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威能已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建立了全国服务网络。中国已经成为威能集团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和营销中心和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心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频繁的出差使得王伟东俨然成了一个“空中飞人”,老项目要收尾,新项目要跟进,使得他的行程环环相扣。
威能产品及品牌或许让很多普通的消费者感到陌生。而在地产界及节能领域,威能的声望却是相当了得。“采暖、制冷、生活热水,怎样在现有基础上节能,这是我们要做的。”威能中国总经理王伟东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眼下,王伟东刚与兰州市政府签定兰州市一个上千套的别墅和公寓项目,其所有的节能配套设施全部使用威能产品。第一期已经运行,第二期正在进行中。
德国成能是欧洲最大的国际化供热集团之一,是一家拥有135年历史的跨国家族企业,其核心的采暖科技使其成为欧洲第二大环保型采暖及空调生产商,仅在德国,使用高效技术取代传统的采暖系统每年就可节约超过30%的能源,同时相应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1995年威能开始为中国市场带来与欧洲同步的供热产品系列,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涵盖营销、服务、采购、生产和研发等领域,其壁挂炉产品应用于全国主要知名高端房地产项目,累计安装超过18万多台。目前,威能已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建立了全国服务网络。并于2007年在中国无锡投巨资建了工厂,中国已经成为威能集团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和营销中心和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心。
超前意识
根据“十二五”规划,王伟东表示,国家对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视是好事,但有些硬性指标是否能达到、如何达到是关键所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上而下,但最后一定要自下而上。这要看你的能力、知识和可操作性。”
其实,早在政府规划节能环保之前,威能就已经开始先行一步了。三年前,威能就已看好节能环保的方向。“我们认为不光是中国,全球都是这样的,随着整个清洁能源的进一步利用,随着能源价格的一步步提高,各个层面对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王伟东说。
起初威能对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的利用并不多,一直都聚焦于天然气产品。“天然气在所有的化石能源里是最清洁、最环保的,除了热量之外,就是水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的污染,属于最清洁的能源。”后来,威能逐渐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便开始投入谋求发展。最早,威能改进了冷凝技术,使整体的热效率大大提高。随后,威能又开发了太阳能技术,研制出以平板太阳能板为代表的回流系统、地源热泵等先进产品。
“威能在中国的发展是将我们在欧洲很多的经验和改进的方案拿过来直接使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王伟东说。
王伟东表示,无论威能的成绩能否达到高目标,“十二五”对于威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我们会用5-10年时间,迈向下一个新台阶,把我们在欧洲做的,甚至会与欧洲同步,把最新的产品、最新的设计拿到中国来,在中国进一步深度投资。”
“我们的5年、10年计划,跟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是不谋而合的,接下来我们要在巩同发展传统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产品,目前已经衍生出的产品,包括太阳能整个系统及地源热泵的产品技术。”王伟东说。
如果在政府没有出台切实可行、有吸引力的政策前提下,威能的产品推广和合作开发是有阻碍的。“让50-60%甚至更多的普通人运用威能比较贵的设备是不现实的。各方面条件有限,威能公司是要长期运行的,我们不是一次性的产品。”在王伟东看来,威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做到领先于这个行业、领先于整个社会,在给成千上万家用户提供舒适的前提下,做到节能减排,这是威能的宗旨。
对于威能在中国的未来的5年计划,王伟东强调,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方面,威能实施的战略刚好跟政府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
其实,目前国内的环保意识相比国外而言,尚有差距。威能在德国用了百余年的时间才形成节能环保的影响力。威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最初也并非一帆风顺,对此,王伟东表示,好东西很难便宜,尤其新鲜东西,像可再生能源设备都较贵,成本较高。在国外,威能的发展也曾遭受过阻碍。用户很难一下子接受形式新鲜、价格较贵得节能环保产品。“能花500欧元买的东西,不可能花5000欧元去买。”目前,以德国为代表的整个欧盟,很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方面都有一定的补贴。近两年来,通过欧盟和德国政府的补贴,威能在欧洲的太阳能及地源热泵项目已经申请了很多,但政府的补贴毕竟有限,也有时限。
