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根据水权证标注的水量购买水票,先交水票后用水,相当于有了粮票才能买粮一样
水权,是一个地区的取水权或用水权,本质上属于当地居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在“滴水贵如油”的干旱地区尤其如此。
水权制度,包括分配制度、交易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调水源头区得到补偿,也是以水权交易制度作基础的。
用“油锅捞钱”的方式来“三七分水”的故事,在黄河中下游的山西、河南等地曾广为流传,其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从中能看出,各地对水的渴求及对用水权的争夺,自古就有。在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英雄崇拜情结及祭拜等活动。
实际上,无论是古代的“捞钱分水”,还是现代对降雨的人工干预,都是对雨水时空分布不均的重新调配,目的是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部推动中国西北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的实践表明,完善水权制度,建立水权市场,可以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效果。
“水票”试验
甘肃省张掖市是国内最早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市之一,主要从明晰水权入手,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张掖在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实践中,“水票”是意义重大的制度创新:农民根据水权证标注的水量购买水票,先交水票后用水,相当于有了粮票才能买粮一样。
这一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水资源的稀缺性。
“水票”类似于地方“粮票”,只能在局部地区流通。农民按实际情况分配一定的用水指标,用水超过定额指标后,需要从有节余的农民手中购买水票,节余水票仅能在同一条水渠系统内转让。
一张水票连接着政府、市场和农户,承载了水权、水价和水市场,可以大大降低水权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的标的物水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类似于“水银行”,使水权在更大范围内流转成为可能。
从2002年年初起,张掖黑河流域按照既有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始经济结构调整、节水工程建设和以水权为中心的用水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早在明末清初中下游就出现用水矛盾。清雍正四年(1726年),驻甘巡抚年羹尧订立“均水制”,即每年芒种前封闭上段渠口10天,给下游高台及鼎新灌区放水,并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予以实施。
而今,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黑河分水目标,在提高用水效率的同时,也使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在下游断流多年后重新有了流水,干涸多年的东居延海重新实现碧波荡漾,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灌区新探索
梨园河灌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临泽县南部,是一个从黑河支流梨园河引水的大型自流灌区。由于水系年久失修,用水效率低下,管理方式陈旧,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农业灌溉定额偏高,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自2000年开始,灌区对各项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并确定了5项任务: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将用水总量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乡村,落实到每个用水单位(用水户);建立灌区各行业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合理设立各行业单位产品的用水定额指标;建立定额水价核算体系,定额内用水实行基本水价,超额用水加价收费;建立水权交易规则,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用水协调监督机制,建设水计量设施并规范监测措施。
同时,探索形成了“灌溉管理单位 用水者协会 用水户”的管理体系。以村为单位组建用水者协会,并由农民选举产生,负责将水权分配至各农户;向农民出售水票,养护配套水利设施,调解水务纠纷。
用水制度改革,特别是“水票”制度的实施,堵住了乱收费的“由头”,农民也开始精打细算用水,琢磨节水办法,随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大大减少,负担也大为减轻。比如,过去用水量大的大块田地,现在改成用水少的小块田地;私自开荒、偷水、抢水等现象销声匿迹,用水纠纷也大大减少。
宁夏、内蒙古等中国西北能源富集地区,通过水权交易,从农民手中置换出水资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的耕作方式,也能“以水定产”,促进能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节水“领跑者”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水利部一起实施节水“领跑者”制度,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反对用水中的浪费。
在政策措施上,国家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节约和循环利用水资源、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工程等予以必要的支持。
首先,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对电力、钢铁、石油化工、化工、造纸、纺织等高耗水行业实施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冷却、热力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
其次,鼓励企业建立用水统计台账,完善节水管理。开展高耗水行业节水诊断和水效对标活动,大幅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资源消耗强度。从操作看,高尔夫球场、洗浴业等耗水量大的服务业,可以借鉴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开展节水服务,切实降低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强度。
需要指出的是,水权、水权交易及其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前提、边界和约束条件:前提条件是水资源的稀缺性;覆盖范围大到某个流域、小到某条引水渠;跨流域调水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属于水权交易类型,而激励和约束是保证水权交易成功的制度安排,不可或缺。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水权,是一个地区的取水权或用水权,本质上属于当地居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在“滴水贵如油”的干旱地区尤其如此。
