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压裂已经成为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重要手段,压裂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现场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中,技术人员最怕遇到的就是压力的异常波动,分析压力的异常波动以及提出解决的办法,对于在今后的施工中避免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力异常波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旨在对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时能够提供参考与指导,尽可能地降低损失,进一步提高压裂施工的一次成功率,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压力 异常波动 处理
中图分类号:TE357.1 文献标识码:A
压裂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整个施工的失败,导致压力异常波动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下面就这两种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
1.人为因素分析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压力异常波动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前置液量是否符合压裂施工设计要求
每口井压裂成功与否,与前置液量有极大的关系。只有前置液量符合设计要求,才能破开地层,并在地层中形成一条具有足够长度的填砂裂缝,为以后支撑剂的进入做好铺垫。反之,如果前置液量不足,则会为以后的施工埋下隐患:由于前置液量的不足,导致造缝长度不足,随着施工时间的延长,当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缝无法继续向前延伸,地层就会出现“饱和”现象,如果在加砂过程中出现压力升高,并且判断其原因是由于前置液量不足引起的,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停砂,进行替挤,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2)是否为交联前置液
如果前置液量充足,但是没有混合交联,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愿者上钩液会慢慢地滤失,同样不能形成足够长度的填砂裂缝。最终会导致缝端脱砂。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地层压开,排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就应该进行交联混合,使前置液保持应有的造缝机能。如果前置液没有混合交联,那么出现压力上升时,也应该立即停砂,进行替挤。如果强行加砂,则极有可能导致砂堵事故的发生。
(3)加砂过程中是否供液或供砂间断
在压裂施工中,尤其是在加砂过程中,最禁忌的就是供液间断,也就是俗称的“抽空”。引起抽空的人为因素就是罐车看液人员的疏忽,造成液罐内空气进入混砂车水泵内,从而引起混砂车上水困难,或是由于混砂车操作人员的误操作,使混砂斗内液面过低,不能向泵车提供充足的液量,继而泵车向地层间断性供液,则推动支撑剂进入地层的动力不足,易造成支撑剂在地层内发生堆积,尤其是在高砂比阶段时,极易造成压力异常上升,导致砂堵。所以在施工中,看罐人员及混砂车操作人员应增强责任心,避免发生抽空现象。一但因抽空引发压力上升,则应降低砂比,视压力变化加砂。其次,供砂不连续,有可能是砂罐不到位或是混砂车加砂间断,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引起压力地异常变化,如果施工员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导致施工失败。
(4)交联比是否合理
在加砂过程中,交联比的控制是否合理,对整个施工的成败同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控制好交联的大小,需要一定的施工经验,如果交联过小,则冻胶压裂液的携砂能力变差,随着施工时间的推移,进入地层内的支撑剂会慢慢沉积,形成砂桥,阻止后续支撑剂的进入,从而会形成砂堵,尤其是在外围探井施工中,多使用延时交联,如果控制不好基胶比,携砂液在进入地层后仍不成胶,则极易发生砂堵。这一过程是缓慢的,压力通常会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停砂,随着压力上升,应逐渐减小排量,
(5)排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全三维水力裂缝模拟结果表明,当上下岩层与压裂目的层的地应力差小于5MPa时,泵注排量的大小将对裂缝高度的延伸产生较大影响。在现场施工中,有时因为某种情况,施工泵注排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这就使得裂缝高度达不到预期值,当泵入较高浓度的砂比时,高浓度的支撑剂就会堆积在裂缝口,造成压力的迅速上升。所以在现场施工中,应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以足够的排量进行施工。
(6)泵入错误的砂比或设计砂量、砂比不合理
在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错误的泵入了较高浓度的砂比,或者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由于对欲压目的层的地层参数分析有误,设计了过高的砂比或砂量,或前置液量相对不足、基胶比不合理、裂缝高度限制等因素,均可导致压力异常上升。现场施工时如果压力上升,应进行判断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砂比或提高施工排量)。
2.非人为因素分析
