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于此间心安处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幸事,无非觅一心安处,得度此间人生。
  世间多的是匆匆过客,但依然有人情愿做归人。那般安恬,想必别有一番情致。于是,苏子慨然曰:“此心安处是吾乡。”可古时不同今日,人如草芥,命如浮萍,尘世辗转、颠沛流离,因而其心安处多寄托于故土。对于古人而言,无论身在何处,故乡永远是自己的根,即使客死异乡,也要魂归故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究其怀乡情思,正因为那是令其心安之所。
  于我而言,心安处,不在于其所,而在于心安。就好像盲人几十年如一日地走在通往自家的道路上,即使目不能视,也知道下一步该前往哪个方向。笃定脚下道路,不迷茫、不犹豫,便得心安。
  而在当下,我们好像被困住了,像笼子里的鸟儿,或是一段被设定好的程序,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场没有目标的赛跑,每个人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大家都不想做被丢下的那一个,因而不敢慢下脚步,甚至觉得连松一口气都是罪恶。
  这样赛跑的人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之所以要奔跑,是因为我们要一份满意的结果,否则便会耿耿于怀,于心难安。可是,没有目标的人生何其可悲?名义上为求“心安”,实际却一再放任岁月逝去,到头来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这时回顾自身,只剩无尽萧索,何来心安?
  厌倦了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与其庸人自扰,不如翻开古籍经卷。细数历代文人名士,从他们的人生阅历中,总能得到关于“心安”的启示。
  最简单的心安之道,在于返璞归真。我读诗词时,常常会为诗中平凡的生活場景所打动:“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诗中几笔勾勒出温柔至极的江南水乡,透过简短的文字,却能感受到无限的情意,人仿佛真的就跟随小舟在涟漪轻漾的湖面上沉沉浮浮,这里有摇橹的渔郎,那里有采莲的少女,莲叶挨挤在一起,一眼望不到边际。时间缓慢,像是停止了流动,而疲惫的旅人贴伏在船身上沉沉睡去,等待小舟摇摇晃晃地将自己载回梦中水乡。
  这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场景,却往往是最令人心安的风景。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心无杂念,但在这样的江南画卷里,再焦虑的情绪也轻如蝶翼蹁跹而去,暂时忘却烦忧,唯留眼前芳菲依旧。
  除此之外,心安之道,还在于拥有两三知己。若将个人比喻为一座座孤岛,那么唯有意趣相投、坦诚相交,两座孤岛间才会建立起连通的桥。
  来自知音的理解,给人以灵感与雅兴。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宛如天外之音。得此知己,何其有幸?而当子期与世长辞,伯牙失去了来自知己的力量,是以绝弦,摔琴谢知音,终身不复鼓。
  来自知己的挂念,令人在逆境中寻得慰藉。元稹、白居易曾为至交,二人仕途失意,经常为对方写诗寄信,聊以抒发情思。尽管二人都在被贬谪的命运中浮浮沉沉,可他们的深厚情谊却催生了数篇流传后世的佳句名篇。元稹先一步溘然长逝时,白居易悲痛欲绝,为其写下一首字字泣血的《梦微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失去了知己的牵挂,便好似就此孑然一身。在白居易的心中,他是否也曾为困苦的人生感到过绝望呢?
  来自知己的扶持,为人建立起安身立命的避风港。李清照与赵明诚间是夫妻,也是知己,在赵明诚尚未病逝前,他们是俗世中一对幸福而恩爱的平凡夫妻,柴米油盐,风花雪月,奇迹般相融在二人建立起的小家庭中。当丈夫猝然离世,李清照的一生便犹如雨打芭蕉,逐渐凋零。行走在人世,只余凄风苦雨。
  易得无价宝,难得一知己。为求心安,不如珍惜眼前人。这样,即使有朝一日走上不同的道路,来日山海重逢,也还能互道一声“珍重”。
  从古籍中回归,放眼纵观现世生活,生活给予我们的压力从未停止,同样的,属于个人对未来的追逐也没有改变。我们依然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种各样的道路上,或为求生计,或追逐理想,或试图抓住未来。属于人的本质,从来没有什么不同。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就像种植一株属于你的花,你可以选择提前将其除去,种植另一株你喜爱的新的品种;也可以选择细心为其培育,待它花期绽放。盛开的花是否美丽,遵循其自然规律,而你有权力决定为它做些什么,只要令你心安,那便是享受的过程。至于结果,就交给所谓的“命运”吧。
  面对生活,漫无目的匆匆“过客”何其之多,而有始有终的“归人”,又有几人呢?
