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当下乡村战略转型的新机遇。然而部分乡村建筑保护意识淡薄,一些有着历史记忆和价值的建筑损毁较为严重。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在对安化县黄花溪村现有建筑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顺应地形,保护肌理、复原建筑,功能再生、改建闲置,再创活力等建筑改造修复策略,并为其他县区建筑保护与修复提供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建筑修复;黄花溪村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3-00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乡差距逐渐增加,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为缓解这一社会现状,转变我国当前经济结构,释放乡村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些乡村迫切寻求发展,但没有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与内涵,已建筑完成的建筑与本村建筑风貌不符。乡村的无序更新破坏了乡村质朴、乡土气息的本质,造成乡村传统文化建筑特色及风格的消失,这也影响到了本村居民的人居环境及生活习俗。
1 国内乡村建筑研究现状
乡村建筑作为我国建筑种类中较为重要的一类,长久以来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与保护。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变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众多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乡村建筑中所蕴含的不可复制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
我国最早是在21世纪初期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勘探、实地测绘等方式对乡村建筑进行保护性研究。研究对象多局限于乡村传统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1934年龙庆忠专家著书《穴居杂考》;1944年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著写了《中国建筑史》;刘敦祯学者在1957年著写了《中国住宅概说》。这些著作以及成果标志着中国建筑学界开始将研究目光转到乡村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领域[2-4]。廖橙(2016)以贵州省乐立村为例,在对乐立村建筑类型进行分类评级后,针对不同类型与材质的居民建筑提出建筑更新保护策略[5]。何岸咏(2016)在对江浙地区不同的乡村进行调研分析后,探讨在乡村休闲旅游的背景下对乡村老旧建筑进行功能的改造与整治,从而应对乡村旅游大背景下的文化传承需求及旅游需求[6]。杨雯琼(2019)以广东省新楼村为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寻乡村肌理的整治及乡村空间格局的优化[7]。
2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建筑保护目标与原则
2.1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筑保护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纲领,对乡村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与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12-13]。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是提升村民幸福感及乡村整体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建筑保护与修缮应以生态宜居为目标,通过现代建筑技术手段进行老旧建筑的修复与更新,并与乡村风貌相融合,为村民和外来人员提供舒适、自然的观光游览场所,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全面振兴。
2.2 乡村建筑保护原则
2.2.1 原真性
乡村建筑是乡村区域文化与风俗历史的物质化产物,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俗特色。在建筑保护与修缮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原有建筑材料及立面造型进行修复,保证建筑的原真性,尊重建筑本身特色。
2.2.2 地域性
我国地幅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文化风俗各有差异。例如平原地区的建筑无地形地貌的束缚,建筑多成规整、围合式布局,形成了独特的街巷空间。南方多山多丘陵的地貌以及潮湿多雨的天气,建筑多顺应地形建造,且底层架空,屋顶成一定的坡度。因此,在对不同地域的建筑进行修缮时,应注意建筑的地域性,根据地域建筑特色及文化符号去凝练建筑造型,打造和諧整体的地域性风貌,传承区域建筑特色与文化。
2.2.3 集体性
乡村居民是乡村建筑的见证者、维护者和传承者,在进行乡村建筑修缮前应与乡村居民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本村建筑的文化价值与造型特色。在修缮改造过程中邀请村民共同参与进行,积极采纳村民合理的建议。经村民共同修复后的建筑会更加契合村民的使用需求,并使村民肩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能够很好地维护和传承历史建筑。
3 案例分析
3.1 研究区地理区位
