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时,曾专门比较过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说道:“如果将韬略比作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刘半农就是这样一个人,愣头愣脑,整个人生都没有规划,时不时让你大吃一惊,但吃惊过后,却又为他的“意外之举”大为折服。
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聪明绝顶,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屡创纪录的超级学霸,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顺利考取北大、清华时,他却选择了退学,一个人跑到上海去谋生路。
在上海,刘半农找了一份编辑的工作,并开始大量地创作小说,不过千万别以为这位学霸是想实现文学的梦想,其实他写的都是些不入流的艳情小说、消遣小说,目的无非是为了多赚稿费。
几年后,报社停业整顿,刘半农的编辑工作也走到了尽头,只得回老家。没有了收入,一家人过得非常艰难。然而,就在这时,老天爷却扔下了一块天大的馅饼——北大校长蔡元培竟然给他寄来了教授的聘书!这个大馅饼砸得刘半农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不过这就是事实,一个中学还没毕业的写艳情小说的人,竟然当上了北大的教授!
老刘的人生够出人意料了吧?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在北大,刘半农迅速从一个艳情小说作者,变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当时,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刚崭露头角,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块阵地,刘半农为了更彻底地打击复古守旧派,就找到好友钱玄同,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钱玄同也是出了名的急先锋,一听老刘的计划,立刻同意了。于是,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发表了一篇署名“王敬轩”的文章:《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以一个守旧派卫道士的身份,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大肆辱骂。而在同一期,还有一篇文章,名为《复王敬轩书》,署名“本社记者半农”,对王敬轩的观点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
其实这位“王敬轩”,就是钱玄同,故意跟刘半农一唱一和,将守旧派卫道士的丑陋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新文化运动的先进性衬托得无比伟大。
这两篇文章,迅速成了导火索,点燃了旧派与新派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论战,其首功,无疑应属刘半农。苏雪林曾说:“(刘半农)虽不足与陈、胡方驾,却可与二周并驱。事实上,他对新文学所尽的气力,比之鲁迅兄弟只有多,不会少。”
然而,就在刘半农在北大声名鹊起,以“中学肄业的大学教授”的身份成为传奇人物的时候,他却再一次出人意料,选择了出国留学,要考一个响当当的博士学位回来。
当时,欧洲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刘半农在巴黎的生活极为拮据,经常吃不上饭,头发也没钱理,长得像个野人,连同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都看不下去了,骂他为中国人丢脸。但刘半农生性洒脱,丝毫不以为忤,还把住的地方起名叫“花子窝”。有一次赵元任夫妇去看他,想拍张合影,刘半农竟然让大家坐在地上扮乞丐,伸着手作乞讨的样子,让赵元任哭笑不得。
在英国伦敦留学时,刘半农还写过一首歌,叫《教我如何不想她》,被赵元任谱上了曲子,迅速成为流行歌曲,影响极大。值得一提的是,“她”这个字也是刘半农首创的,原本汉字中没有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到了清末民初,通常用“伊”来表示,刘半农便专门造了个“她”字,还有表示物的“它”,一直沿用至今。
这首歌在当时极为流行,很多女生都以为词作者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对他很是崇拜,然而等见到了本人,却是又黑又土的一个半老头子,都极为失望。刘半农听说后,风趣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刘半农就是这样一个人,愣头愣脑,整个人生都没有规划,时不时让你大吃一惊,但吃惊过后,却又为他的“意外之举”大为折服。
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聪明绝顶,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屡创纪录的超级学霸,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顺利考取北大、清华时,他却选择了退学,一个人跑到上海去谋生路。
在上海,刘半农找了一份编辑的工作,并开始大量地创作小说,不过千万别以为这位学霸是想实现文学的梦想,其实他写的都是些不入流的艳情小说、消遣小说,目的无非是为了多赚稿费。
几年后,报社停业整顿,刘半农的编辑工作也走到了尽头,只得回老家。没有了收入,一家人过得非常艰难。然而,就在这时,老天爷却扔下了一块天大的馅饼——北大校长蔡元培竟然给他寄来了教授的聘书!这个大馅饼砸得刘半农半天缓不过劲儿来,不过这就是事实,一个中学还没毕业的写艳情小说的人,竟然当上了北大的教授!
老刘的人生够出人意料了吧?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在北大,刘半农迅速从一个艳情小说作者,变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当时,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刚崭露头角,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块阵地,刘半农为了更彻底地打击复古守旧派,就找到好友钱玄同,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钱玄同也是出了名的急先锋,一听老刘的计划,立刻同意了。于是,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发表了一篇署名“王敬轩”的文章:《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以一个守旧派卫道士的身份,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大肆辱骂。而在同一期,还有一篇文章,名为《复王敬轩书》,署名“本社记者半农”,对王敬轩的观点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
其实这位“王敬轩”,就是钱玄同,故意跟刘半农一唱一和,将守旧派卫道士的丑陋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新文化运动的先进性衬托得无比伟大。
这两篇文章,迅速成了导火索,点燃了旧派与新派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论战,其首功,无疑应属刘半农。苏雪林曾说:“(刘半农)虽不足与陈、胡方驾,却可与二周并驱。事实上,他对新文学所尽的气力,比之鲁迅兄弟只有多,不会少。”
然而,就在刘半农在北大声名鹊起,以“中学肄业的大学教授”的身份成为传奇人物的时候,他却再一次出人意料,选择了出国留学,要考一个响当当的博士学位回来。
当时,欧洲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刘半农在巴黎的生活极为拮据,经常吃不上饭,头发也没钱理,长得像个野人,连同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都看不下去了,骂他为中国人丢脸。但刘半农生性洒脱,丝毫不以为忤,还把住的地方起名叫“花子窝”。有一次赵元任夫妇去看他,想拍张合影,刘半农竟然让大家坐在地上扮乞丐,伸着手作乞讨的样子,让赵元任哭笑不得。
在英国伦敦留学时,刘半农还写过一首歌,叫《教我如何不想她》,被赵元任谱上了曲子,迅速成为流行歌曲,影响极大。值得一提的是,“她”这个字也是刘半农首创的,原本汉字中没有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到了清末民初,通常用“伊”来表示,刘半农便专门造了个“她”字,还有表示物的“它”,一直沿用至今。
这首歌在当时极为流行,很多女生都以为词作者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对他很是崇拜,然而等见到了本人,却是又黑又土的一个半老头子,都极为失望。刘半农听说后,风趣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