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形成天然的动物防疫防护屏障,对发展民勤县设施畜牧业和建立无规定动物疫区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通过政策引导,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天然防疫屏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加大政府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和产、学、研、政相结合,促进设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勤县;动物防疫模式;天然屏障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5-0087-02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形成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良好的天然防护屏障。近几年,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稳步推进,民勤县以项目发展为契机,坚持“抓大户,建小区,抓改良,建体系”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畜牧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应运而生。仅2008年就新建各类养殖小区106个,规模养殖场10个,发展整社推进的规模养殖户4 426户,进栏饲养畜禽81.7万只,占全县当年饲养总量的37.9 %左右。截至2014年末,全县畜禽饲养量达500多万头只,随着畜禽饲养量快速增长,产品交易量增大,活畜跨区域调运频繁,加之今年以来小反刍兽疫多个省份暴发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口蹄疫病毒多个亚型并存,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趋势,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或流行的风险加大。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民勤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天然防疫屏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天然防疫屏障保护下建立新型的民勤绿洲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这对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民勤县发展舍饲养殖业和推动民勤县设施畜牧业产业发展平台及其机制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实施情况
民勤县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全国、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省、市、县安排部署,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按照“政府统一领导、疫控机构技术指导、监督机构依法监管、养殖者(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对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集中免疫注射,散养户畜禽实行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养殖小区、场、户采取程序化免疫、常态化监管和定期监测的防疫模式,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全覆盖强制免疫,鸡新城疫、羊痘、羊梭菌病、兔瘟、兔巴氏杆菌病等全部纳入免疫范围,切实做到能防则防、应防尽防。
2 发挥实效
2.1 强制免疫工作扎实
免疫方式上,全部实行整村推进集中免疫,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化免疫、常态化监管,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免疫注射上,坚持做到“三随三对口”,即:随注射,随带耳标,随登记,免疫、耳标、档案三对口,免疫档案全部由农户签字确认。疫苗管理上,完善疫苗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账、专库管理,严格按规定搞好疫苗的运输、贮存、发放工作,规范疫苗台账记录,并确保防疫疫苗冷链到底。强化动物免疫、提高免疫质量,积极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高致病性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各类动物免疫密度均达到99 %,重大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抗体合格率均在75 %以上。
2.2 防控责任落实到位
市指挥部与县指挥部,县防制重大办与18个乡镇政府、县畜牧兽医局分别与县动物疫控中心、动监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防疫责任书,县动物疫控中心分别与县内规模养殖场(小区)签订动《动物防疫承诺书》和《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獭兔养殖上,技术人员包乡抓点,督促指导养殖户严把进兔前兔舍消毒关、种兔调运关、技术培训关、防疫关,保证养殖生产安全。健全完善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制度,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2.3 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加强
按照《甘肃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管理规范》要求,规模养殖场(小区)从规划设计、选址建设、设施配套、进畜生产、养殖档案填写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安排技术人员包乡抓点,定人定场督促养殖场(小区)在进畜生产前全部通过防疫条件审查,并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生产中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接种,做好日常消毒,落实门禁制度,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防疫工作进行集中检查评估;畜禽调进、调出严格按照检疫申报程序进行监管。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测报、疫情分析及汇总等工作,最大程度减少规模养殖场(户)的疫病风险。
2.4 集中消毒灭源扎实开展
重点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畜禽圈舍、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场所进行集中消毒灭源,活畜禽交易市场严格落实定期休市、消毒制度。2014年秋季,组织县乡技术人员消毒圈舍、场地、设施共500多万平方米。有效杀灭了病原,阻断了疫病传播途径,消除了疫情隐患。
2.5 动物防疫经费落实到位
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动物疫病防控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4年秋防工作开展前,畜牧部门积极向县政府申请动物防疫经费。各乡镇政府按照大乡5 000元,小乡3 000元的标准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拨付防疫经费7万元,有效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6 防疫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到位
按照有效、实用、节俭的原则,做到日常储备和应急储备相结合,落实专人保管、保障急需、专物专用、具体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消毒药品、防护用品、消毒器械、应急疫苗、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和管理,为开展疫病防控工作和应对突发动物疫情打好物质基础。认真做好疫苗调运、储存、配发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坚决做到“五不漏、部位准、剂量足、消毒严”,保证散养户畜禽免疫率达到标准要求。
2.7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落实
开展小反刍兽疫防堵工作以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县内未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县动物疫控中心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申请,共争取小反刍兽疫疫苗151万头份,组织县、乡、村防疫人员对全县应免羊只实行了全覆免疫,免疫档案全部由农户签字确认。
3 小结
畜禽饲养规模的扩大,也使畜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了草产业发展,推动了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建立,实现了畜牧业反哺农业和农产品的转化升值。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各种动物疫病,给养殖户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高额的市场养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现有的灾害补偿机制已不符合民勤现代畜牧业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灾害补偿机制已刻不容缓。民勤县现有的政府畜牧业救济金主要是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并不能解决恢复再生产的问题,一旦出现风险事故,单个农户将难以承受巨大的资金冲击,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畜牧业灾害补偿机制已成为养殖户们的迫切呼声。采取政府补偿为主、畜牧业保险为主及完全畜牧业保险补偿等形式的救助模式,以及加强立法,改革现有畜牧兽医体制和采取保费返还的方式来实现差异费率,提高养殖户的参保意识[1],将有助于民勤县畜牧业灾害补偿机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民勤县动物防疫现已初具规模,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政策引导,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天然防疫屏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加大政府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和产、学、研、政相结合,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动物防疫队伍,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责任体系和动物防疫条例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做到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技术到位、制度到位,确保各项防制措施落实到位。认真开展疫情监测排查,扩大监测范围,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提高防疫工作技能,为全县防疫工作落实奠定基础,促进设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篇,略)