王伟东告诉记者,威能在中国还面临一个问题,以北京为例,政府今年有热风项目补贴,但是,“很多政策落地比较难,我们没有去刻意去申请,因为申请太困难了。”
威能模式
其实,早在2007年,威能就已在兰州完成了第一批太阳能项目配套项目。因第一期反响较好,所以,又开始了第二期。威能为项目提供所有的常用产品,比如热水器、太阳能等。威能既负责设计,又负责后期安装和售后服务。到目前为止,威能的兰州项目已进展到第二、三期;上海项目威能也已进展一年多;此外,在江苏、浙江等地威能也有项目在跟进。
在中国,威能产品大多数是以地产整体配套形式出现。也有一定比例的零售,一家一户成为高端产品的消费者开始逐渐增多。威能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主要是通过代理商来做,代理商同时也是集成商,他们依托威能的渠道把网络做大。
目前,威能中国有200多员工,加上200多个代理商,整个网络在全国铺开。前期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中期是技术的合作而后期是技术服务。
最初,发展环境、政策制度、消费观念不约而同地制约着威能快速发展的步伐。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威能因相关政策,不能独资,而与北京燃气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后来政策放宽,威能将合资企业逐渐转变为独资企业。2007年,威能在无锡设立了工厂,时至今日,中国的投资环境虽不比别的国家差,“只是企业并不能把德国的经验拿来照搬,一定要适应才能发展、才能向前。”
威能中国在快速发展同时,遇到过各方面的挑战。最初,节能环保行业规模不大,威能发展也并不是很快。而现在,随着行业开始壮大,威能每年的成绩都在以30-40%的速度增长,甚至跃进的速度可以达到60-80%。与此同时,威能在中国市场,因产品及品牌效应在行业内倍受关注,各种各样的侵权事件随之层出不穷。很多公司的LOGO设计的都跟威能类似,抄袭或“山寨威能”都号称自己是德国品质、德国技术。“虽然我们有专利,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打假上访,但如果我们不去做,势必影响了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会以为他们买的是威能,其实是拷贝或山寨板的威能。”对此,王伟东显得既愤慨又无奈。
“短期之内,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好靠宣传、口碑和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去协调,通过各种 渠道,让用户去辨别真伪。靠企业去打假,很难!政府应该做一些事情。”王伟东表示,政府应该确实把精力投入到市场规范化,让违规者能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如果违规成本高,他们就会放弃。在国外,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在中国市场,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及完善的法律。
虽然问题不少,但威能在中国市场还是跑出了威能速度。在发展中,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去年,威能在长沙、内蒙古、太原三地开了三家分公司。“今年,我们还要继续设立分公司,有两个地方需求比较大,比如青岛、南昌。与其说我们主动去做,还不如说去满足当地市场,满足客户的要求,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服务。”王伟东说。
去年,是威能在中国发展最为突出的一年。整个业绩增长在70%-80%,在太阳能方面,增长更多。“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让威能成为传统壁挂炉、冷能炉、太阳能、地源热泵,包括新风系统……全方位都有规模地成长,成为在节能方面领先的一家环保企业。”
威能式的低碳生活
2005年底,王伟东进入威能中国。2008年,他开始负责威能全国事务。谈到从事采暖业的初衷,王伟东坦言,在安徽读书时,当时学校没有采暖设施,冬天非常冷。第一年时他手上生了冻疮,所以感到南方冬天其实也需要采暖。
威能在上海推广采暖产品时,当时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分户供暖,也不知道壁挂炉。王伟东想出了一个办法,建立体验中心——一间几十平米的房子,安装上威能的采暖系统,让消费者来亲身体验。几年过去,北到乌鲁木齐,南至重庆,威能在多个地区建立体验中心共计200多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壁挂炉和独立采暖。“希望中国用户享受到和欧洲老百姓同样的采暖品质是威能在中国的追求。威能壁挂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样的产品调节方便,在解决采暖需求之外,又提供热水需求。”王伟东得意地说。
在欧洲及全球壁挂炉市场,成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占欧洲市场份额的27%,全球市场份额的23%。而在中国,虽然进入时间不长,但其销售服务网络已覆盖很多区域,已成为国内分户供暖市场中的佼佼者。