2.1地质因素
由于地层渗透率过大导致缝端脱砂而引起压力异常上升,在施工中也比较常见。有些微裂缝发育区块,在施工中也容易导致压裂液滤失量过大或者形成不了有效主裂缝,而导致脱砂现象的发生。对于本身渗透性较好的水井,由于长期注水,导致微裂缝被水中杂质所充填或堵塞,随着注水压力的提高,新的裂缝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裂缝又被杂质充填,这样周而复始,使得这一区块的施工破压较高,并且随着施工的进行,微裂缝相继被压开,施工压力极不稳定,并且伴随着滤失量增大,容易造成砂堵。所以在施工此区块的水井时,应该适当增加前置液用量,同时增大交联比例,当压力有上升趋势时,可适当提高排量,增加缝宽以减缓压力的上升。
2.2设备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突发故障,导致泵注排量不足,或者供液系统的故障,均可导致原有施工状态改变,井底流质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压力波动。
(1)泵车故障原因
泵车是压裂施工中泵注下井原材料的动力源,如果其发生故障,也将会引起相应的施工故障。如某台车的变速箱系统或柴油机发生故障,可导致该车大泵运转偷停或者挡位混乱,造成排量不准确。或者由于大泵阀系统工作故障,间断性供液,均可导致压力异常。在施工中,要求泵工对台上设备勤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车辆,保证排量的稳定。
(2)混砂车故障原因
混砂车由于使用率较高,易磨损部位也容易发生故障。例如水泵或砂泵,由于长期使用,均可导致叶轮的磨损。水泵发生故障,则上水困难。砂泵发生故障,则供液量不足。在施工排量增大的情况下,使得混砂车不能及时供给泵车充足的液量,使泵车抽空,最终导致压力的异常波动。所以当混砂车的易损部件工作到一定的年限时应进行检查、更换。
2.3井下管柱因素
射孔孔眼是流体进入地层的通道,压裂施工时,压裂流体需经孔眼进入地层,孔眼的数量及尺寸都会对压裂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孔数过多将增加压裂液的滤失,孔数过少又会产生很大的孔眼摩阻,使泵注排量受到限制。孔眼尺寸应与支撑剂粒径的大小和施工时泵入支撑剂的浓度相匹配,否则会出现砂堵孔眼的现象。孔眼的尺寸还影响到压裂液的黏度,如孔眼太小,孔眼通道处的高剪切速率将破坏冻胶结构,使高黏度的压裂液迅速降解,导致脱砂。
对于使用普通喷砂器的施工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压力上升,发生砂堵,不应该再进行连续的憋放,因为连续高压憋放,会导致卡具段油套环空内的支撑剂紧密堆积,而是应该在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油套平衡压力等)的配合下立刻活动管柱,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3.结论与建议
(1)压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增强责任心,同时加强设备的保养及维护,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原因及设备原因造成的异常情况。
(2)在施工中逐步总结经验,对各区块的地质特点,尤其是一些断层及油水过渡带地区要有所了解及掌握。
参考文献
[1]张士诚;限流法压裂射孔方案优化设计[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2期
[2]颜晋川;定向井压裂优化设计及现场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5期
[关键词] 压力 异常波动 处理
中图分类号:TE357.1 文献标识码:A
压裂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整个施工的失败,导致压力异常波动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下面就这两种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
1.人为因素分析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压力异常波动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前置液量是否符合压裂施工设计要求
每口井压裂成功与否,与前置液量有极大的关系。只有前置液量符合设计要求,才能破开地层,并在地层中形成一条具有足够长度的填砂裂缝,为以后支撑剂的进入做好铺垫。反之,如果前置液量不足,则会为以后的施工埋下隐患:由于前置液量的不足,导致造缝长度不足,随着施工时间的延长,当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缝无法继续向前延伸,地层就会出现“饱和”现象,如果在加砂过程中出现压力升高,并且判断其原因是由于前置液量不足引起的,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停砂,进行替挤,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2)是否为交联前置液
如果前置液量充足,但是没有混合交联,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愿者上钩液会慢慢地滤失,同样不能形成足够长度的填砂裂缝。最终会导致缝端脱砂。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地层压开,排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就应该进行交联混合,使前置液保持应有的造缝机能。如果前置液没有混合交联,那么出现压力上升时,也应该立即停砂,进行替挤。如果强行加砂,则极有可能导致砂堵事故的发生。
(3)加砂过程中是否供液或供砂间断
