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但是一个生命消失的后果却在戏谑的恶作剧中发生了。如此,那些年少的灵魂开始战栗和疼痛,并且,精神的创痕将伴随他们一生
5月16日中午11点半,上海,吴恒并没有如约而至。3个小时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才接到他的约见电话。挂了电话两分钟,记者又收到他的短信,让帮忙带午饭。  27岁的吴恒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近期,他创办的网站“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爆红于网络。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约谈了他。他能继续下去吗?很多人都在担心。  一见面,吴恒便解释说,因
2011年12月21日,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举行了“微电影”作品“青春感恩记”系列之《父亲》的首映礼。在众人的掌声中,一位素雅清丽的女性走上了舞台。她并不是这部作品的制作人和表演者,而是投资方之一——上海通用汽车市场营销部执行副总监兼雪佛兰市场营销部长任剑琼。    “我今天没有什么话要讲,把时间留给这部电影,而不要谈我们的品牌。我也是第一次观看,很期待。”简短的话语,让人们对眼前这位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逐渐喜欢上了爱尔兰组合西城男孩Westlife的这5个大男孩。他们的歌像是海底最深处的回声一样,从古老的时代一直回荡到恋人牵手的黄昏,有着最好的香云纱般的丝绸质地。  从听WL的歌开始,我就做着同一个梦,希望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和WL坐在海边肆意地歌唱,让声响穿透海风,划破海面。  每当做梦的瞬间,我就会想起《Missyou nights(想你的夜)》,听着听着便会在不经意间流泪,
无论愿不愿意,崔永元似乎已经和“实话实说”这四个字牢牢绑在了一起。提起他的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档曾经风靡荧屏的“脱口秀”式谈话节目。崔永元也循着这四个字找自己的性格及其根源:“或许,这也是我性格中最大的特点。”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自己这个性格可能来自父亲的遗传,更离不开母亲“粗放式”的教育。  “绝不能撒谎”的童年    1963年,崔永元出生于天津,是家里4个孩子中的老幺,上面有两个
众人在一起聊天,不知谁抛出一个话题: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如何?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我们无数次幻想过,我们记不清说过多少次“如果当年”怎样怎样。大家都以为,如果给人生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们会活得比现在要好得多。  A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才不会放弃留在北京的机会。如今在这个巴掌大的小县城里,觉得自己像井底之蛙。我最受不了有些人说“小城市里的人幸福指数高”,分明是夜郎自大嘛!如果当年留在北京
如果说,周立波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周太太胡洁的工作时间一定不会是11个小时59分钟,因为,无论周立波是录制节目还是中场休息,她一定会全程陪护。  4月12日下午3点,在周立波赶去录节目的途中,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截”住了胡洁。她很简短地向丈夫“告了假”,并在他的休息室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让我的生活变得简单”    记者面前的胡洁,一头短发,黑白花雪纺上衣搭配纯黑直筒裤。成为周太太后,她
忙忙碌碌中,2013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精彩的赛事永远不会停摆,但是过去的一年留给我的足球记忆却还是那么深刻,仿如昨日。  作为一名电视不离球赛,电脑不离FIFA,假期外出踢球,周中必追欧冠,熬夜基本通宵的广州仔,每逢周末到天河体育中心助威当然是我的专项活动。除了以本地球迷的身份死忠广州恒大之外,四大联赛都有我非常喜爱的球队。这一年,好多球事都感触颇深。  回想起去年初,一次户外踢球时的受伤让我远
井底的月亮    母亲骨折住进医院这么大的事.他们当时却统一口径瞒着我。第二天,终于打通了弟弟的手机,他用特别轻松的语气对我说:“昨天家里人都去姥姥家了,所以家里电话才没人接,大家都好,你要安心比赛。”我悬着的心这才算彻底放下来。  1000米的1/4决赛中,队友冯凯遭淘汰,决赛中我只得孤军作战。还剩最后半圈,眼看机会来了,我从外道加速超越,就在这时,身旁的美国选手见状突然挡住了我的路线,我俩撞在
6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全程参与了为期两天的峰会报道,最深的感受之一是峰会上看似不明显却又无所不在的“中国元素”。 峰会的举行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到来,让这个位于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滨小城也添了点“中国味儿”。  机场出口遇到“奥运会”  “你好吗?”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圣?何塞国际机场出口处,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忽然听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