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牵引加中医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刺牵引加中医护理措施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65例,好转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刺牵引加中医护理措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因腰椎椎间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或软骨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患者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是康复科常见病种,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1]。近1年来,我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观察给予针刺牵引加中医护理措施治疗(LIDH)100例,并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100例对照组做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9.45±9.64),病程最短1天,最长8年,平均病程(15.36±7.53)月。对照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45±8.64);病程最短3天,最长7年,平均病程(19.15±7.54)月。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观察组L3∽L4突出6例,L4∽L5突出48例,L5∽S1突出46例(其中L3∽L4与L4∽L5椎间盘同时突出7例,L4∽L5与L5∽S1同时突出30例)。对照组L3∽L4突出9例,L4∽S5突出49例,L5 ∽S1突出42例(其中L3∽L4与L4∽L5椎间盘同时突出9例,L4∽L5与L5∽S1同时突出2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等方面相比经统计学检验,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⑴LIDH确诊患者;⑵神经受压体征,直腿台高试验≤50°;⑶CT或MRI表现与临床相符合,证实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0.8cm;自愿接受本治疗者。
1.4 除标准
⑴ 外伤性腰痛者;⑵腰椎结核、肿瘤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⑶不愿接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全部患者卧硬板床休息,下地后用腰围固定保护。⑴针刺治疗: 取 L3∽L5夹脊穴、肾俞、气海俞、腰部阿是穴、秩边、环跳。操作:3寸30号豪针直刺环跳穴,快速进针后用提插捻转手法至产生通电样感觉向患侧放射至小腿,其它穴取2寸30号豪针快速直刺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20分钟。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⑵腰椎牵引: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按腰椎牵引规格要求进行,力度以病人感觉腰部有牵引感,且能耐受,以痛麻减轻或消失最为适宜。每次牵引30分钟。牵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⑶中医护理措施 :①艾条温和灸肝俞、肾俞10分钟,每日1次;②手指点委中穴每日1次;③双侧环跳穴接电针,启用疏密波刺激2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④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穴位行走罐,以皮肤出现紫红为度,每日一次。所有中医护理措施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组合、增减,10次为1疗程。
1.5.2 对照组
仅进行针刺和腰椎牵引治疗,方法、疗程同观察组,但治疗后休息未进行中医护理措施辅助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2 治疗结果
经t检验,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是腰椎间盘内髓核周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水肿等压迫附近的神经,纤维环破裂的程度不同,髓核突出的大小、方向、移位的程度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2﹞.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及跌仆损伤导致气血淤滞,经络阻滞不通所致。针刺及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抑制局部血管通透性,从而有利于局部炎症、水肿的吸收,减轻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肾俞、气海俞乃脏腑精气聚集之处,针之辅以中医护理措施可调整脏腑气血。L3~L5夹脊、腰部阿是穴、秩边、环跳为病灶局部穴位或近处循经取穴,针对性强,得气后更为有效,诸穴配合可激发督脉、膀胱经、胆经之经气,经气通畅,通则不痛。中医护理措施能灸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减轻肌肉痉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使椎间隙增宽,减少腰椎间盘的内压,扩大椎管容量,减轻对神经根刺激或压迫的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都有作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简便易行、无创伤,经济实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1.
﹝2﹞朱雪飞,黄蒂娜。针刺不同组合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9,40(4):9-10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因腰椎椎间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或软骨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患者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是康复科常见病种,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1]。近1年来,我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观察给予针刺牵引加中医护理措施治疗(LIDH)100例,并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100例对照组做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9.45±9.64),病程最短1天,最长8年,平均病程(15.36±7.53)月。对照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45±8.64);病程最短3天,最长7年,平均病程(19.15±7.54)月。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观察组L3∽L4突出6例,L4∽L5突出48例,L5∽S1突出46例(其中L3∽L4与L4∽L5椎间盘同时突出7例,L4∽L5与L5∽S1同时突出30例)。对照组L3∽L4突出9例,L4∽S5突出49例,L5 ∽S1突出42例(其中L3∽L4与L4∽L5椎间盘同时突出9例,L4∽L5与L5∽S1同时突出2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等方面相比经统计学检验,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⑴LIDH确诊患者;⑵神经受压体征,直腿台高试验≤50°;⑶CT或MRI表现与临床相符合,证实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0.8cm;自愿接受本治疗者。
1.4 除标准
⑴ 外伤性腰痛者;⑵腰椎结核、肿瘤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⑶不愿接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全部患者卧硬板床休息,下地后用腰围固定保护。⑴针刺治疗: 取 L3∽L5夹脊穴、肾俞、气海俞、腰部阿是穴、秩边、环跳。操作:3寸30号豪针直刺环跳穴,快速进针后用提插捻转手法至产生通电样感觉向患侧放射至小腿,其它穴取2寸30号豪针快速直刺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20分钟。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⑵腰椎牵引: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按腰椎牵引规格要求进行,力度以病人感觉腰部有牵引感,且能耐受,以痛麻减轻或消失最为适宜。每次牵引30分钟。牵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⑶中医护理措施 :①艾条温和灸肝俞、肾俞10分钟,每日1次;②手指点委中穴每日1次;③双侧环跳穴接电针,启用疏密波刺激2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④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穴位行走罐,以皮肤出现紫红为度,每日一次。所有中医护理措施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组合、增减,10次为1疗程。
1.5.2 对照组
仅进行针刺和腰椎牵引治疗,方法、疗程同观察组,但治疗后休息未进行中医护理措施辅助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2 治疗结果
经t检验,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是腰椎间盘内髓核周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水肿等压迫附近的神经,纤维环破裂的程度不同,髓核突出的大小、方向、移位的程度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2﹞.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及跌仆损伤导致气血淤滞,经络阻滞不通所致。针刺及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抑制局部血管通透性,从而有利于局部炎症、水肿的吸收,减轻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肾俞、气海俞乃脏腑精气聚集之处,针之辅以中医护理措施可调整脏腑气血。L3~L5夹脊、腰部阿是穴、秩边、环跳为病灶局部穴位或近处循经取穴,针对性强,得气后更为有效,诸穴配合可激发督脉、膀胱经、胆经之经气,经气通畅,通则不痛。中医护理措施能灸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减轻肌肉痉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使椎间隙增宽,减少腰椎间盘的内压,扩大椎管容量,减轻对神经根刺激或压迫的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都有作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简便易行、无创伤,经济实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1.
﹝2﹞朱雪飞,黄蒂娜。针刺不同组合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9,4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