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讲求高效,对学生的教学也更加注重以启发为主,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以“唱”为目标和方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和培养过程,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内容,丰富了音乐课堂,使他们在演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一、自主击拍——感受
音乐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感受。在感受里体会音乐的旋律,体味音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现今的很多音乐教学中,往往更多地注重各种模式,从识谱、唱谱到歌曲的自由演唱,每一个阶段都似乎有固定的模式要求,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使学生的音乐体味被束缚在狭窄的空间里,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如在教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这首作品学生们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而初中阶段,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能够唱出歌曲,更重要的是对歌曲的节拍、旋律、情感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这首歌曲的韵律,我在课堂上播放这首歌曲范唱的时候,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大家在听这首歌曲时,要用笔轻轻地击打节拍,跟着节奏,将每一节的节拍击打准确。”任务一出,学生们立刻准备好笔。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节拍的掌握不准确,击拍时容易造成混乱。对于这种现象,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击打节拍的要领,注意强弱规律。如“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和“大海啊大海”这两句,在击打节拍时,我就会对每个分拍都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并用心感受节拍的拍打技巧,对音乐的理解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自主击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音乐灵感。在学生进行击拍练习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对击拍有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轻声哼唱——体验
哼唱是对音乐旋律的一种模仿,哼唱是让学生能够伴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找到另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推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助力。学生轻声哼唱是近几年音乐教学中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练习和实践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每教一首新的歌曲,都会让学生模仿,跟随着音乐用简单的字母代替旋律轻声哼唱,从哼唱中找感觉,找寻不一样的音乐体味。
如在讲授《欢乐颂》这个单元时,为了锻炼学生们的体验能力,我选取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首歌《欢乐颂》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是一段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旋律。我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最近比较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的某一集的几分钟,请学生们听片中的旋律部分。播放完,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旋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欢乐颂》,这首歌曲的旋律很容易唱出,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我将这首歌曲再次进行播放,大家可以轻声哼唱体验。”在电视剧音乐作背景的导入下,学生们燃起了对这首歌曲的兴趣,当音乐响起时,大家都在用“la”或“wu”跟随着音乐轻声哼唱起来。“同学们在哼唱时,有怎样的感受?”我进一步对学生提问。“这首歌曲旋律很雄伟,节奏铿锵有力富有动感,乐句间相互衔接流畅,所以哼唱起来比较容易。”学生的感受就是他们对音乐的体验,通过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受,逐渐将他们的音乐韵律感培养出来,为下一步的填词和演唱做好准备。
音乐教学不仅要教学生音乐知识,更要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音乐,怎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音乐技能,能够在主观上产生能动性,为今后独立自主地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隐性提示——填词
填词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创新,很有难度。一首好的歌曲,对歌和曲的契合度要求比较高。词能给曲以真实意义上的解读,曲又能给词一种感受上的辅助,词与曲的相互配合,让歌曲真正变得有血有肉。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词曲的联系往往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教师的辅助下,学习才会真正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所学歌曲,我在课堂上会让学生击打节拍、哼唱曲调,闭上眼睛去感受,将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变成歌词填写出来。