黄花溪村地处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南部,距洞市老街7.6 km,距安化县城45 km。南与新化县接攘,东邻乐安镇,西接丘甲河村,北临竹林溪村。村域面积为16.29 km?,村内有一条黄花溪由南往北穿流而过。村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暖湿多雨,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年平均温度17~19 ℃。年降雨量1250~1560 mm之间。
3.2 黄花溪村资源禀赋
黄花溪村是安化中部地区欠发达的传统村庄,经济水平不高,但文化底蕴厚重,村内鹞子尖古道是安化现存最重要一段古茶道(如图1),全长15 km。道路沿途有歇伙铺、陶澍诗文碑、鹞子尖茶亭改名碑、光绪三年的甘露茶亭及石水缸、康熙年间石拱桥—缘奇桥、壮行亭及一目两溪水、枫树坪牛官山等自然及人文遗存。
3.3 黄花溪村建筑群落存在问题
3.3.1 乡村肌理及建筑风貌被破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前期由于部分乡村干部理解深度不够或部分村民对建筑的保护意识、认识理念不够,盲目追求城市住宅的建筑造型,导致部分特色建筑及周边环境遭到破坏,甚至部分建筑遭受到破坏性改建、新建。村内部分建筑在修缮翻新时并未遵循“修旧如旧”的传统建筑修复原则,在改扩建过程中拆除原有建筑墙体或部件,更换现代化建筑材料。此种做法不仅导致乡村建筑失去了原本的神韵,同时由于部分建筑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村民按照自身想法各自采用不同风貌的住宅造型、房屋风格,一味追求现代化等现象较为普遍。乡村建筑的原真性特征和区域建筑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村内还有一些祠堂、茶亭等因无人打理或长期无人居住,显得破败不堪(如图2)。 3.3.2 乡村建筑保护意识淡薄,改建废弃现象普遍
黄花溪村风景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浓厚。但村内多数传统建筑因无人修缮、维护而逐渐破败损毁(如图3)。在走访中发现,黄花溪村编制的村庄规划对建筑的保护及规划引导方面相对薄弱,编制过程中民众参与较少,在实际执行时效果甚微。
3.4 建筑修缮保护策略
在宏观战略上完善黄花溪村基础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合理布局游客服务设施、旅游标识系统、旅游观景设施、旅游道路交通设施、旅游要素设施等,打造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齐全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升级村庄产业,塑造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及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形象;定期策划某些活动,扩大知名度,吸引客源地旅游者纷至沓来;拓宽宣传与收益渠道,全方位瞄准客源群体,提供全面服务。
3.4.1 顺应地形,保护肌理
黄花溪村地形复杂,有地形较为平坦的台地区域,位于两山之间的线性区域以及山体丘陵的起伏区域。在对不同区域的建筑进行修复改造时,应顺应地形地貌进行针对性的修复改善并根据黄花溪村万里茶道特色及建筑特色进行乡村规划、建筑设计。
(1)峡谷线型式。线型式居民点往往位于两山之间,建筑群落多以一条或几条贯穿居民点的道路或河流为轴线骨架向两侧发展(如图4)。线型式居民点在进行修缮和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建筑沿道路或沿河立面,通过修缮、改造沿河建筑的立面造型,组织建筑线性立面风貌等使人们体会到独特的居民点建筑风情。
(2)街巷式。黄花溪村中心组团大坪组地形较为规整,街巷整齐(如图5)。在修缮的过程中,应顺应街巷式的建筑肌理進行布局,使改造后的建筑较多的符合街巷两侧的尺度感与建筑交错关系。
(3)自由式。自由散点式建筑布局多出现在南方多山多丘陵地区,因地形限制其街巷尺度无太多规律,乡村因缺少核心聚集区而呈现自由分散式布局(如图6)。在对自由式布局的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的过程中,应选择周边地势较为平坦、自然与人文环境良好区域进行集中新建。对于少部分历史文化价值较大的建筑可进行复原修复,圈地保护。
3.4.2 复原建筑,功能再生
黄花溪村的建筑多为民居住宅,这些建筑较多使用木材、泥土与砖石建成。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建筑损毁较为严重,而逐渐沦为杂物间或闲置用房。但就建筑而言,其中部分年代久远或蕴含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仍然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针对此类建筑,可采用复原建筑,功能再生的思路进行合理的修缮与改造加建。在修缮过程中,可利用建筑本身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等重现建筑原本风貌,再生其原有功能。
3.4.3 改建闲置,再创活力
通过调研得知,黄花溪村村内老人占比较大,村内部分建筑因本身破败或无人居住而逐渐闲置,无人搭理。针对此类建筑可以通过使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及特色建材,如玻璃、毛竹、木材等材料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在延续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互补而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貌,并在新旧材料的对比过程中展现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活力。根据黄花溪村建筑修复材料及效果的不同,将建筑修复效果分为新老融合和对比共生两类。