  我愿做归人,回归此间心安处。或许在无意之间,叩开心间小扉,那儿会有意想不到的人与事,历经漫长时光,仍在等待我的到来。
  (作者系广州外国语学校学生)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从夏天走来  收集所有的阳光和雨露  此刻 低下沉重的头颅  如满脸皱纹的父亲  岁月的弦搁置在时光路口  等待镰刀去敲响  那满地金黄  在目光里跳躍  似幸福地低吟  勤劳 汗水  与日子息息相关  我是拾穗人  对每一粒水稻都顶礼膜拜  用一只篮子盛满时空地馈赠  (责任编辑 象话)
期刊
秋风吹起  秋风吹起 秋是金丝带  一半牵着夏 一半融入冬  一年四季 唯秋最美  万紫千红总是秋  秋的万紫千红  是枫叶的红 是高粱的红  是落叶的黄 是大豆的黄  是白云的白 是棉花的白  是天空的蓝 是梦想的蓝  是收获的笑 是幸福的笑  谁说一阵秋风一阵寒  谁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我说秋风秋雨暖心房  秋风吹起  秋是画不完的画  秋是咏不完的诗  玉珏  那些年总想一个名字  其实这个
期刊
由恐龙骸骨垒砌的脱骨髅山  像一匹脱缰扬鬃的野马  将刺骨凛冽的风滚滚的沙  连同万里长空吃掉又吐出  昨夜你头顶九百九十九朵蘑菇  为我催开九百九十九个春天  走近你如同走近恒古的圣塔  离开你如同离开久违的神话  一夜之隔 我摇着青春的尾巴  抖落白发 为我的远方问路巡航  而你 演绎着柏拉图式的晴朗  整座城市都在看一场雨  走过清凉潮湿的夏天  我的体内毒素堆积  低烧不退 六月不热  我
期刊
那时候,你举着相机  和这些沉默的事物对白,仿佛  一个世纪的等待,桃花下的女子  藏着不肯启齿的风采  賣苦麻菜的人,一直坐在四月的风里  外面的世界,一半是繁华  一半是陷阱  只有这些朴素的一族,才是真正的粮食  苦,才更接近真理  在山村,我从不讨价还价,一缕风  让我醉饮,聆听树下的表白  而你依然要走过落花,走过  城市和乡村的距离     (责任编辑 象话)
期刊
我在东篱边寻你  风声掠过  你在陶令的句子里若隐若现  霜雪将来  你却不急于绽放  修一身傲骨  等吟者 采几分清绝  三千金甲 足夠倾城  你 是秋天的王  (责任编辑 象话)
期刊
当枝头的第一朵桃花撑破青涩的襁褓,轻触粉颊的时候,我知道,春天来了。  知道吗,春天是寻梦的季节。  心中那梦寐的新芽在此时也有了一丝萌动。  推开幽闭整个寒冬的窗门,我看到了那久违的满天繁星。  夜,这个深沉的精灵依旧斜披着他那玄色的大氅,在这夜色中却弥漫着悠远的芳香。  風,这个曼妙的女神婆娑着它那如纱的羽翼,在那如纱后可是我烛光下羞涩的新娘。  我,轻撑起翠绿色的象牙篙,戴着这满天星斗,泛着
期刊
我喜欢或白、或红、或蓝、或紫、或黄  路边石头缝隙开放的小小花朵  弯弯曲曲的身形是一种顽强成长的轨迹  我喜欢小河里绿绿柔柔的青苔  以及绿绿柔柔的青苔下 探头探脑  嬉戏的小鱼儿 自由自在  我喜欢看牛羊在山坡顶架撒欢  我喜欢松林穿梭 享受采蘑菇的喜悦  我喜欢看蜜蜂在花间采蜜 彩蝶在花间  飛舞  我喜欢听布谷鸟的叫声 听蛙鸣悠扬  我喜欢倚在墙角听风、听四季的浪漫炫音  我喜欢坐在黄土炕
期刊
瓷质、水质的台州(组诗)  黄岩·青瓷  把黄岩的山水举高  摔打、做胎、上釉、烧制  有雨的纹路,云的韵脚  以一朵花的灿烂,出窑  一千年的历史,凝聚在一片瓷上  悟禅,修炼成仙  今天的江南还在酣醉  睡在青瓷的肌肤上  睡在一山毛竹绿叶上  打油纸伞的女子,扭着一地的夕阳  从小巷走出,有着青瓷的精致  我躲进一个传说  把一川烟雨细细研磨  用一罐青瓷密封  寄给当年那个在太湖山踏青的人
期刊
早晨  习惯了黑暗的眼睛  害怕突然到来的光明  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  都有黑暗的阴影  无论哪一条山脉  哪一条道路哪一条河床  都有滚滚的欲念在阳光下奔流  我听到有火车开过来  高架桥下  我聽到有火车开过来的声音  像大地的心跳牵动着我的心  与之共鸣  高架桥穿过城市  火车穿过城市  像一支飞驰的响箭  穿透城市的躯体  这是在日出的早晨  红云漫卷 仿佛有鲜血浸染了天空  雨  谁的
期刊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却总是熟视无睹,却不愿伸出手来。  那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我又要去食堂抢饭。唉!去抢饭时,我跑得太快,一不小心脚一滑,我的瓷碗就碎了,于是我想去买一个碗,可学校卖的碗太贵了,要九元一个,我当时想的是,校外才三元一个,可我怎样才能出去呢?我又不是走校生!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想到了小蒋,可小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