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改革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管理制度是每个学校的基本制度,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分配体制的阶段,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重建教学管理制度是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有必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制定好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我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在一个学校里,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在我们大多数学校教育中,分数被绝对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及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是见分不见人,重分不中人。分数主义、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会被异化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
  第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校章校制是一个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应,它对于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规章制度的制约。但是学校管理不能因此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学校变本加厉的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特别是绩效工资的实施以来,更是甚者,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把领导变成了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也严重的伤及到了教师和学生。比如说,现在教育上又流行起“高效课堂”,有的教师认为,的确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是大多教师认为这是一种重担,每节课要“做”课,备课,打印一案三单,等等,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如何安排学生完成这节课内容上。整个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等等),教师疲于应付,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第三,以“权”为本,权利至上。一个学校的管理不能没有权利,没有权利就成为无政府了,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行政权利至上或权利主义,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相背离。权力至上必然滋生和助长长官意志,从而排斥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研究也因此没有了立足之地。与权力至上一脉相通的另一现象是权威主义,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科书是权威,教参是权威,崇尚权威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学校需要权利,但这种权利只能服务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偏离这一方向的任何权利都会摧残人、璀璨精神和摧残文化。从校长角度来说,管理学校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权利,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精辟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和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領导。”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管理最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在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崇尚权利、不崇尚学术的校园里,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呢?
  由此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我认为,当前要特别致力于一下几方面:
  第一,学校必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现在的课程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任何一所学校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有所作为,努力办出特色。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第二,学校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状况, 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第三,学校必须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学校工作的考查、考核、评定是每个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她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向导、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首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我们要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使教师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业务水平等都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就是要通过个人、群体的目标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为教师成功地完成工作创造条件,激励他们朝着自愿合作的方向发展,让每个教师能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鼓舞而有效地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素质不是能传授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的这样一种理论认识,指出课堂上教师讲的太多,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反而无益。从而提出了“少讲多学”的中国教学新理念。  【关键词】少讲多练;教师;课堂教学  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个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的春夏秋冬。现正在进入以“课改”为龙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新阶段。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攻坚阶段,需要解决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绝不是编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语言具有情感功能,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记忆,个体的认知活动,自主学习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为达到教学目的,英语教学中的情感互动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情感;英语教育;情感互动;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中国加入
期刊
【摘要】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向上,对学生进行兴趣、好奇感、情感、毅力、性格、注意力等诸方面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比如说,课前三分钟铃声一响,我就观察各小组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对做到快、齐、静的小组分别奖励6分、4分、2分,较差的小组则得不到奖励分。同时,通过课堂口语评价,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要求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
期刊
【摘 要】“讨论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认识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讨论要以理清思索的主线与课文脉络为前提。讨论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中心,形成一条思索的主线;课文脉络必须与因教学目的而定的思索主线相适应。讨论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充分展开。讨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总结。总结可抓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课文中显示的语文知识的规律性认识。第二,关于思想方法的归纳。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就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时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培养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提高个体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从而发展智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创新人材的基础,更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本质规律,在研究其中奥秘时,只要抓住了它的本质,就等于抓住根本,在学习和研究时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思想方法,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求知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优化课堂教学。那么一节课我们到底该怎样进行课堂提问呢?就让我们从导入环节的提问、中间深化环节的提问、结语环节的提问谈起。  导入环节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提问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无论你采取多么新颖别致、多么丰富多彩的课堂提问,一定不要脱离教学目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素质培养;教学方法;课堂效率  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
期刊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指出: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根据“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
期刊
(汝阳县付店镇初中 河南 汝阳 47123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实施建议是——“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充分发挥、利用教材的例子与示范作用、创造性地将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相结合,就成为语文教师开发、拓展课程资源的第一步。因此,注意教材与生活、社会的融合、沟通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出现了跛脚走路,单边活动的不良态势。课堂内容紧紧围绕高招试题命题方向,课堂讲台变成了教师解答试题和总结归纳答题技巧的传播台,教学主体变成了老师唱独角戏,课内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疲于奔命地记;课下则“无边页子萧萧下,不尽题海滚滚来。”老师劳动强度高,叫苦不迭;学生则渴望老师总结答题套路,形成规律模式,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变得刻板、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创造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