王伟东认为,从采暖来看,分户供暖是一个大趋势。西欧是最早做分户供暖的,西欧88%的以上用户都是分户供暖。东欧原来都学苏联,大部分是集中供暖。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已意识到集中供暖有太多的弊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在供暖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完全走出“围城”。每年快进入采暖季节,百姓最关注的是家里什么时候有暖气、什么时候断气。因为这不由自己把控,以至于经常会出现很多冲突。政府为此也很头疼,采暖费收不上来,采暖成本中间增加,采暖企业大规模亏本,政府无力支出日益庞大财产补贴。“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算问题。”王伟东轻松地说。
为什么不让百姓自己采暖?这样他用多少自己掌握。威能的产品比较人性化,其口号是“人性采暖”。对于使用天然气分户采暖成本是否会高于集中供暖的问题。王伟东表示,在同等条件下,要达到同等温度,是集中供暖省钱还是分户供暖省钱,结论是:分户供暖要省25-35%,分户供暖是一次性在终端将天然气转变成热能,然后给住户供暖,关键是它避免了浪费。王伟东解释说,集中供暖是按面积收费的,假设每年用户交6000元随便使用,往往都不会珍惜能源。“说白了,就是吃大锅饭。”而单靠节能的威能产品,就可节省25—35%。因为威能可以随用随开,随时关闭。在使用威能产品时,用户在无形中就已经能节省30%左右的能源,而省钱就是省能源。
据王伟东介绍,冷凝技术就是废气利用,所有的仪器燃烧采暖之后,排出的废气、水蒸气都有热量,温度都在50-60度左右,甚至达70-80度,通过热交换,二次把这些热气的热量加以回收。但为什么叫冷凝?因为一旦冷却,水蒸气就会转化成水,所以,冷凝技术就是二次热交换。
在王伟东看来,能源永远是一个消耗过程,不用一分能源不可能,但怎么样用的更省、效率更高,最关键。
不久前,威能在中国成立了威能俱乐部,节能环保企业成立用户俱乐部似乎是件新鲜事。“让所有使用威能的用户感受到威能是一个家庭,家里有威能的关爱,所以,我们成立了俱乐部,目的是要以威能为连接纽带将用户人脉连起来,这样既是市场推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市场的需求,我们要跟最终用户直接对话,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对威能有什么意见、建议。”如今,威能俱乐部的成员已有上千人,这让王伟东很开心。
威能在中国与地产界有着密切的合作,眼下正值中国地产紧缩调控中,威能很难不受此影响。王伟东表示,今年的目标比去年提升了30%,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目标。“让中国老百姓接受新能源并不是威能一家要做的,是我们整个行业一起要做的,这也是我们成立采暖协会的初衷,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产品做好。”王伟东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如果你给我时间的话——10年。我们希望10年内能让威能中国做得跟欧洲一样好,能占据中国1/3的市场。”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频繁的出差使得王伟东俨然成了一个“空中飞人”,老项目要收尾,新项目要跟进,使得他的行程环环相扣。
威能产品及品牌或许让很多普通的消费者感到陌生。而在地产界及节能领域,威能的声望却是相当了得。“采暖、制冷、生活热水,怎样在现有基础上节能,这是我们要做的。”威能中国总经理王伟东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眼下,王伟东刚与兰州市政府签定兰州市一个上千套的别墅和公寓项目,其所有的节能配套设施全部使用威能产品。第一期已经运行,第二期正在进行中。
德国成能是欧洲最大的国际化供热集团之一,是一家拥有135年历史的跨国家族企业,其核心的采暖科技使其成为欧洲第二大环保型采暖及空调生产商,仅在德国,使用高效技术取代传统的采暖系统每年就可节约超过30%的能源,同时相应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1995年威能开始为中国市场带来与欧洲同步的供热产品系列,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涵盖营销、服务、采购、生产和研发等领域,其壁挂炉产品应用于全国主要知名高端房地产项目,累计安装超过18万多台。目前,威能已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建立了全国服务网络。并于2007年在中国无锡投巨资建了工厂,中国已经成为威能集团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和营销中心和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心。
超前意识
根据“十二五”规划,王伟东表示,国家对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视是好事,但有些硬性指标是否能达到、如何达到是关键所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上而下,但最后一定要自下而上。这要看你的能力、知识和可操作性。”
其实,早在政府规划节能环保之前,威能就已经开始先行一步了。三年前,威能就已看好节能环保的方向。“我们认为不光是中国,全球都是这样的,随着整个清洁能源的进一步利用,随着能源价格的一步步提高,各个层面对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王伟东说。
