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片《起源》是我2017年单人单车环游中国时所记录下来的片段集锦,其实也算是接下来要发布的游记和记录片的预告片。
这次出行总共三个月,一个人开了21000多公里,拍摄的素材有3TB之多,所以难点并不是整理最美的片段,然后串烧式地缝合到一起,而是在于找到相互有逻辑关系的场景和镜头走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剪辑整理这些素材之前,我首先拟了一个故事和基调。我不太希望它只是一部血统纯正的风光片,更希望通过震撼的场景和直击心灵音乐来引申出背后的故事和事件,所以整个短片被我按照剪辑结构一分为二,前者做氛围渲染,以风光记录为主;后者描述事件,以纪实风格为主。
而這部预告片的名字之所以叫《起源》,也是想表述自己的这次冒险,跟远方的这些或荒芜、或贫瘠、或干涸、或色彩缤纷充满生机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们既是我启程去满足好奇的动力源头,也是世界万物生命源头。
所以画面一开始我用了札达土林的素材,因为它诞生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同时也催生过人类古老的部落文明,我在那里还插进了一段我开车经过的纪实段落,以此暗示事件属性;接着是吉力湖粗犷的海岸,那里的元素很简单,水、土、生命,然后字幕亮起,表明主题。
之后的风光段落,我按照沙漠-土地-岩石-河床-冰川-集合-森林到生命的顺序进行剪辑排列,大致是以水为线索,冰川作为载体来进行描述,基调基本是以诡秘和磅礴为主;影片的第二段是纪实段落,我想凸显一个人一辆车的主题,基调以自由,独立为主。
为了更好地融合这前后两段的画面和情绪,所以第二段纪实段落的开始,我依旧用了扎达的素材,希望能够前后呼应在一起。
段落之间的衔接部分其实是个难点,因为两段的情绪和基调完全不同,所以若只是远景景别的转换,又会显得生硬牵强,毕竟还要考虑到背景音乐的切换。
我在最后部分尝试将景别理解成空间和时间的转换,有点类似于“闪回”这种剪辑手法,以空间倒退,画面切换,机位从雪山山顶-山腰-湖-湖边草地上奔跑的藏羚羊-同样飞驰在路上的车-沙丘-车厢的顺序,让画面海拔从高到低,描述的事物也从大到小,再配合音效来进行空间的转换,想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大气的河山一下子抓回到故事里,借此来反映故事的属性。
至于氛围上的烘托,我利用了远景固定机位的画面,实际上就是把无人机悬停在那里拍摄,不做推移,所以整个画面里只能看到一个小白点儿在移动,借此来强调一个人一个车的状态。
不过剪辑重要,前期更重要,我个人更提倡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带着想法去拍摄。
这次出行总共三个月,一个人开了21000多公里,拍摄的素材有3TB之多,所以难点并不是整理最美的片段,然后串烧式地缝合到一起,而是在于找到相互有逻辑关系的场景和镜头走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剪辑整理这些素材之前,我首先拟了一个故事和基调。我不太希望它只是一部血统纯正的风光片,更希望通过震撼的场景和直击心灵音乐来引申出背后的故事和事件,所以整个短片被我按照剪辑结构一分为二,前者做氛围渲染,以风光记录为主;后者描述事件,以纪实风格为主。
而這部预告片的名字之所以叫《起源》,也是想表述自己的这次冒险,跟远方的这些或荒芜、或贫瘠、或干涸、或色彩缤纷充满生机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们既是我启程去满足好奇的动力源头,也是世界万物生命源头。
所以画面一开始我用了札达土林的素材,因为它诞生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同时也催生过人类古老的部落文明,我在那里还插进了一段我开车经过的纪实段落,以此暗示事件属性;接着是吉力湖粗犷的海岸,那里的元素很简单,水、土、生命,然后字幕亮起,表明主题。
之后的风光段落,我按照沙漠-土地-岩石-河床-冰川-集合-森林到生命的顺序进行剪辑排列,大致是以水为线索,冰川作为载体来进行描述,基调基本是以诡秘和磅礴为主;影片的第二段是纪实段落,我想凸显一个人一辆车的主题,基调以自由,独立为主。
为了更好地融合这前后两段的画面和情绪,所以第二段纪实段落的开始,我依旧用了扎达的素材,希望能够前后呼应在一起。
段落之间的衔接部分其实是个难点,因为两段的情绪和基调完全不同,所以若只是远景景别的转换,又会显得生硬牵强,毕竟还要考虑到背景音乐的切换。
我在最后部分尝试将景别理解成空间和时间的转换,有点类似于“闪回”这种剪辑手法,以空间倒退,画面切换,机位从雪山山顶-山腰-湖-湖边草地上奔跑的藏羚羊-同样飞驰在路上的车-沙丘-车厢的顺序,让画面海拔从高到低,描述的事物也从大到小,再配合音效来进行空间的转换,想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大气的河山一下子抓回到故事里,借此来反映故事的属性。
至于氛围上的烘托,我利用了远景固定机位的画面,实际上就是把无人机悬停在那里拍摄,不做推移,所以整个画面里只能看到一个小白点儿在移动,借此来强调一个人一个车的状态。
不过剪辑重要,前期更重要,我个人更提倡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带着想法去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