(1)新老融合建筑风貌修复。茶马互市的兴起,让黄花溪村成为“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村内保存至今的茶亭、茶碑、茶具、茶马古道、驿站等是黄花溪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旅游产业资源。其中,村内大坪组的建筑群落为茶马客商歇脚的歇伙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及乡土特色。此类建筑在修复时通过对外立面的延续性修复及内部现代化功能改造,使建筑在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更适宜村民或外来游客的居住。建筑内外相互交融的修复手法既体现村民的生活状况及乡村文化又改善了建筑的居住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改建后的歇伙铺可成为黄花溪村万里茶道主题村的特色名宿与旅游打卡点(如图7)。
(2)对比共生建筑风貌修复。现代建筑材料较传统建材在防水、保温、强度及美观性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历史价值不大或闲置建筑,合理的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能够营造出对比强烈的建筑组群,且新建或改建建筑的保温防护性较高,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新老建筑在对比中以新的建筑为时间参考点,在对比中更加彰显传统建筑的底蕴与风俗,为参观者展示独特的建筑风貌(如图8)。
4 结论
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针对乡村地区提出相应的建设内容与要求,探寻乡村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建筑保护修复相结合,并以安化县黄花溪村为例探寻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实际应用措施。针对黄花溪村建筑现状提出顺应地形,保护肌理、复原建筑,功能再生、改建闲置,再创活力等三项措施,提出针对性的改造修复策略,并为其他县区建筑保护与修复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姜海纳.“中国建筑研究室”初创及研究成果探究[J].建筑师,2013(3):86-92.
[2]方昱成.浙东传统民居空间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3]庄昭奎.豫北平原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4]张培富.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学的体制化[D].太原:山西大学,2004.
[5]唐丽.广府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适应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
[6]廖橙.乡村建筑更新研究—以乐立村为例[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7]何岸咏.休闲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旧建筑改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0-02-11
作者简介:肖经龙(1981—),男,湖南湘潭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建筑修复;黄花溪村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3-00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乡差距逐渐增加,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为缓解这一社会现状,转变我国当前经济结构,释放乡村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些乡村迫切寻求发展,但没有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与内涵,已建筑完成的建筑与本村建筑风貌不符。乡村的无序更新破坏了乡村质朴、乡土气息的本质,造成乡村传统文化建筑特色及风格的消失,这也影响到了本村居民的人居环境及生活习俗。
1 国内乡村建筑研究现状
乡村建筑作为我国建筑种类中较为重要的一类,长久以来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与保护。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变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众多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乡村建筑中所蕴含的不可复制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
我国最早是在21世纪初期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勘探、实地测绘等方式对乡村建筑进行保护性研究。研究对象多局限于乡村传统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1934年龙庆忠专家著书《穴居杂考》;1944年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著写了《中国建筑史》;刘敦祯学者在1957年著写了《中国住宅概说》。这些著作以及成果标志着中国建筑学界开始将研究目光转到乡村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领域[2-4]。廖橙(2016)以贵州省乐立村为例,在对乐立村建筑类型进行分类评级后,针对不同类型与材质的居民建筑提出建筑更新保护策略[5]。何岸咏(2016)在对江浙地区不同的乡村进行调研分析后,探讨在乡村休闲旅游的背景下对乡村老旧建筑进行功能的改造与整治,从而应对乡村旅游大背景下的文化传承需求及旅游需求[6]。杨雯琼(2019)以广东省新楼村为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寻乡村肌理的整治及乡村空间格局的优化[7]。
