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省第一产业增速目前较低,应该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研究河北省第一产业发展。对河北省11个市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建设项目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产量和非农业就业人员都与第一产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从而提出对河北省第一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河北;第一产业;投资;机械动力;剩余劳动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54
1 引 言
2016年2月9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近五年的发展规划,要求打赢河北省脱贫攻坚战。但河北省还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相比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最低的。河北省拥有发展第一产业的绝对资源优势,“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园区建设。所以利用“十三五”规划倡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契机,探索出一条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新出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焦晓松(2010)指出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是还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契机下,河北省的农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胡月梅(2011)指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等是农业产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张海洋(2016)在对长治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衡量科技投入的指标。发现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科技投入成正比、与务农人数成反比。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設定
本论文采取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搜集到的是2007—2013年河北省11个市与第一产业发展有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使用的是Stata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论文实证研究提出的假设是:第一产业建设项目投资(单位: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万千瓦)、粮食产量(单位:万吨)与第一产业产值(单位:亿元)呈正相关的关系,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单位:万人)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我们的实证模型是公式(1),变量描述见表1。
2.3 实证结果分析
从Hausman检验结果来看,统计量χ2的值为29.13,P值为0.000。所以我们拒绝原假设,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单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的t检验、F检验全部通过,并且解释变量系数的正负以及显著性基本一致,我们选择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四个解释变量全部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第一产业投资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就增加0.095%;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1.389%;粮食产量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554%;非农业就业人口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317%。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与第一产业产值呈正相关,主要因为随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河北省的农业发展正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所以农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减少。另外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第一产业产值增加起到巨大的乘数效应。
3 政策建议
以下是有关河北省利用“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发展第一产业的几点建议:首先,利用京津冀地区高校和京津地区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的引进。河北省政府应鼓励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可以采取试点基地和绩效公开的方式推广农业产业化;其次,发展农业对于京津来说沉没成本太高,河北省应向京津地区进行农业投资招标,让河北农业进入更大的市场;再次,应该培养河北省各地区的主要的品牌农产品,达到各地区的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量;最后,河北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农村剩余人口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发展的有效劳动比率。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鼓励其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整体规模的扩大。“两会”和“十三五”规划表明,河北省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政府的有利政策,从京津地区获取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农业发展推动力,利用自己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基础产业。
参考文献:
[1]石冬梅,佟磊.京津冀农业生产经营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6(1):9-12.
[2]马永耀,刘敏华,扈红英.转变河北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和对策[J].农业经济,2014(2):41-42.
[3]李勇洲.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31,55.
[关键词]河北;第一产业;投资;机械动力;剩余劳动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54
1 引 言
2016年2月9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近五年的发展规划,要求打赢河北省脱贫攻坚战。但河北省还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相比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最低的。河北省拥有发展第一产业的绝对资源优势,“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园区建设。所以利用“十三五”规划倡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契机,探索出一条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新出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焦晓松(2010)指出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是还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契机下,河北省的农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胡月梅(2011)指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等是农业产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张海洋(2016)在对长治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衡量科技投入的指标。发现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科技投入成正比、与务农人数成反比。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設定
本论文采取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搜集到的是2007—2013年河北省11个市与第一产业发展有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使用的是Stata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论文实证研究提出的假设是:第一产业建设项目投资(单位: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万千瓦)、粮食产量(单位:万吨)与第一产业产值(单位:亿元)呈正相关的关系,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单位:万人)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我们的实证模型是公式(1),变量描述见表1。
2.3 实证结果分析
从Hausman检验结果来看,统计量χ2的值为29.13,P值为0.000。所以我们拒绝原假设,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单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的t检验、F检验全部通过,并且解释变量系数的正负以及显著性基本一致,我们选择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四个解释变量全部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第一产业投资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就增加0.095%;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1.389%;粮食产量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554%;非农业就业人口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317%。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与第一产业产值呈正相关,主要因为随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河北省的农业发展正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所以农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减少。另外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第一产业产值增加起到巨大的乘数效应。
3 政策建议
以下是有关河北省利用“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发展第一产业的几点建议:首先,利用京津冀地区高校和京津地区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的引进。河北省政府应鼓励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可以采取试点基地和绩效公开的方式推广农业产业化;其次,发展农业对于京津来说沉没成本太高,河北省应向京津地区进行农业投资招标,让河北农业进入更大的市场;再次,应该培养河北省各地区的主要的品牌农产品,达到各地区的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量;最后,河北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农村剩余人口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发展的有效劳动比率。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鼓励其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整体规模的扩大。“两会”和“十三五”规划表明,河北省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政府的有利政策,从京津地区获取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农业发展推动力,利用自己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基础产业。
参考文献:
[1]石冬梅,佟磊.京津冀农业生产经营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6(1):9-12.
[2]马永耀,刘敏华,扈红英.转变河北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和对策[J].农业经济,2014(2):41-42.
[3]李勇洲.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