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长安王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月寒星披汉瓦,疏风密雨裹唐风。”卢照邻笔下的“朗月寒星”“疏风密雨”,正是曾经繁荣的长安城。
  彼时的长安城繁花似锦,古色古香,涌现了许多名人。“诗仙”李白留下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千古名句,“诗圣”杜甫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长安秋日美景,“诗佛”王维描绘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隐居生活。
  古时的长安少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的长安城更是繁华,街道两旁叫卖的商人,中间大道来往的车马,小巷里嬉戏的孩童,茶馆楼上听戏的文人墨客,以及進京赶考的书生,都是古时长安城繁荣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城的繁华日渐落幕。为了让人们了解昔日的长安,西安在近几年修复了较为完整的长安城——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坐落在举世闻名的大雁塔附近,是我国较为完整的对长安城的复原。那里在夜晚有不尽的灯火,大街小巷的人群,两旁的小店,奔跑的孩子,一切都像极了几千年前的长安。大唐不夜城还增加了诗人的雕像和千古名句,让来往的游客从诗词中寻找古时长安城的气息与美景。
  你好长安,我喜欢你的文雅,也喜爱你现在的别具一格;喜欢你昏黄的灯光,也喜爱你现在那不尽的灯火;喜欢你当时的繁荣昌盛,也喜欢你现在的辉煌再现。
  王陈皓琰:西工大附中分校初一A3班学生
  指导教师:惠军明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开始训斥孩子们。  我最先训斥的是我的女儿。  一次,8岁的女儿把我的五十元钱拿去夹在她自己的书本里。  我发现钱少了五十元,我知道不是掉了的,是女儿拿去了。于是我找到了训斥女儿的理由。  我找到那本书。我把它拿到女儿的面前。  然后我把它狠狠地摔在那张很小的桌子上——“啪!”女儿吓了一跳。  我大声地高吼,你说!这钱怎么回事!  女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仍在大声地高吼,这钱挣得容易么?!你
期刊
女孩20岁,眼睛纯净得像是2岁。可听她说话,又感觉很遥远。  她说,这雾霾天,让她愈发怀念童年时光,怀念河边网龙虾,树上看彩虹的日子。  她最喜欢的是夏天的早晨。  远处近处都很安静,稻田似乎还没有睡醒,雾气漂浮在河面上。两岸的柳树很安静地把长发垂在水里,像仙女一般。每次这样的天气,她就喜欢拿一个小漏勺,到河边网龙虾。  她说,龙虾也喜欢这样的天气,它们也在这个时候,爬到了岸边的水草上,在那儿很舒
期刊
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男女青年虚二十左右就得谈亲事。生了姑娘的人家自是没什么烦恼,因为“一家有女百家求,媒人如云车如流”,可生了小伙的人家烦恼得很。  堂叔默言是四爷爷的长子,长相斯文,从小读书比较好,于是四爷爷一门心思地培养他,眼巴巴地盼着他考取大学跳出农门。书卷气十足的堂叔,第一年不幸落榜。堂叔咬牙去了复读班。  第二年,命运之神依旧没有眷顾堂叔,他再次落榜了。四爷
期刊
王晨羽: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6)班学生,获得第20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微校園联盟杯”全国中小学网络作文大赛特等奖等。近日,她接受《莫愁·小作家》采访,畅聊阅读与写作。她说,阅读如同是她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而写作让她回归内心,体悟自己对世界与生活的感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写作的提高是需要摘抄积累的,但摘抄只是第一块砖,而如何运用得当
期刊
从朋友处得来书法家张幼兰老师的自传《岷江恋》,可惜是打印本的残稿。虽然不是全本,但一口气读完,还是可以窥见张幼兰跌宕起伏的一生。另外还有一本她和丈夫陈怡先生合用的笔记本,泛黄的纸张上,字迹早已淡褪,或记录日常琐屑,或纵论天下时事,或谈读书感想,或记书信往来,或作诗抒怀……所涉极广,一页一页,我虔诚地翻阅,张幼兰传奇一生,随时光之河,瞬间倒溯至我眼前。  四川眉山,这个不断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里的地
期刊
我出生在川北农村。小时候,关于物质的记忆是贫瘠的。逢年过节,很难从集市上购买到包装精美的应节物品,可节日气氛并不寡淡,特别是中秋节,母亲舂的糍粑又香又糯,是记忆中最美味的食物。  往往在中秋节前十天,母亲便开始准备过节的食材了。新收的糯稻晒在场子上,母亲总要顶着日头,张开手指,把那一片金色拨了又拨,让每一粒稻子都享受到阳光的亲吻。太阳晒过的糯稻,散发出清新的香甜。母亲说,稻谷一定要翻晒好,干透了,
期刊
我喜欢水的味道,从小便是。  关于家乡水的记忆总是裹挟着水汽,它不似北方水的厚重,江南的水汽總是亲和的,十分柔和,又十分坚韧。  幼时的记忆中,我与外婆一同睡在水边的渔船上,船底凹下去的黑木板是童年最舒适的床铺,抬眼便可见缕缕月光从船蓬中的缝隙洒下来。四周的水波汇聚,船轻轻晃着,宛如母亲哄孩子入睡,鼻尖闻到的是菱角刚拔开的清新,是莲开一瞬间的芬芳,是水边芦苇花穗的淡香,它就这样萦绕着我,一同揉进我
期刊
幸福从来不是想要得到什么,而是珍惜已经拥有的,不辜负身边的每一次花开花落,不忽视身边的一点一滴。本期“新表达”以“珍惜当下,感恩前行”为主题,展开同题创作。黄文玉与吉诗雨两位同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此主题的理解,给我们启示。日照摇金,月笼流银,木心心有锦缎,醉看万斗烟霞;呖呖莺啼,翠袂摇摇,黄庭坚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我们总歆羡文人们精神的美丽与安宁,却始终仰头耕耘,在天的浩翰中流失了手中
期刊
故乡的秋,是一年中我最喜欢的季节。窗外,华灯初上,暗淡了远方的星光。尽管课业的重负让我无暇骋怀分神,可思绪总禁不住随阵阵秋风飘回到故乡。  自来到城中,繁华缭乱迷双眼,学业纷繁压两肩,当一切情景浓烈似酒,扑面而来时,淡然如水的故乡似乎慢慢淡出了我的脑海。每当我面对波涛滚滚的宽阔河面,我总会想起曾经的小桥流水、涟漪点点。见惯了路边芳香醉人的百花争艳,我总会忆起家门前的株株银杏,亭亭无语。  秋日,银
期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蒙蒙的水汽笼罩在田野上,又氤氲着潜入灵堂之中。  白色的光晕下,她的遗像兀自安然。岁月静好,似你犹在。案桌上红烛燃起,偶有黑烟袅袅。北风也为你轻柔,拂过,幡飘动着。  门外,嘈杂的人声中,相守一生的他静静地坐着。“朝花向晚,总是做梦人的一厢情愿,不能消世间风雨,只能看一场美丽的花落人亡,艳骨留香风流委地。生死相望本太痛,身为看客也担不起这份破灭。”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