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头晕、心慌,赶紧找血压计量血压——血压偏高。这下坏了,是不是患了高血压病呢?
相信有以上遭遇的不在少数,那么测量出血压值偏高是不是就意味患上了高血压病呢?其实,偶尔测出血压值偏高可能是测量方法不正确所致,也可能是即时血压稍高,而且单次血压偏高并不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怎样才算高血压病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病分为1级、2级和3级(下表)。若患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且舒张压<90毫米汞柱,则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
对此标准需要做如下说明:若新发现患者血压升高且血压介于140~179/90~109毫米汞柱,需要重复测量血压,一般间隔两周左右。如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140/90毫米汞柱则诊断为高血压病。若患者初诊时血压高于180/110毫米汞柱,应首先进行降压治疗,待血压得到初步控制后再进一步评估。
人体血压是一个不断波动的变量,许多内部或外部因素均可影响血压测量数据,因此高血压病的诊断不应仅根据一次血压的测量结果确定。对于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者,需要结合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数据进行高血压病的诊断。若患者存在导致血压升高的暂时性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急性感染等),需要待相关诱因去除后再对血压进行重新评估。24小时(或更长时段)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全面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病与诊室高血压病,对于确立或排除高血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照价值。家庭自测血压对于高血压病的诊断亦有很大帮助。由于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自测血压技术方法以及诊断标准尚待统一,因此目前仍以诊室血压测量作为诊断高血压病的主要依据。
咋量血压才准确
规范化测量血压在高血压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中至关重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许多人自己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不规范,因而不能准确评估病情。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血压计。
二、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厘米,应选用长35厘米、宽12~13厘米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三、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应排空膀胱。
四、被测量者取坐位,裸露上臂并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取卧位或站立位。
五、将袖带紧紧贴缚在被测量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六、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毫米汞柱/秒)缓慢放气。对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一些。
七、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第一音和消失音时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第一音数值,舒张压读数取消失音数值。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第一音不消失者,请专业人士测量。
八、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精确,首次就诊时或调整治疗方案时应相隔一两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毫米汞柱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相信有以上遭遇的不在少数,那么测量出血压值偏高是不是就意味患上了高血压病呢?其实,偶尔测出血压值偏高可能是测量方法不正确所致,也可能是即时血压稍高,而且单次血压偏高并不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怎样才算高血压病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病分为1级、2级和3级(下表)。若患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且舒张压<90毫米汞柱,则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
对此标准需要做如下说明:若新发现患者血压升高且血压介于140~179/90~109毫米汞柱,需要重复测量血压,一般间隔两周左右。如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140/90毫米汞柱则诊断为高血压病。若患者初诊时血压高于180/110毫米汞柱,应首先进行降压治疗,待血压得到初步控制后再进一步评估。
人体血压是一个不断波动的变量,许多内部或外部因素均可影响血压测量数据,因此高血压病的诊断不应仅根据一次血压的测量结果确定。对于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者,需要结合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数据进行高血压病的诊断。若患者存在导致血压升高的暂时性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急性感染等),需要待相关诱因去除后再对血压进行重新评估。24小时(或更长时段)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全面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病与诊室高血压病,对于确立或排除高血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照价值。家庭自测血压对于高血压病的诊断亦有很大帮助。由于动态血压监测与家庭自测血压技术方法以及诊断标准尚待统一,因此目前仍以诊室血压测量作为诊断高血压病的主要依据。
咋量血压才准确
规范化测量血压在高血压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中至关重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许多人自己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不规范,因而不能准确评估病情。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血压计。
二、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厘米,应选用长35厘米、宽12~13厘米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三、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应排空膀胱。
四、被测量者取坐位,裸露上臂并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取卧位或站立位。
五、将袖带紧紧贴缚在被测量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六、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毫米汞柱/秒)缓慢放气。对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一些。
七、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第一音和消失音时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第一音数值,舒张压读数取消失音数值。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第一音不消失者,请专业人士测量。
八、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精确,首次就诊时或调整治疗方案时应相隔一两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毫米汞柱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