2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建筑保护目标与原则
2.1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筑保护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纲领,对乡村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与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12-13]。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是提升村民幸福感及乡村整体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建筑保护与修缮应以生态宜居为目标,通过现代建筑技术手段进行老旧建筑的修复与更新,并与乡村风貌相融合,为村民和外来人员提供舒适、自然的观光游览场所,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全面振兴。
2.2 乡村建筑保护原则
2.2.1 原真性
乡村建筑是乡村区域文化与风俗历史的物质化产物,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俗特色。在建筑保护与修缮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原有建筑材料及立面造型进行修复,保证建筑的原真性,尊重建筑本身特色。
2.2.2 地域性
我国地幅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文化风俗各有差异。例如平原地区的建筑无地形地貌的束缚,建筑多成规整、围合式布局,形成了独特的街巷空间。南方多山多丘陵的地貌以及潮湿多雨的天气,建筑多顺应地形建造,且底层架空,屋顶成一定的坡度。因此,在对不同地域的建筑进行修缮时,应注意建筑的地域性,根据地域建筑特色及文化符号去凝练建筑造型,打造和諧整体的地域性风貌,传承区域建筑特色与文化。
2.2.3 集体性
乡村居民是乡村建筑的见证者、维护者和传承者,在进行乡村建筑修缮前应与乡村居民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本村建筑的文化价值与造型特色。在修缮改造过程中邀请村民共同参与进行,积极采纳村民合理的建议。经村民共同修复后的建筑会更加契合村民的使用需求,并使村民肩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能够很好地维护和传承历史建筑。
3 案例分析
3.1 研究区地理区位
黄花溪村地处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南部,距洞市老街7.6 km,距安化县城45 km。南与新化县接攘,东邻乐安镇,西接丘甲河村,北临竹林溪村。村域面积为16.29 km?,村内有一条黄花溪由南往北穿流而过。村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暖湿多雨,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年平均温度17~19 ℃。年降雨量1250~1560 mm之间。
3.2 黄花溪村资源禀赋
黄花溪村是安化中部地区欠发达的传统村庄,经济水平不高,但文化底蕴厚重,村内鹞子尖古道是安化现存最重要一段古茶道(如图1),全长15 km。道路沿途有歇伙铺、陶澍诗文碑、鹞子尖茶亭改名碑、光绪三年的甘露茶亭及石水缸、康熙年间石拱桥—缘奇桥、壮行亭及一目两溪水、枫树坪牛官山等自然及人文遗存。
3.3 黄花溪村建筑群落存在问题
3.3.1 乡村肌理及建筑风貌被破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前期由于部分乡村干部理解深度不够或部分村民对建筑的保护意识、认识理念不够,盲目追求城市住宅的建筑造型,导致部分特色建筑及周边环境遭到破坏,甚至部分建筑遭受到破坏性改建、新建。村内部分建筑在修缮翻新时并未遵循“修旧如旧”的传统建筑修复原则,在改扩建过程中拆除原有建筑墙体或部件,更换现代化建筑材料。此种做法不仅导致乡村建筑失去了原本的神韵,同时由于部分建筑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村民按照自身想法各自采用不同风貌的住宅造型、房屋风格,一味追求现代化等现象较为普遍。乡村建筑的原真性特征和区域建筑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村内还有一些祠堂、茶亭等因无人打理或长期无人居住,显得破败不堪(如图2)。 3.3.2 乡村建筑保护意识淡薄,改建废弃现象普遍
黄花溪村风景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浓厚。但村内多数传统建筑因无人修缮、维护而逐渐破败损毁(如图3)。在走访中发现,黄花溪村编制的村庄规划对建筑的保护及规划引导方面相对薄弱,编制过程中民众参与较少,在实际执行时效果甚微。
3.4 建筑修缮保护策略
在宏观战略上完善黄花溪村基础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合理布局游客服务设施、旅游标识系统、旅游观景设施、旅游道路交通设施、旅游要素设施等,打造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齐全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升级村庄产业,塑造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及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形象;定期策划某些活动,扩大知名度,吸引客源地旅游者纷至沓来;拓宽宣传与收益渠道,全方位瞄准客源群体,提供全面服务。
3.4.1 顺应地形,保护肌理
黄花溪村地形复杂,有地形较为平坦的台地区域,位于两山之间的线性区域以及山体丘陵的起伏区域。在对不同区域的建筑进行修复改造时,应顺应地形地貌进行针对性的修复改善并根据黄花溪村万里茶道特色及建筑特色进行乡村规划、建筑设计。