在压裂施工中,尤其是在加砂过程中,最禁忌的就是供液间断,也就是俗称的“抽空”。引起抽空的人为因素就是罐车看液人员的疏忽,造成液罐内空气进入混砂车水泵内,从而引起混砂车上水困难,或是由于混砂车操作人员的误操作,使混砂斗内液面过低,不能向泵车提供充足的液量,继而泵车向地层间断性供液,则推动支撑剂进入地层的动力不足,易造成支撑剂在地层内发生堆积,尤其是在高砂比阶段时,极易造成压力异常上升,导致砂堵。所以在施工中,看罐人员及混砂车操作人员应增强责任心,避免发生抽空现象。一但因抽空引发压力上升,则应降低砂比,视压力变化加砂。其次,供砂不连续,有可能是砂罐不到位或是混砂车加砂间断,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引起压力地异常变化,如果施工员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导致施工失败。
(4)交联比是否合理
在加砂过程中,交联比的控制是否合理,对整个施工的成败同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控制好交联的大小,需要一定的施工经验,如果交联过小,则冻胶压裂液的携砂能力变差,随着施工时间的推移,进入地层内的支撑剂会慢慢沉积,形成砂桥,阻止后续支撑剂的进入,从而会形成砂堵,尤其是在外围探井施工中,多使用延时交联,如果控制不好基胶比,携砂液在进入地层后仍不成胶,则极易发生砂堵。这一过程是缓慢的,压力通常会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停砂,随着压力上升,应逐渐减小排量,
(5)排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全三维水力裂缝模拟结果表明,当上下岩层与压裂目的层的地应力差小于5MPa时,泵注排量的大小将对裂缝高度的延伸产生较大影响。在现场施工中,有时因为某种情况,施工泵注排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这就使得裂缝高度达不到预期值,当泵入较高浓度的砂比时,高浓度的支撑剂就会堆积在裂缝口,造成压力的迅速上升。所以在现场施工中,应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以足够的排量进行施工。
(6)泵入错误的砂比或设计砂量、砂比不合理
在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错误的泵入了较高浓度的砂比,或者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由于对欲压目的层的地层参数分析有误,设计了过高的砂比或砂量,或前置液量相对不足、基胶比不合理、裂缝高度限制等因素,均可导致压力异常上升。现场施工时如果压力上升,应进行判断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砂比或提高施工排量)。
2.非人为因素分析
2.1地质因素
由于地层渗透率过大导致缝端脱砂而引起压力异常上升,在施工中也比较常见。有些微裂缝发育区块,在施工中也容易导致压裂液滤失量过大或者形成不了有效主裂缝,而导致脱砂现象的发生。对于本身渗透性较好的水井,由于长期注水,导致微裂缝被水中杂质所充填或堵塞,随着注水压力的提高,新的裂缝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裂缝又被杂质充填,这样周而复始,使得这一区块的施工破压较高,并且随着施工的进行,微裂缝相继被压开,施工压力极不稳定,并且伴随着滤失量增大,容易造成砂堵。所以在施工此区块的水井时,应该适当增加前置液用量,同时增大交联比例,当压力有上升趋势时,可适当提高排量,增加缝宽以减缓压力的上升。
2.2设备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突发故障,导致泵注排量不足,或者供液系统的故障,均可导致原有施工状态改变,井底流质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压力波动。
(1)泵车故障原因
泵车是压裂施工中泵注下井原材料的动力源,如果其发生故障,也将会引起相应的施工故障。如某台车的变速箱系统或柴油机发生故障,可导致该车大泵运转偷停或者挡位混乱,造成排量不准确。或者由于大泵阀系统工作故障,间断性供液,均可导致压力异常。在施工中,要求泵工对台上设备勤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车辆,保证排量的稳定。
(2)混砂车故障原因
混砂车由于使用率较高,易磨损部位也容易发生故障。例如水泵或砂泵,由于长期使用,均可导致叶轮的磨损。水泵发生故障,则上水困难。砂泵发生故障,则供液量不足。在施工排量增大的情况下,使得混砂车不能及时供给泵车充足的液量,使泵车抽空,最终导致压力的异常波动。所以当混砂车的易损部件工作到一定的年限时应进行检查、更换。
2.3井下管柱因素
射孔孔眼是流体进入地层的通道,压裂施工时,压裂流体需经孔眼进入地层,孔眼的数量及尺寸都会对压裂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孔数过多将增加压裂液的滤失,孔数过少又会产生很大的孔眼摩阻,使泵注排量受到限制。孔眼尺寸应与支撑剂粒径的大小和施工时泵入支撑剂的浓度相匹配,否则会出现砂堵孔眼的现象。孔眼的尺寸还影响到压裂液的黏度,如孔眼太小,孔眼通道处的高剪切速率将破坏冻胶结构,使高黏度的压裂液迅速降解,导致脱砂。
对于使用普通喷砂器的施工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压力上升,发生砂堵,不应该再进行连续的憋放,因为连续高压憋放,会导致卡具段油套环空内的支撑剂紧密堆积,而是应该在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油套平衡压力等)的配合下立刻活动管柱,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3.结论与建议
(1)压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增强责任心,同时加强设备的保养及维护,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原因及设备原因造成的异常情况。
(2)在施工中逐步总结经验,对各区块的地质特点,尤其是一些断层及油水过渡带地区要有所了解及掌握。
参考文献
[1]张士诚;限流法压裂射孔方案优化设计[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2期
[2]颜晋川;定向井压裂优化设计及现场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