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明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通过耦合绿度、湿度、干度、气溶胶光学厚度4个指标,提出了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IRSEI)。采用IRSEI对滦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2008、2016、2022年,研究区IRSEI分别为0.488、0.532、0.563、0.586,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上升,其中,东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086)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通过耦合绿度、湿度、干度、气溶胶光学厚度4个指标,提出了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IRSEI)。采用IRSEI对滦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2008、2016、2022年,研究区IRSEI分别为0.488、0.532、0.563、0.586,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上升,其中,东南地区相对较优、西北地区相对较差,并且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而西北地区退化。年降水量、坡度、土地利用、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是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更显著。
其他文献
如何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西部地区;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
<正>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数字经济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强劲动能。基于技术创新、数据要素与结构升级三个维度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围绕产品设计低碳化、生产工艺精细化、供应链集约化及产品回收绿色化四个层面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绿色发展新优势,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工艺
在罗马法中已经产生了权利的"概念",它所缺少的是对权利的"定义"。罗马法把个人从古代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对公法和私法作了明确的区分,这种区分构成了保障个人权利、反对政府侵犯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实现了"ius"从正义向权利的词义转换,一个与正义不同的、主观意义的权利概念产生了。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制约及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优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提出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四条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加速融合的建议。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制造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正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向绿色化转型。但其受国际竞争格局日趋复杂和绿色贸易壁垒增强等因素影响,依旧存在诸多阻滞。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阐述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路径。
数字赋能成为当前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以中国2012—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显示,数字赋能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其中成熟期的影响效果最显著,成长期次之,衰退期则不显著;数字赋能通过提高双元创新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和运营能力助推制造业绿色转型;外部环境中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正向调节制造业绿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却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瓶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尽管目前我国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旧不够明显。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但目前关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发
长期以来,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在人文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情感教育,让教学内容和情感教育相辅相成,使学生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环境轻松舒适,师生的配合度大大提高。至此,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文就对提高课堂效率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
为探明天山北坡经济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原因,本研究基于MODIS13Q1 NDVI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和人文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探究200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变化
“双碳”目标为中国法制建构带来变革契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借力于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法治保障。尽管国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中明确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作用,但是现行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尚未建立内蕴“双碳”目标的回应性机制体系。面向“双碳”的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在规划编制、用途转用、生态修复、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双碳”目标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本质是对诸多生态要素实施整体管制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