水权制度,包括分配制度、交易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调水源头区得到补偿,也是以水权交易制度作基础的。
用“油锅捞钱”的方式来“三七分水”的故事,在黄河中下游的山西、河南等地曾广为流传,其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从中能看出,各地对水的渴求及对用水权的争夺,自古就有。在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英雄崇拜情结及祭拜等活动。
实际上,无论是古代的“捞钱分水”,还是现代对降雨的人工干预,都是对雨水时空分布不均的重新调配,目的是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部推动中国西北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的实践表明,完善水权制度,建立水权市场,可以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效果。
“水票”试验
甘肃省张掖市是国内最早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市之一,主要从明晰水权入手,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张掖在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实践中,“水票”是意义重大的制度创新:农民根据水权证标注的水量购买水票,先交水票后用水,相当于有了粮票才能买粮一样。
这一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水资源的稀缺性。
“水票”类似于地方“粮票”,只能在局部地区流通。农民按实际情况分配一定的用水指标,用水超过定额指标后,需要从有节余的农民手中购买水票,节余水票仅能在同一条水渠系统内转让。
一张水票连接着政府、市场和农户,承载了水权、水价和水市场,可以大大降低水权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的标的物水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类似于“水银行”,使水权在更大范围内流转成为可能。
从2002年年初起,张掖黑河流域按照既有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始经济结构调整、节水工程建设和以水权为中心的用水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早在明末清初中下游就出现用水矛盾。清雍正四年(1726年),驻甘巡抚年羹尧订立“均水制”,即每年芒种前封闭上段渠口10天,给下游高台及鼎新灌区放水,并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予以实施。
而今,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黑河分水目标,在提高用水效率的同时,也使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在下游断流多年后重新有了流水,干涸多年的东居延海重新实现碧波荡漾,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灌区新探索
梨园河灌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临泽县南部,是一个从黑河支流梨园河引水的大型自流灌区。由于水系年久失修,用水效率低下,管理方式陈旧,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农业灌溉定额偏高,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自2000年开始,灌区对各项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并确定了5项任务: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将用水总量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乡村,落实到每个用水单位(用水户);建立灌区各行业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合理设立各行业单位产品的用水定额指标;建立定额水价核算体系,定额内用水实行基本水价,超额用水加价收费;建立水权交易规则,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用水协调监督机制,建设水计量设施并规范监测措施。
同时,探索形成了“灌溉管理单位 用水者协会 用水户”的管理体系。以村为单位组建用水者协会,并由农民选举产生,负责将水权分配至各农户;向农民出售水票,养护配套水利设施,调解水务纠纷。
用水制度改革,特别是“水票”制度的实施,堵住了乱收费的“由头”,农民也开始精打细算用水,琢磨节水办法,随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大大减少,负担也大为减轻。比如,过去用水量大的大块田地,现在改成用水少的小块田地;私自开荒、偷水、抢水等现象销声匿迹,用水纠纷也大大减少。
宁夏、内蒙古等中国西北能源富集地区,通过水权交易,从农民手中置换出水资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的耕作方式,也能“以水定产”,促进能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节水“领跑者”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水利部一起实施节水“领跑者”制度,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反对用水中的浪费。
在政策措施上,国家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节约和循环利用水资源、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工程等予以必要的支持。
首先,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对电力、钢铁、石油化工、化工、造纸、纺织等高耗水行业实施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冷却、热力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
其次,鼓励企业建立用水统计台账,完善节水管理。开展高耗水行业节水诊断和水效对标活动,大幅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资源消耗强度。从操作看,高尔夫球场、洗浴业等耗水量大的服务业,可以借鉴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开展节水服务,切实降低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强度。
需要指出的是,水权、水权交易及其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前提、边界和约束条件:前提条件是水资源的稀缺性;覆盖范围大到某个流域、小到某条引水渠;跨流域调水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属于水权交易类型,而激励和约束是保证水权交易成功的制度安排,不可或缺。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