如在教唱《龙的传人》这首歌时,由于这首歌的曲与词的配合感比较强,学生很容易能够通过旋律,对歌词进行填写。课堂上,我选择让学生聆听旋律,通过击打节拍,将歌词进行填写并朗读。“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长江。”当填第一句词时,学生就对于“它的”的词韵有疑问:“老师,我认为这个词的韵律较短,后面的‘的’填写上是否符合整体的感觉呢?因为有连音符号。”学生的疑问表明了他们在填词的时候,确实认真地去体味歌词与曲调的契合度了。而接下来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进行了提示:“这个词对应的谱子是几拍的?”“一拍半”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很好,那么下面再思考一下,还有半拍可不可以用‘的’轻声带过?”没几分钟,学生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神情:“老师,我懂了,这个韵律的节拍,我太模式化了,并没有进行灵活的掌握。”這些知识本应该由我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但讲解的效果毕竟不如学生自己的实践。通过这种隐性提示,让学生自己填词的方式,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更好地对歌词进行掌握,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会经常让学生大声朗读歌词以达到咬字吐字技巧的训练,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了解什么是歌唱的字正腔圆。咬字吐字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熟练的吐字咬字对于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隐性提示,填词。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的理解上会有所不同。无论怎样的理解,都离不开最根本的宗旨,就是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所成长,通过每节课的知识的传授,能够有所收获,这也是我们现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四、理性升华——唱谱
现在的教育,很多学科讲求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种升华。就音乐教学而言,这个升华是一种本质上的提升,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学习技能的提升,更是一种对音乐感受的培养。从接触、认识到最后的自由歌唱,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对音乐有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喜爱音乐、创作音乐。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唱谱环节,由于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在这个阶段里,我会让学生手中打着节拍,寻找着音乐的节奏,用自己掌握的歌词,自由地、完整地对歌曲进行演唱。
如在学习前文提到的《大海啊,故乡》时,在学生们对音乐的节拍准确地掌握后,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和歌词的掌握,我让学生们开始试着唱谱。开始学生们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缺乏唱谱子的意识,音准概念也不强。这时我便鼓励学生们用心来感受,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这首歌曲的感觉来用心歌唱。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逐渐地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在面对其他歌曲时,也能够从内心产生自主唱谱的意识。通过练习唱谱子,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歌曲“吃透”,对于旋律、节拍的掌握得心应手,面对其他歌曲谱子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而掌握,这就是一种对音乐的认识上的理性升华。要知道,所有的歌曲只有在唱准确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歌唱技巧的训练和对情感进行处理。
音乐无国界,音乐需要感觉。感觉是音乐的另一味良药,音乐是心灵深处的另一种表达。学习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也能够让学生逐渐磨练出温柔细腻的内在。音乐教学要放开枷锁,拓宽空间,给学生机会进行遨游和飞扬,充分展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情感。循序渐进,“唱”出音乐好课堂,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及提高音乐审美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
一、自主击拍——感受
音乐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感受。在感受里体会音乐的旋律,体味音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现今的很多音乐教学中,往往更多地注重各种模式,从识谱、唱谱到歌曲的自由演唱,每一个阶段都似乎有固定的模式要求,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使学生的音乐体味被束缚在狭窄的空间里,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如在教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这首作品学生们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而初中阶段,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能够唱出歌曲,更重要的是对歌曲的节拍、旋律、情感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这首歌曲的韵律,我在课堂上播放这首歌曲范唱的时候,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任务:“大家在听这首歌曲时,要用笔轻轻地击打节拍,跟着节奏,将每一节的节拍击打准确。”任务一出,学生们立刻准备好笔。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节拍的掌握不准确,击拍时容易造成混乱。对于这种现象,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击打节拍的要领,注意强弱规律。如“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和“大海啊大海”这两句,在击打节拍时,我就会对每个分拍都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并用心感受节拍的拍打技巧,对音乐的理解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自主击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音乐灵感。在学生进行击拍练习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对击拍有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轻声哼唱——体验
哼唱是对音乐旋律的一种模仿,哼唱是让学生能够伴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找到另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推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助力。学生轻声哼唱是近几年音乐教学中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练习和实践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每教一首新的歌曲,都会让学生模仿,跟随着音乐用简单的字母代替旋律轻声哼唱,从哼唱中找感觉,找寻不一样的音乐体味。
