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3日晚,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的消息,如一颗深夜炸弹,炸醒了昏昏欲睡的人们。“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块滚石?”许多吃瓜群众懵了。
有人感叹:以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终于可以靠听的啦!也有人表示,辛苦准备的文学评论都收起来吧,乐评人该上场了!
在小编看来,搞清楚歌词属不属于文学的范畴,是解释鲍勃·迪伦为何获奖的关键问题。
文学的范畴是什么,你知道吗
许多人不能接受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文学的范畴只限于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有网友表示:“歌词也算文学?那明天可以推荐崔健和罗大佑去参选了!”
文学的范畴到底是什么?歌词到底是不是文学?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鲍勃·迪伦的作品就是文学,细化点讲,它们是诗。“几年前编杂志时编过一期中国的歌词摇滚。那时感到,诗在此。”李敬泽说。
事实上,歌曲本来就是文学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一首歌曲,通常需要歌词、曲调和演绎,后两者属于表演范畴,而歌词就属于文学范畴了。例如,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便是由民间的诗歌编集而成。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在当时都是唱出来的。及至现代,各地地方曲种中的唱词,也都是非常精彩的文本,具有相当大的文学价值。昆曲《思凡》中唱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谁能质疑它不是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语境下的“文学”
再来说说诺贝尔文学奖语境下的“文学”范畴。诺贝尔文学奖缔造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出描述: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意味着什么,可以从以往的评选中看出一些端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并非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甚至从没有创作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的人士,是有不少先例的。包括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尔夫·欧肯(1908年)、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927年)等,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著名的文学界以外的人士获奖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以及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甚至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的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严格意义上说也更像是一位记者,而非专职作家。
这一切都说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是广义的,所有诉诸笔端的具有思想性的内容都可以被看做具有文学性,是文学作品。
在众多文学界人士看来,鲍勃·迪伦应当被看做一名诗人。
中国当代作家傅光明将鲍勃·迪伦定义为一名诗人音乐家,他的作品是诗,所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存在资格上的争议。“鲍勃·迪伦获奖存在的争议,一方面是群众的诺奖情结作祟,认为诺奖至高无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学的不同看法。这种争议没什么坏处。”傅光明说。
2004年,当代最重要诗歌批评家之一克里斯托弗·里克斯写了本评论鲍勃·迪伦的书,把他跟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和威廉·布莱克放在一个传统里讨论。2008年,鲍勃·迪伦获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得奖评语为“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在解释鲍勃·迪伦获奖时,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也说,“(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而在回答“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的问题时,萨拉·丹尼斯表示,“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鲍勃·迪伦所作歌词的文学性几何
说回鲍勃·迪伦的歌词。鲍勃·迪伦曾说:“写词是最重要的,曲子则可以从民歌仓库里随便拿。”作为一名音乐人,鲍勃·迪伦在其5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歌曲达数百首,其所创作的歌词,文学造诣甚至超过了许多专门写诗的诗人,可谓一位名副其实的“卧底诗人”。
2016年3月《纽约时报》发表的《鲍勃·迪伦的私密档案》中,可以了解到这位诗人的工作状态,哪怕是像《尊严》这样的小歌,他都会经过几十遍的反复创作,有40页纸记录了其创作过程中的变化。
特别是鲍勃·迪伦的《暴雨将至》,移用一首古老的英国儿歌曲调为之谱曲,歌曲中,迪伦以一个孩子的声音,描述了核时代噩梦般的人类未来。著名朦胧派诗人欧阳江河称,《暴雨将至》的创作手法已完全超出美国名歌的传统,步入了现代诗歌的暗指和奥义。事实上,早在20年前的1996年,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就曾大力举荐鲍勃·迪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艾伦·金斯伯格说:“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文/方圆记者 毛亚楠)
有人感叹:以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终于可以靠听的啦!也有人表示,辛苦准备的文学评论都收起来吧,乐评人该上场了!
在小编看来,搞清楚歌词属不属于文学的范畴,是解释鲍勃·迪伦为何获奖的关键问题。
文学的范畴是什么,你知道吗
许多人不能接受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文学的范畴只限于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有网友表示:“歌词也算文学?那明天可以推荐崔健和罗大佑去参选了!”
文学的范畴到底是什么?歌词到底是不是文学?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鲍勃·迪伦的作品就是文学,细化点讲,它们是诗。“几年前编杂志时编过一期中国的歌词摇滚。那时感到,诗在此。”李敬泽说。
事实上,歌曲本来就是文学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一首歌曲,通常需要歌词、曲调和演绎,后两者属于表演范畴,而歌词就属于文学范畴了。例如,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便是由民间的诗歌编集而成。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在当时都是唱出来的。及至现代,各地地方曲种中的唱词,也都是非常精彩的文本,具有相当大的文学价值。昆曲《思凡》中唱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谁能质疑它不是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语境下的“文学”
再来说说诺贝尔文学奖语境下的“文学”范畴。诺贝尔文学奖缔造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出描述: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意味着什么,可以从以往的评选中看出一些端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并非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甚至从没有创作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的人士,是有不少先例的。包括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尔夫·欧肯(1908年)、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927年)等,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著名的文学界以外的人士获奖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以及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甚至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的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严格意义上说也更像是一位记者,而非专职作家。
这一切都说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是广义的,所有诉诸笔端的具有思想性的内容都可以被看做具有文学性,是文学作品。
在众多文学界人士看来,鲍勃·迪伦应当被看做一名诗人。
中国当代作家傅光明将鲍勃·迪伦定义为一名诗人音乐家,他的作品是诗,所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存在资格上的争议。“鲍勃·迪伦获奖存在的争议,一方面是群众的诺奖情结作祟,认为诺奖至高无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学的不同看法。这种争议没什么坏处。”傅光明说。
2004年,当代最重要诗歌批评家之一克里斯托弗·里克斯写了本评论鲍勃·迪伦的书,把他跟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和威廉·布莱克放在一个传统里讨论。2008年,鲍勃·迪伦获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得奖评语为“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在解释鲍勃·迪伦获奖时,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也说,“(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而在回答“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的问题时,萨拉·丹尼斯表示,“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鲍勃·迪伦所作歌词的文学性几何
说回鲍勃·迪伦的歌词。鲍勃·迪伦曾说:“写词是最重要的,曲子则可以从民歌仓库里随便拿。”作为一名音乐人,鲍勃·迪伦在其5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歌曲达数百首,其所创作的歌词,文学造诣甚至超过了许多专门写诗的诗人,可谓一位名副其实的“卧底诗人”。
2016年3月《纽约时报》发表的《鲍勃·迪伦的私密档案》中,可以了解到这位诗人的工作状态,哪怕是像《尊严》这样的小歌,他都会经过几十遍的反复创作,有40页纸记录了其创作过程中的变化。
特别是鲍勃·迪伦的《暴雨将至》,移用一首古老的英国儿歌曲调为之谱曲,歌曲中,迪伦以一个孩子的声音,描述了核时代噩梦般的人类未来。著名朦胧派诗人欧阳江河称,《暴雨将至》的创作手法已完全超出美国名歌的传统,步入了现代诗歌的暗指和奥义。事实上,早在20年前的1996年,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就曾大力举荐鲍勃·迪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艾伦·金斯伯格说:“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文/方圆记者 毛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