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地”,充满想象和浪漫的字眼,加上“经济”一词,成为两个互相独立、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在四川,由于各地经济情况的差异,依照实际情况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飞地经济”。它们既有普遍意义上的“飞跃”形式,即项目整体从相对发达地区“飞”到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上,又有相对落后地区依靠资源或劳动力为资本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合作。既有从省外发达区域“飞”进来的整批项目投资,又有省内经济形成差异地区间的帮扶带动或合作共赢。
如今,这些形式多样的“飞地”在我省已是遍地开花。它们以成阿工业园、甘眉工业园、芦天宝飞地产业园、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等具有典型意义的飞地工业园区为代表。四川希望通过这些“飞地经济”,来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互补,拉动经济。那么这些飞地工业园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有哪些方式,又有哪些特色与特殊意义,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特色鲜明的飞地工业园进行了采访调研。
甘眉工业园:
民族团结发展的实践区
“飞地”之上,最常见的一种开发模式是合作。在眉山市东坡区的修文镇,一条被绿化带包裹着的大道两侧,一座座规模庞大的厂房、楼房建筑群刚刚建成,工地上还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这条大道叫康定大道,顾名思义,使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甘孜那座“溜溜的康定城”。的确,这是甘眉工业园里的一条工业环线,4.7公里的长度连接着生产区和生活区。自2012年建园以来,经过4年的建设发展,园区逐步成为全省“飞地”建设的先行区、市州区域合作的探索区、民族团结发展的实践区。
2012年5月20日,甘孜州、眉山市政府正式签订《共建工业园区合作协议》。两市州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眉山铝硅产业园区为基础,依托眉山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甘孜州丰富的资源和国家、省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支撑,有效整合存量资源,创新发展增量资源,携手打造四川最具活力和竞争优势的“飞地”工业园区。
据甘眉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彭盆介绍,园区坚持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先后引进了投资40亿元的阳光坚端铝型材项目等行业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10个,协议引资达13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79亿元、年税收11亿元。截至目前,签约项目中的5个项目已履约开工,履约率50%。截至今年8月,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5亿元,培育规上企业2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24亿元,入库税金3936万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甘孜州,财政上得到的收益最可观的一笔是来自于他们州内留存电的输出。甘孜州丰厚的水电资源在飞地园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争取到使用企业6户,使用留存电量达到88亿千瓦时,已缴纳州财政留存电补偿费2.1亿元左右,同时,眉山也获得相应收益,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约8亿元。
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
做川渝合作的重要前哨
10月14日,在邻水县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四川龙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内,各种打磨机发出忙碌旋转的声音,工人不停地运送、堆码各种汽车零部件,这批货物将在几天后发往重庆。
“刚来时是凹凸不平的泥巴路,现如今是厂房林立,四处呈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公司相关负责人华龙介绍,从2014年入驻园区以来,他每天都感受到了园区的变化。
据园区党工委主任李军介绍,邻水县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成立于2012年11月,2013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处于重庆半小时经济圈内,是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空港工业园区配套产业园、是渝邻合作的重要前哨、是邻水工业强县的重要支柱。
“与重庆合作,高滩园区虽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也曾面临着招商引资难、融资难等发展短板。”李军称,正是因为这些难题,园区建设曾一度推进缓慢。
如何破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军认为,还得从自身入手,既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电气等相关配套,又要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客商,以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客商。
