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钟祥第二中学,湖北省钟祥市431900
1 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性强的特点,继而替代于猜想、实验等一套特点鲜明、时代感强的物理教材,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无疑更符合中学生感性的认知友展规律。然而,基于课程逻辑顺序与学生知识认识的升华顺序,这种编排也必然使知识的呈现相对“散”——特别是综合性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过程。鉴于此,教师布置周密的教学活动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补偿环节。因此,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面临新的任务:将教材中相对零散的知识整体化和系统化,使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的认知过程,升华为获取知识的系统结构,融为完美的统一体。因此,我在新课标实施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新课标下的知识相对离散的实验教材,通过反复实践、探索出:在每一节、每一章教学结束时,以引导同学写章末小结为切入口,培养大家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2 小结的内容与形式:
为便于学生入手,开始时教师给出具体内容要求:(1)写出本章的知识脉络或画出知识框架图。(2)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3)每章精选10~15道典型例题来揭示本章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思想方法。要求学生针对所选题目,指出涉及本章那些知识点和思想方法及技能技巧,同时既要注意一题多解也要注意多题一解,并要写出解后心得、评论。(4)错例剖析不仅要求写出错因,还要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给出正确解答。(5)写出学习本章的体会,例如;难易程度、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等。这样,留给学生学习的发展空间,教师的工作就是把学生的发现能力加以提高、系统化、科学化。
3 教学进展的困难及对策
教学任务下达后,学生一开始不适应,知识脉络大多是抄参考书上的结论或定义、定律、公式,重难点多是抄写常用的定律、公式等。最难的是典型例题的选取,最初两章多数同学摘录课堂或课本上的例题。精选题目的“精”几乎无法体现,错例基本上是作业中的翻版,体会很少有人写,小结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克隆”作品较多,学生学法无法突破,常规教法面临挑战!
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批改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鼓励性、指导性评语,并从部分优秀的同学入手作方向性的指引,使大家逐步知道该怎么做及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并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期刊和书籍,扩大阅读量,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做有心人在学习过程中对典型的题目及时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
(2)在有些学有所得的地方写下自己的题记(心得体会)或评注。
(3)对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提倡先独立思考,实在想不出时再与其他同学讨论或问老师,但需有自己对问题的初步思考意见或指出思维障碍之处,搞懂后记下自己思维欠缺之处。
(4)要敢于用批评的观点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创新。如:给出自己更多更优的解法。
4 小结对教和学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同学逐步学会写章节小结,一些同学还改变了原来的学习方式,感到受益非浅。有一同学在一篇体会中写道:“在那段时间,我认真地看题,做题,然后在自己认为有典型意义的题旁作个记号并切实了解了这道题的经典何在。如:这种方法学习《欧姆定律》很管用,在写应用思想方法时,把同学一些精选例题归结在一起相互对照,既交流了学习方法,又减轻了学业负担,并且在一章内容整理完毕后,感到充实不少,因大量的概括和总结对自己的思想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和锻炼。由于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不小的提高。同时,小结对以后的复习也很有价值”。另一同学说:在梳理知识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善清晰准确的理解,有效的消除了记忆的遗忘,为了找到有价值的例题不知做了多少题,这最能反映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在书上看到的或自己在解题中得到的经验都记在小结本上,这道题的难点怎么突破,那道题的错因在哪儿,事事、时时留心,有力地促进了我平时的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使我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了我学习物理的兴趣。我的学习思想由我作主。总之,在写小结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去归纳总结,把那么多的定义定律变成几句经典的话。这也是对我们综合素质的培养。
5 小结对教和学的意义
5.1使零散的知识逐渐整体化、系统化
学生随着一系列化的学习过程,则使教材中出现的探究的零散的知识逐渐连为一体,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该学习方法与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结构形式相匹配,可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从现实中不系统的过渡到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实现教材最终目标。
5.2使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为了完成这一的学习任务,同学们要参考许多资料,选题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复习温故、加深理解、探索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环节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有帮助,当他们对某一问题进行联想而又有新的发现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3使同学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变课堂上学生“听“为带有目的性的学生自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必须从课堂开始获取第一手资料。一些平时只“坐”不“做”的同学开始动笔作适当的记录或练习,课堂上讨论和提问的人越来越多,许多 同学课后能主动找到与课堂教学同步的问题来学。
5.4使同学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尽管写小结有前面的要求,但也给了学生很大自由发挥的余地,有人把一章知识按知识点、思想方法等分类,有人按自然段来写,少数学生对小题目的、解题后的评论写的很到位、有的人版面安排很漂亮,关键点、注意点用不同的彩笔书写或勾画出来,便于复习或以后查阅,等等,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5.5使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要求学生把书由厚变薄,对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要求较高,要把分散在一章中的定义、定律、公式、重要的结论运用树图或表格有机地结合组织起来,可以看出学生对一章内容的宏观理解程度;由薄变厚的过程,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解答以及选题目的和解题后评论,要能反映一章的全貌,或在某些地方有所创新,就要在课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研究,无形之中就能使学生的研究型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还培养了总结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是对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些学习认真的同学在写小结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学习、研讨,查找资料去解决问题,具备了研究性的学习特征。