起初威能对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的利用并不多,一直都聚焦于天然气产品。“天然气在所有的化石能源里是最清洁、最环保的,除了热量之外,就是水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的污染,属于最清洁的能源。”后来,威能逐渐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便开始投入谋求发展。最早,威能改进了冷凝技术,使整体的热效率大大提高。随后,威能又开发了太阳能技术,研制出以平板太阳能板为代表的回流系统、地源热泵等先进产品。
“威能在中国的发展是将我们在欧洲很多的经验和改进的方案拿过来直接使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王伟东说。
王伟东表示,无论威能的成绩能否达到高目标,“十二五”对于威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我们会用5-10年时间,迈向下一个新台阶,把我们在欧洲做的,甚至会与欧洲同步,把最新的产品、最新的设计拿到中国来,在中国进一步深度投资。”
“我们的5年、10年计划,跟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是不谋而合的,接下来我们要在巩同发展传统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产品,目前已经衍生出的产品,包括太阳能整个系统及地源热泵的产品技术。”王伟东说。
如果在政府没有出台切实可行、有吸引力的政策前提下,威能的产品推广和合作开发是有阻碍的。“让50-60%甚至更多的普通人运用威能比较贵的设备是不现实的。各方面条件有限,威能公司是要长期运行的,我们不是一次性的产品。”在王伟东看来,威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做到领先于这个行业、领先于整个社会,在给成千上万家用户提供舒适的前提下,做到节能减排,这是威能的宗旨。
对于威能在中国的未来的5年计划,王伟东强调,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方面,威能实施的战略刚好跟政府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
其实,目前国内的环保意识相比国外而言,尚有差距。威能在德国用了百余年的时间才形成节能环保的影响力。威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最初也并非一帆风顺,对此,王伟东表示,好东西很难便宜,尤其新鲜东西,像可再生能源设备都较贵,成本较高。在国外,威能的发展也曾遭受过阻碍。用户很难一下子接受形式新鲜、价格较贵得节能环保产品。“能花500欧元买的东西,不可能花5000欧元去买。”目前,以德国为代表的整个欧盟,很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方面都有一定的补贴。近两年来,通过欧盟和德国政府的补贴,威能在欧洲的太阳能及地源热泵项目已经申请了很多,但政府的补贴毕竟有限,也有时限。
王伟东告诉记者,威能在中国还面临一个问题,以北京为例,政府今年有热风项目补贴,但是,“很多政策落地比较难,我们没有去刻意去申请,因为申请太困难了。”
威能模式
其实,早在2007年,威能就已在兰州完成了第一批太阳能项目配套项目。因第一期反响较好,所以,又开始了第二期。威能为项目提供所有的常用产品,比如热水器、太阳能等。威能既负责设计,又负责后期安装和售后服务。到目前为止,威能的兰州项目已进展到第二、三期;上海项目威能也已进展一年多;此外,在江苏、浙江等地威能也有项目在跟进。
在中国,威能产品大多数是以地产整体配套形式出现。也有一定比例的零售,一家一户成为高端产品的消费者开始逐渐增多。威能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主要是通过代理商来做,代理商同时也是集成商,他们依托威能的渠道把网络做大。
目前,威能中国有200多员工,加上200多个代理商,整个网络在全国铺开。前期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中期是技术的合作而后期是技术服务。
最初,发展环境、政策制度、消费观念不约而同地制约着威能快速发展的步伐。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威能因相关政策,不能独资,而与北京燃气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后来政策放宽,威能将合资企业逐渐转变为独资企业。2007年,威能在无锡设立了工厂,时至今日,中国的投资环境虽不比别的国家差,“只是企业并不能把德国的经验拿来照搬,一定要适应才能发展、才能向前。”
威能中国在快速发展同时,遇到过各方面的挑战。最初,节能环保行业规模不大,威能发展也并不是很快。而现在,随着行业开始壮大,威能每年的成绩都在以30-40%的速度增长,甚至跃进的速度可以达到60-80%。与此同时,威能在中国市场,因产品及品牌效应在行业内倍受关注,各种各样的侵权事件随之层出不穷。很多公司的LOGO设计的都跟威能类似,抄袭或“山寨威能”都号称自己是德国品质、德国技术。“虽然我们有专利,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打假上访,但如果我们不去做,势必影响了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会以为他们买的是威能,其实是拷贝或山寨板的威能。”对此,王伟东显得既愤慨又无奈。
“短期之内,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好靠宣传、口碑和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去协调,通过各种 渠道,让用户去辨别真伪。靠企业去打假,很难!政府应该做一些事情。”王伟东表示,政府应该确实把精力投入到市场规范化,让违规者能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如果违规成本高,他们就会放弃。在国外,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在中国市场,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及完善的法律。