服务重庆,配套重庆。短短几年时间,园区便签约项目36个,实现招商引资79.2亿元,90%的企业来自重庆。如今,园区投产企业5户,培育规上企业2户,14户企业正在有序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
广安毗邻重庆,是国家确定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大车跑重庆、小车跑成都”是广安的鲜活写照。近年来,随着两地合作不断深入,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商贸物流园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越来越多顶着“川渝合作示范区”光环的“飞地”产业园区随之诞生。
事实上,广安对外开放合作的伙伴远不止重庆,深圳、天津、中关村等地,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广安对外合作伙伴团,深广合作产业园以及广安高新产业示范区等“飞地”产业园也应运而生,广安对外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已逐渐形成。
芦天宝飞地产业园:
在重建中体现后发优势
10月10日早上7点,在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一家企业上班的赵禄明,在市区康北路公交站乘上了当天首班11路公交车。约50分钟后,车稳稳停在他所在企业附近,此时距离他上班签到还有10分钟。让赵禄明实现直达的,是全长3.74公里的发展大道。该路是园区已建设42公里对外交通主干路网中的一条。交通网络的内联外通,极大改善了这里的通行条件。
不只是交通,整个飞地园区的状态都实现了质的提升:
高度智能化的车间内,一个个零件经过冲压、焊接、涂装等工序后,在总装车间被组装成大型SUV……这是7天国庆黄金周期间,园区内中恒天汽车火热生产的景象。今年7月20日,总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的中恒天雅安汽车生产基地实现了汽车整车小批量试生产。 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是国家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飞地园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根据国家灾后重建总规和四川省重建专规要求,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设立了第一个以国家文件命名的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建立了飞地园区共管、共建、共享、统一招商的管理体制和利益链接机制,“坚持优势产业向飞地园区聚集、利益分成向‘飞出地’倾斜。”异地支持芦山、天全、宝兴等灾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奔康致富。
为增强灾区自我“造血”功能,雅安借鉴汶川震后重建方法,在产业重建中探索飞地经济,发展飞地园区,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今,随着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建项目的完工,这里承载能力不断增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异地支撑群众致富奔康的民生基础也愈发牢固。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恒天汽车、新筑通工新能源汽车、建安工业、川西机器、王老吉凉茶等27个产业项目落户于此。
“三年来,飞地园区共承接引进27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37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420亿元以上。”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飞地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桥说,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还原,而是要在招大引强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进而实现产业发展水平更大提升。
如今的飞地园区已在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中,构建了更加完备的绿色工业体系。
记者观察:
目前,飞地经济的成效是显著的,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记者在甘眉园区采访时,通过了解和观察发现,经过四年的建设,园区内入驻的企业总数并不算多,能够实现财政创收的企业仅仅只有两三家。园区内的大部分土地还处于荒置状态。
彭盆副主任向记者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开发成本高,资金缺口大。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失地农民社保、土地指标报批、土地占补平衡,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综合成本达35万元/亩。目前园区拟付工程款及拟建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达5.5亿元。二是培育周期长,造血能力弱。由于园区成立时间短,引进企业项目9个,其中3个项目投产,1个试生产、1个项目在建,导致税源结构单一,收入少、见效慢。三是招强引优难,企业落户慢。由于铝业、硅业产能过剩,行业低迷、市场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投资决策更为谨慎,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园区部分签约项目,由于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继续持观望态度,等待经济复苏、产业回暖,导致项目签约后不能按时履约开工。地区之间、园区之间对重大项目的引进竞争日益激烈,不断给出各种优惠条件,进一步增大了园区招大引强、招强引优的难度。”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状况中,制约飞地经济发展的障碍到底有哪些?