(1)峡谷线型式。线型式居民点往往位于两山之间,建筑群落多以一条或几条贯穿居民点的道路或河流为轴线骨架向两侧发展(如图4)。线型式居民点在进行修缮和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建筑沿道路或沿河立面,通过修缮、改造沿河建筑的立面造型,组织建筑线性立面风貌等使人们体会到独特的居民点建筑风情。
(2)街巷式。黄花溪村中心组团大坪组地形较为规整,街巷整齐(如图5)。在修缮的过程中,应顺应街巷式的建筑肌理進行布局,使改造后的建筑较多的符合街巷两侧的尺度感与建筑交错关系。
(3)自由式。自由散点式建筑布局多出现在南方多山多丘陵地区,因地形限制其街巷尺度无太多规律,乡村因缺少核心聚集区而呈现自由分散式布局(如图6)。在对自由式布局的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的过程中,应选择周边地势较为平坦、自然与人文环境良好区域进行集中新建。对于少部分历史文化价值较大的建筑可进行复原修复,圈地保护。
3.4.2 复原建筑,功能再生
黄花溪村的建筑多为民居住宅,这些建筑较多使用木材、泥土与砖石建成。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建筑损毁较为严重,而逐渐沦为杂物间或闲置用房。但就建筑而言,其中部分年代久远或蕴含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仍然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针对此类建筑,可采用复原建筑,功能再生的思路进行合理的修缮与改造加建。在修缮过程中,可利用建筑本身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等重现建筑原本风貌,再生其原有功能。
3.4.3 改建闲置,再创活力
通过调研得知,黄花溪村村内老人占比较大,村内部分建筑因本身破败或无人居住而逐渐闲置,无人搭理。针对此类建筑可以通过使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及特色建材,如玻璃、毛竹、木材等材料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在延续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互补而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貌,并在新旧材料的对比过程中展现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活力。根据黄花溪村建筑修复材料及效果的不同,将建筑修复效果分为新老融合和对比共生两类。
(1)新老融合建筑风貌修复。茶马互市的兴起,让黄花溪村成为“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村内保存至今的茶亭、茶碑、茶具、茶马古道、驿站等是黄花溪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旅游产业资源。其中,村内大坪组的建筑群落为茶马客商歇脚的歇伙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及乡土特色。此类建筑在修复时通过对外立面的延续性修复及内部现代化功能改造,使建筑在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更适宜村民或外来游客的居住。建筑内外相互交融的修复手法既体现村民的生活状况及乡村文化又改善了建筑的居住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改建后的歇伙铺可成为黄花溪村万里茶道主题村的特色名宿与旅游打卡点(如图7)。
(2)对比共生建筑风貌修复。现代建筑材料较传统建材在防水、保温、强度及美观性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历史价值不大或闲置建筑,合理的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能够营造出对比强烈的建筑组群,且新建或改建建筑的保温防护性较高,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新老建筑在对比中以新的建筑为时间参考点,在对比中更加彰显传统建筑的底蕴与风俗,为参观者展示独特的建筑风貌(如图8)。
4 结论
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针对乡村地区提出相应的建设内容与要求,探寻乡村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建筑保护修复相结合,并以安化县黄花溪村为例探寻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实际应用措施。针对黄花溪村建筑现状提出顺应地形,保护肌理、复原建筑,功能再生、改建闲置,再创活力等三项措施,提出针对性的改造修复策略,并为其他县区建筑保护与修复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姜海纳.“中国建筑研究室”初创及研究成果探究[J].建筑师,2013(3):86-92.
[2]方昱成.浙东传统民居空间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3]庄昭奎.豫北平原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4]张培富.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学的体制化[D].太原:山西大学,2004.
[5]唐丽.广府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适应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
[6]廖橙.乡村建筑更新研究—以乐立村为例[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7]何岸咏.休闲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旧建筑改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0-02-11
作者简介:肖经龙(1981—),男,湖南湘潭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