如在讲授《欢乐颂》这个单元时,为了锻炼学生们的体验能力,我选取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首歌《欢乐颂》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是一段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旋律。我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最近比较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的某一集的几分钟,请学生们听片中的旋律部分。播放完,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旋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欢乐颂》,这首歌曲的旋律很容易唱出,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我将这首歌曲再次进行播放,大家可以轻声哼唱体验。”在电视剧音乐作背景的导入下,学生们燃起了对这首歌曲的兴趣,当音乐响起时,大家都在用“la”或“wu”跟随着音乐轻声哼唱起来。“同学们在哼唱时,有怎样的感受?”我进一步对学生提问。“这首歌曲旋律很雄伟,节奏铿锵有力富有动感,乐句间相互衔接流畅,所以哼唱起来比较容易。”学生的感受就是他们对音乐的体验,通过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受,逐渐将他们的音乐韵律感培养出来,为下一步的填词和演唱做好准备。
音乐教学不仅要教学生音乐知识,更要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音乐,怎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音乐技能,能够在主观上产生能动性,为今后独立自主地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隐性提示——填词
填词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创新,很有难度。一首好的歌曲,对歌和曲的契合度要求比较高。词能给曲以真实意义上的解读,曲又能给词一种感受上的辅助,词与曲的相互配合,让歌曲真正变得有血有肉。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词曲的联系往往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教师的辅助下,学习才会真正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所学歌曲,我在课堂上会让学生击打节拍、哼唱曲调,闭上眼睛去感受,将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变成歌词填写出来。
如在教唱《龙的传人》这首歌时,由于这首歌的曲与词的配合感比较强,学生很容易能够通过旋律,对歌词进行填写。课堂上,我选择让学生聆听旋律,通过击打节拍,将歌词进行填写并朗读。“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长江。”当填第一句词时,学生就对于“它的”的词韵有疑问:“老师,我认为这个词的韵律较短,后面的‘的’填写上是否符合整体的感觉呢?因为有连音符号。”学生的疑问表明了他们在填词的时候,确实认真地去体味歌词与曲调的契合度了。而接下来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进行了提示:“这个词对应的谱子是几拍的?”“一拍半”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很好,那么下面再思考一下,还有半拍可不可以用‘的’轻声带过?”没几分钟,学生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神情:“老师,我懂了,这个韵律的节拍,我太模式化了,并没有进行灵活的掌握。”這些知识本应该由我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但讲解的效果毕竟不如学生自己的实践。通过这种隐性提示,让学生自己填词的方式,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更好地对歌词进行掌握,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会经常让学生大声朗读歌词以达到咬字吐字技巧的训练,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了解什么是歌唱的字正腔圆。咬字吐字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熟练的吐字咬字对于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隐性提示,填词。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的理解上会有所不同。无论怎样的理解,都离不开最根本的宗旨,就是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所成长,通过每节课的知识的传授,能够有所收获,这也是我们现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四、理性升华——唱谱
现在的教育,很多学科讲求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种升华。就音乐教学而言,这个升华是一种本质上的提升,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学习技能的提升,更是一种对音乐感受的培养。从接触、认识到最后的自由歌唱,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对音乐有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喜爱音乐、创作音乐。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唱谱环节,由于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在这个阶段里,我会让学生手中打着节拍,寻找着音乐的节奏,用自己掌握的歌词,自由地、完整地对歌曲进行演唱。
如在学习前文提到的《大海啊,故乡》时,在学生们对音乐的节拍准确地掌握后,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和歌词的掌握,我让学生们开始试着唱谱。开始学生们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缺乏唱谱子的意识,音准概念也不强。这时我便鼓励学生们用心来感受,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这首歌曲的感觉来用心歌唱。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逐渐地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在面对其他歌曲时,也能够从内心产生自主唱谱的意识。通过练习唱谱子,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歌曲“吃透”,对于旋律、节拍的掌握得心应手,面对其他歌曲谱子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而掌握,这就是一种对音乐的认识上的理性升华。要知道,所有的歌曲只有在唱准确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歌唱技巧的训练和对情感进行处理。
音乐无国界,音乐需要感觉。感觉是音乐的另一味良药,音乐是心灵深处的另一种表达。学习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也能够让学生逐渐磨练出温柔细腻的内在。音乐教学要放开枷锁,拓宽空间,给学生机会进行遨游和飞扬,充分展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情感。循序渐进,“唱”出音乐好课堂,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及提高音乐审美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