相关专家指出,一是制度性障碍。“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由于牵涉到省市的政府,因此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国家支持。特别是国家在大面积土地运用上的相关政策法规对本项目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二是观念性障碍。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相对较弱,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管理性障碍。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那么,既要实现飞地经济模式,又要面对深层次的发展障碍,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呢?专家分析:
首先要科学规划,要考虑到飞入地的资源优势、飞出地的需求,以及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飞入地应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四面开花,而应集中有限资源投在局部地域内,形成局部良好的投资环境。
其次政府间要有效合作,政府是一个推动者,而不是实施者。要以产业集群而不是不加选择地迁出和接收项目,并实行合理的利益分配。
再次是要有双赢合作、服务为主的观念;完善管理制度。一般来讲,飞入地的管理体制可能滞后于飞出地,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途径。最好是发挥企业管理主体的作用,以企业集团为主进行开发和管理。
最后,需要国家政府的扶持,比如东部与西部的合作,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编辑:彭纳)
在四川,由于各地经济情况的差异,依照实际情况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飞地经济”。它们既有普遍意义上的“飞跃”形式,即项目整体从相对发达地区“飞”到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上,又有相对落后地区依靠资源或劳动力为资本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合作。既有从省外发达区域“飞”进来的整批项目投资,又有省内经济形成差异地区间的帮扶带动或合作共赢。
如今,这些形式多样的“飞地”在我省已是遍地开花。它们以成阿工业园、甘眉工业园、芦天宝飞地产业园、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等具有典型意义的飞地工业园区为代表。四川希望通过这些“飞地经济”,来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互补,拉动经济。那么这些飞地工业园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有哪些方式,又有哪些特色与特殊意义,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特色鲜明的飞地工业园进行了采访调研。
甘眉工业园:
民族团结发展的实践区
“飞地”之上,最常见的一种开发模式是合作。在眉山市东坡区的修文镇,一条被绿化带包裹着的大道两侧,一座座规模庞大的厂房、楼房建筑群刚刚建成,工地上还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这条大道叫康定大道,顾名思义,使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甘孜那座“溜溜的康定城”。的确,这是甘眉工业园里的一条工业环线,4.7公里的长度连接着生产区和生活区。自2012年建园以来,经过4年的建设发展,园区逐步成为全省“飞地”建设的先行区、市州区域合作的探索区、民族团结发展的实践区。
2012年5月20日,甘孜州、眉山市政府正式签订《共建工业园区合作协议》。两市州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眉山铝硅产业园区为基础,依托眉山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甘孜州丰富的资源和国家、省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支撑,有效整合存量资源,创新发展增量资源,携手打造四川最具活力和竞争优势的“飞地”工业园区。
据甘眉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彭盆介绍,园区坚持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先后引进了投资40亿元的阳光坚端铝型材项目等行业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10个,协议引资达13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79亿元、年税收11亿元。截至目前,签约项目中的5个项目已履约开工,履约率50%。截至今年8月,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5亿元,培育规上企业2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24亿元,入库税金3936万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甘孜州,财政上得到的收益最可观的一笔是来自于他们州内留存电的输出。甘孜州丰厚的水电资源在飞地园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争取到使用企业6户,使用留存电量达到88亿千瓦时,已缴纳州财政留存电补偿费2.1亿元左右,同时,眉山也获得相应收益,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约8亿元。
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
做川渝合作的重要前哨
10月14日,在邻水县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四川龙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内,各种打磨机发出忙碌旋转的声音,工人不停地运送、堆码各种汽车零部件,这批货物将在几天后发往重庆。
“刚来时是凹凸不平的泥巴路,现如今是厂房林立,四处呈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公司相关负责人华龙介绍,从2014年入驻园区以来,他每天都感受到了园区的变化。
据园区党工委主任李军介绍,邻水县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成立于2012年11月,2013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处于重庆半小时经济圈内,是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空港工业园区配套产业园、是渝邻合作的重要前哨、是邻水工业强县的重要支柱。
“与重庆合作,高滩园区虽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也曾面临着招商引资难、融资难等发展短板。”李军称,正是因为这些难题,园区建设曾一度推进缓慢。
如何破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军认为,还得从自身入手,既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电气等相关配套,又要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客商,以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客商。
服务重庆,配套重庆。短短几年时间,园区便签约项目36个,实现招商引资79.2亿元,90%的企业来自重庆。如今,园区投产企业5户,培育规上企业2户,14户企业正在有序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