虽然问题不少,但威能在中国市场还是跑出了威能速度。在发展中,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去年,威能在长沙、内蒙古、太原三地开了三家分公司。“今年,我们还要继续设立分公司,有两个地方需求比较大,比如青岛、南昌。与其说我们主动去做,还不如说去满足当地市场,满足客户的要求,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服务。”王伟东说。
去年,是威能在中国发展最为突出的一年。整个业绩增长在70%-80%,在太阳能方面,增长更多。“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让威能成为传统壁挂炉、冷能炉、太阳能、地源热泵,包括新风系统……全方位都有规模地成长,成为在节能方面领先的一家环保企业。”
威能式的低碳生活
2005年底,王伟东进入威能中国。2008年,他开始负责威能全国事务。谈到从事采暖业的初衷,王伟东坦言,在安徽读书时,当时学校没有采暖设施,冬天非常冷。第一年时他手上生了冻疮,所以感到南方冬天其实也需要采暖。
威能在上海推广采暖产品时,当时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分户供暖,也不知道壁挂炉。王伟东想出了一个办法,建立体验中心——一间几十平米的房子,安装上威能的采暖系统,让消费者来亲身体验。几年过去,北到乌鲁木齐,南至重庆,威能在多个地区建立体验中心共计200多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壁挂炉和独立采暖。“希望中国用户享受到和欧洲老百姓同样的采暖品质是威能在中国的追求。威能壁挂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样的产品调节方便,在解决采暖需求之外,又提供热水需求。”王伟东得意地说。
在欧洲及全球壁挂炉市场,成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占欧洲市场份额的27%,全球市场份额的23%。而在中国,虽然进入时间不长,但其销售服务网络已覆盖很多区域,已成为国内分户供暖市场中的佼佼者。
王伟东认为,从采暖来看,分户供暖是一个大趋势。西欧是最早做分户供暖的,西欧88%的以上用户都是分户供暖。东欧原来都学苏联,大部分是集中供暖。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已意识到集中供暖有太多的弊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在供暖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完全走出“围城”。每年快进入采暖季节,百姓最关注的是家里什么时候有暖气、什么时候断气。因为这不由自己把控,以至于经常会出现很多冲突。政府为此也很头疼,采暖费收不上来,采暖成本中间增加,采暖企业大规模亏本,政府无力支出日益庞大财产补贴。“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算问题。”王伟东轻松地说。
为什么不让百姓自己采暖?这样他用多少自己掌握。威能的产品比较人性化,其口号是“人性采暖”。对于使用天然气分户采暖成本是否会高于集中供暖的问题。王伟东表示,在同等条件下,要达到同等温度,是集中供暖省钱还是分户供暖省钱,结论是:分户供暖要省25-35%,分户供暖是一次性在终端将天然气转变成热能,然后给住户供暖,关键是它避免了浪费。王伟东解释说,集中供暖是按面积收费的,假设每年用户交6000元随便使用,往往都不会珍惜能源。“说白了,就是吃大锅饭。”而单靠节能的威能产品,就可节省25—35%。因为威能可以随用随开,随时关闭。在使用威能产品时,用户在无形中就已经能节省30%左右的能源,而省钱就是省能源。
据王伟东介绍,冷凝技术就是废气利用,所有的仪器燃烧采暖之后,排出的废气、水蒸气都有热量,温度都在50-60度左右,甚至达70-80度,通过热交换,二次把这些热气的热量加以回收。但为什么叫冷凝?因为一旦冷却,水蒸气就会转化成水,所以,冷凝技术就是二次热交换。
在王伟东看来,能源永远是一个消耗过程,不用一分能源不可能,但怎么样用的更省、效率更高,最关键。
不久前,威能在中国成立了威能俱乐部,节能环保企业成立用户俱乐部似乎是件新鲜事。“让所有使用威能的用户感受到威能是一个家庭,家里有威能的关爱,所以,我们成立了俱乐部,目的是要以威能为连接纽带将用户人脉连起来,这样既是市场推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市场的需求,我们要跟最终用户直接对话,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对威能有什么意见、建议。”如今,威能俱乐部的成员已有上千人,这让王伟东很开心。
威能在中国与地产界有着密切的合作,眼下正值中国地产紧缩调控中,威能很难不受此影响。王伟东表示,今年的目标比去年提升了30%,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目标。“让中国老百姓接受新能源并不是威能一家要做的,是我们整个行业一起要做的,这也是我们成立采暖协会的初衷,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产品做好。”王伟东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如果你给我时间的话——10年。我们希望10年内能让威能中国做得跟欧洲一样好,能占据中国1/3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