1 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性强的特点,继而替代于猜想、实验等一套特点鲜明、时代感强的物理教材,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无疑更符合中学生感性的认知友展规律。然而,基于课程逻辑顺序与学生知识认识的升华顺序,这种编排也必然使知识的呈现相对“散”——特别是综合性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过程。鉴于此,教师布置周密的教学活动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补偿环节。因此,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面临新的任务:将教材中相对零散的知识整体化和系统化,使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的认知过程,升华为获取知识的系统结构,融为完美的统一体。因此,我在新课标实施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新课标下的知识相对离散的实验教材,通过反复实践、探索出:在每一节、每一章教学结束时,以引导同学写章末小结为切入口,培养大家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2 小结的内容与形式:
为便于学生入手,开始时教师给出具体内容要求:(1)写出本章的知识脉络或画出知识框架图。(2)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3)每章精选10~15道典型例题来揭示本章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思想方法。要求学生针对所选题目,指出涉及本章那些知识点和思想方法及技能技巧,同时既要注意一题多解也要注意多题一解,并要写出解后心得、评论。(4)错例剖析不仅要求写出错因,还要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给出正确解答。(5)写出学习本章的体会,例如;难易程度、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等。这样,留给学生学习的发展空间,教师的工作就是把学生的发现能力加以提高、系统化、科学化。
3 教学进展的困难及对策
教学任务下达后,学生一开始不适应,知识脉络大多是抄参考书上的结论或定义、定律、公式,重难点多是抄写常用的定律、公式等。最难的是典型例题的选取,最初两章多数同学摘录课堂或课本上的例题。精选题目的“精”几乎无法体现,错例基本上是作业中的翻版,体会很少有人写,小结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克隆”作品较多,学生学法无法突破,常规教法面临挑战!
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批改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鼓励性、指导性评语,并从部分优秀的同学入手作方向性的指引,使大家逐步知道该怎么做及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并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期刊和书籍,扩大阅读量,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做有心人在学习过程中对典型的题目及时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
(2)在有些学有所得的地方写下自己的题记(心得体会)或评注。
(3)对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提倡先独立思考,实在想不出时再与其他同学讨论或问老师,但需有自己对问题的初步思考意见或指出思维障碍之处,搞懂后记下自己思维欠缺之处。
(4)要敢于用批评的观点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创新。如:给出自己更多更优的解法。
4 小结对教和学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同学逐步学会写章节小结,一些同学还改变了原来的学习方式,感到受益非浅。有一同学在一篇体会中写道:“在那段时间,我认真地看题,做题,然后在自己认为有典型意义的题旁作个记号并切实了解了这道题的经典何在。如:这种方法学习《欧姆定律》很管用,在写应用思想方法时,把同学一些精选例题归结在一起相互对照,既交流了学习方法,又减轻了学业负担,并且在一章内容整理完毕后,感到充实不少,因大量的概括和总结对自己的思想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和锻炼。由于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不小的提高。同时,小结对以后的复习也很有价值”。另一同学说:在梳理知识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善清晰准确的理解,有效的消除了记忆的遗忘,为了找到有价值的例题不知做了多少题,这最能反映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在书上看到的或自己在解题中得到的经验都记在小结本上,这道题的难点怎么突破,那道题的错因在哪儿,事事、时时留心,有力地促进了我平时的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使我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了我学习物理的兴趣。我的学习思想由我作主。总之,在写小结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去归纳总结,把那么多的定义定律变成几句经典的话。这也是对我们综合素质的培养。
5 小结对教和学的意义
5.1使零散的知识逐渐整体化、系统化
学生随着一系列化的学习过程,则使教材中出现的探究的零散的知识逐渐连为一体,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该学习方法与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结构形式相匹配,可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从现实中不系统的过渡到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实现教材最终目标。
5.2使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为了完成这一的学习任务,同学们要参考许多资料,选题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复习温故、加深理解、探索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环节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有帮助,当他们对某一问题进行联想而又有新的发现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3使同学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变课堂上学生“听“为带有目的性的学生自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必须从课堂开始获取第一手资料。一些平时只“坐”不“做”的同学开始动笔作适当的记录或练习,课堂上讨论和提问的人越来越多,许多 同学课后能主动找到与课堂教学同步的问题来学。
5.4使同学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尽管写小结有前面的要求,但也给了学生很大自由发挥的余地,有人把一章知识按知识点、思想方法等分类,有人按自然段来写,少数学生对小题目的、解题后的评论写的很到位、有的人版面安排很漂亮,关键点、注意点用不同的彩笔书写或勾画出来,便于复习或以后查阅,等等,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5.5使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要求学生把书由厚变薄,对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要求较高,要把分散在一章中的定义、定律、公式、重要的结论运用树图或表格有机地结合组织起来,可以看出学生对一章内容的宏观理解程度;由薄变厚的过程,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解答以及选题目的和解题后评论,要能反映一章的全貌,或在某些地方有所创新,就要在课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研究,无形之中就能使学生的研究型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还培养了总结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是对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些学习认真的同学在写小结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学习、研讨,查找资料去解决问题,具备了研究性的学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