广安毗邻重庆,是国家确定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大车跑重庆、小车跑成都”是广安的鲜活写照。近年来,随着两地合作不断深入,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商贸物流园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越来越多顶着“川渝合作示范区”光环的“飞地”产业园区随之诞生。
事实上,广安对外开放合作的伙伴远不止重庆,深圳、天津、中关村等地,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广安对外合作伙伴团,深广合作产业园以及广安高新产业示范区等“飞地”产业园也应运而生,广安对外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已逐渐形成。
芦天宝飞地产业园:
在重建中体现后发优势
10月10日早上7点,在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一家企业上班的赵禄明,在市区康北路公交站乘上了当天首班11路公交车。约50分钟后,车稳稳停在他所在企业附近,此时距离他上班签到还有10分钟。让赵禄明实现直达的,是全长3.74公里的发展大道。该路是园区已建设42公里对外交通主干路网中的一条。交通网络的内联外通,极大改善了这里的通行条件。
不只是交通,整个飞地园区的状态都实现了质的提升:
高度智能化的车间内,一个个零件经过冲压、焊接、涂装等工序后,在总装车间被组装成大型SUV……这是7天国庆黄金周期间,园区内中恒天汽车火热生产的景象。今年7月20日,总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的中恒天雅安汽车生产基地实现了汽车整车小批量试生产。 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是国家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飞地园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根据国家灾后重建总规和四川省重建专规要求,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设立了第一个以国家文件命名的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建立了飞地园区共管、共建、共享、统一招商的管理体制和利益链接机制,“坚持优势产业向飞地园区聚集、利益分成向‘飞出地’倾斜。”异地支持芦山、天全、宝兴等灾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奔康致富。
为增强灾区自我“造血”功能,雅安借鉴汶川震后重建方法,在产业重建中探索飞地经济,发展飞地园区,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今,随着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建项目的完工,这里承载能力不断增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异地支撑群众致富奔康的民生基础也愈发牢固。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恒天汽车、新筑通工新能源汽车、建安工业、川西机器、王老吉凉茶等27个产业项目落户于此。
“三年来,飞地园区共承接引进27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37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420亿元以上。”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飞地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桥说,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还原,而是要在招大引强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进而实现产业发展水平更大提升。
如今的飞地园区已在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中,构建了更加完备的绿色工业体系。
记者观察:
目前,飞地经济的成效是显著的,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记者在甘眉园区采访时,通过了解和观察发现,经过四年的建设,园区内入驻的企业总数并不算多,能够实现财政创收的企业仅仅只有两三家。园区内的大部分土地还处于荒置状态。
彭盆副主任向记者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开发成本高,资金缺口大。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失地农民社保、土地指标报批、土地占补平衡,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综合成本达35万元/亩。目前园区拟付工程款及拟建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达5.5亿元。二是培育周期长,造血能力弱。由于园区成立时间短,引进企业项目9个,其中3个项目投产,1个试生产、1个项目在建,导致税源结构单一,收入少、见效慢。三是招强引优难,企业落户慢。由于铝业、硅业产能过剩,行业低迷、市场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投资决策更为谨慎,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园区部分签约项目,由于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继续持观望态度,等待经济复苏、产业回暖,导致项目签约后不能按时履约开工。地区之间、园区之间对重大项目的引进竞争日益激烈,不断给出各种优惠条件,进一步增大了园区招大引强、招强引优的难度。”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状况中,制约飞地经济发展的障碍到底有哪些?
相关专家指出,一是制度性障碍。“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由于牵涉到省市的政府,因此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国家支持。特别是国家在大面积土地运用上的相关政策法规对本项目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二是观念性障碍。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相对较弱,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管理性障碍。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那么,既要实现飞地经济模式,又要面对深层次的发展障碍,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呢?专家分析:
首先要科学规划,要考虑到飞入地的资源优势、飞出地的需求,以及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飞入地应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四面开花,而应集中有限资源投在局部地域内,形成局部良好的投资环境。
其次政府间要有效合作,政府是一个推动者,而不是实施者。要以产业集群而不是不加选择地迁出和接收项目,并实行合理的利益分配。
再次是要有双赢合作、服务为主的观念;完善管理制度。一般来讲,飞入地的管理体制可能滞后于飞出地,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途径。最好是发挥企业管理主体的作用,以企业集团为主进行开发和管理。
最后,需要国家政府的扶持,比如东部与西部的合作,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编辑:彭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