关键词:民勤县;动物防疫模式;天然屏障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5-0087-02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形成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良好的天然防护屏障。近几年,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稳步推进,民勤县以项目发展为契机,坚持“抓大户,建小区,抓改良,建体系”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畜牧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应运而生。仅2008年就新建各类养殖小区106个,规模养殖场10个,发展整社推进的规模养殖户4 426户,进栏饲养畜禽81.7万只,占全县当年饲养总量的37.9 %左右。截至2014年末,全县畜禽饲养量达500多万头只,随着畜禽饲养量快速增长,产品交易量增大,活畜跨区域调运频繁,加之今年以来小反刍兽疫多个省份暴发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口蹄疫病毒多个亚型并存,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趋势,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或流行的风险加大。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民勤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天然防疫屏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天然防疫屏障保护下建立新型的民勤绿洲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这对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民勤县发展舍饲养殖业和推动民勤县设施畜牧业产业发展平台及其机制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实施情况
民勤县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全国、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省、市、县安排部署,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按照“政府统一领导、疫控机构技术指导、监督机构依法监管、养殖者(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对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集中免疫注射,散养户畜禽实行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养殖小区、场、户采取程序化免疫、常态化监管和定期监测的防疫模式,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全覆盖强制免疫,鸡新城疫、羊痘、羊梭菌病、兔瘟、兔巴氏杆菌病等全部纳入免疫范围,切实做到能防则防、应防尽防。
2 发挥实效
2.1 强制免疫工作扎实
免疫方式上,全部实行整村推进集中免疫,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化免疫、常态化监管,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免疫注射上,坚持做到“三随三对口”,即:随注射,随带耳标,随登记,免疫、耳标、档案三对口,免疫档案全部由农户签字确认。疫苗管理上,完善疫苗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账、专库管理,严格按规定搞好疫苗的运输、贮存、发放工作,规范疫苗台账记录,并确保防疫疫苗冷链到底。强化动物免疫、提高免疫质量,积极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高致病性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各类动物免疫密度均达到99 %,重大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抗体合格率均在75 %以上。
2.2 防控责任落实到位
市指挥部与县指挥部,县防制重大办与18个乡镇政府、县畜牧兽医局分别与县动物疫控中心、动监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防疫责任书,县动物疫控中心分别与县内规模养殖场(小区)签订动《动物防疫承诺书》和《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獭兔养殖上,技术人员包乡抓点,督促指导养殖户严把进兔前兔舍消毒关、种兔调运关、技术培训关、防疫关,保证养殖生产安全。健全完善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制度,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2.3 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加强
按照《甘肃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管理规范》要求,规模养殖场(小区)从规划设计、选址建设、设施配套、进畜生产、养殖档案填写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安排技术人员包乡抓点,定人定场督促养殖场(小区)在进畜生产前全部通过防疫条件审查,并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生产中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接种,做好日常消毒,落实门禁制度,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防疫工作进行集中检查评估;畜禽调进、调出严格按照检疫申报程序进行监管。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测报、疫情分析及汇总等工作,最大程度减少规模养殖场(户)的疫病风险。
2.4 集中消毒灭源扎实开展
重点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畜禽圈舍、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场所进行集中消毒灭源,活畜禽交易市场严格落实定期休市、消毒制度。2014年秋季,组织县乡技术人员消毒圈舍、场地、设施共500多万平方米。有效杀灭了病原,阻断了疫病传播途径,消除了疫情隐患。
2.5 动物防疫经费落实到位
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动物疫病防控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4年秋防工作开展前,畜牧部门积极向县政府申请动物防疫经费。各乡镇政府按照大乡5 000元,小乡3 000元的标准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拨付防疫经费7万元,有效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6 防疫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到位
按照有效、实用、节俭的原则,做到日常储备和应急储备相结合,落实专人保管、保障急需、专物专用、具体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消毒药品、防护用品、消毒器械、应急疫苗、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和管理,为开展疫病防控工作和应对突发动物疫情打好物质基础。认真做好疫苗调运、储存、配发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坚决做到“五不漏、部位准、剂量足、消毒严”,保证散养户畜禽免疫率达到标准要求。
2.7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落实
开展小反刍兽疫防堵工作以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县内未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县动物疫控中心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申请,共争取小反刍兽疫疫苗151万头份,组织县、乡、村防疫人员对全县应免羊只实行了全覆免疫,免疫档案全部由农户签字确认。
3 小结
畜禽饲养规模的扩大,也使畜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了草产业发展,推动了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建立,实现了畜牧业反哺农业和农产品的转化升值。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各种动物疫病,给养殖户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高额的市场养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现有的灾害补偿机制已不符合民勤现代畜牧业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灾害补偿机制已刻不容缓。民勤县现有的政府畜牧业救济金主要是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并不能解决恢复再生产的问题,一旦出现风险事故,单个农户将难以承受巨大的资金冲击,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畜牧业灾害补偿机制已成为养殖户们的迫切呼声。采取政府补偿为主、畜牧业保险为主及完全畜牧业保险补偿等形式的救助模式,以及加强立法,改革现有畜牧兽医体制和采取保费返还的方式来实现差异费率,提高养殖户的参保意识[1],将有助于民勤县畜牧业灾害补偿机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民勤县动物防疫现已初具规模,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政策引导,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天然防疫屏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加大政府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和产、学、研、政相结合,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动物防疫队伍,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责任体系和动物防疫条例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做到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技术到位、制度到位,确保各项防制措施落实到位。认真开展疫情监测排查,扩大监测范围,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提高防疫工作技能,为全县防疫工作落实奠定基础,促进设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