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比较讲究‘耻文化’,许多孩子即使心理出现问题,也不愿主动寻求帮助。一怕贴标签,二担心泄露隐私,三认为丢面子,以上三点,足以将很大一部分有心理问题的人,阻挡在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之外。”近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心理所EAP心理学博士、现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教育矫治处负责人袁存凤说,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贫困地区尤为凸显。
曾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他,对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颇为关注,这也是他的专业领域。
在他看来,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立足于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以及整个乡村文化背景。因此,他提出必须改变以往“求询”模式,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测评筛查、预警和咨询的“主动干预”方式。
资源匮乏 问题凸出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报告》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报告》指出,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的地區差异仍然突出,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地区的支持。
出身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袁存凤深知农村孩子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尤其部分相对贫困地区的孩子,留守、隔代教养等现状,使他们从小缺少关爱,思想比较封闭,往往更容易走极端。”
通过走访调研,他发现,农村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抑郁、网瘾、学习动力不足几大问题,“尤其是每年高考前,时不时会发生学生轻生事件。”袁存凤说。
袁存凤扶贫的地方—陇山村,位于四川大巴山南麓,全村共有2285人,贫困户75户485人,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多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上任不到两个月,袁存凤就接到驷马镇镇长的求助电话,驷马中学有一名学生要跳楼轻生。
当他赶到时,老师、家长站在操场,手足无措。迅速了解学生情况后,袁存凤利用危机干预心理治疗法,最终将该名学生劝下楼,并及时对其进行事后“心理干预”,稳住了学生情绪。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事后,袁存凤了解到,因父母外出打工,当地许多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心理极度脆弱。
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当时整个巴中地区,竟没有一名持证上岗的心理辅导老师。
寻求出路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其中,包括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文件明确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升至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袁存凤认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他强调,我国心理健康相关工作起步较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覆盖面有限。县域教育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师资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农村地区学生心理服务资源更为匮乏。
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出路在哪里?
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索,袁存凤发挥心理教育专长,在四川巴中推进实施“大巴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计划”,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农村学校课堂,助力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2017年7月,他协调全国12位心理教育专家和工作者,为巴中市510余名心理教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心理健康咨询培训班。
2018年,袁存凤先后为巴中市委宣传部未成年心理健康中心、平昌县实验小学、驷马中学、雷山小学义务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咨询服务,举办“大学生国学心理学寒假行”等活动。
挂职结束后,袁存凤始终关注当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多次组织专家赴当地开展相关培训。
2020年初,袁存凤组织专家团队,编写出一套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系列读本—点亮未来“1 N”,用孩子成长故事,讲心理学专业知识。
“读本主要以秦巴山区孩子‘天天’的视角进行编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设定人物角色,主动引导,让孩子有代入感,当现实中发生类似情况时,能帮助他们提前预知、积极应对。”袁存凤说,其实就是为孩子的成长道路,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他们健康成长。
在他看来,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特别是抓小、抓早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齐农村孩子精神短板,是实现乡村振兴必要前提和基础。
打破壁垒 融合发展
一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
结合多年研究经验,袁存凤提出,建立新时代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打破学科壁垒,走融合发展模式。
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包括一门狭窄的心理学知识,还应向身体、体育、脑功能等知识延展。
袁存凤指出,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原因很多,并不仅仅是心理本身问题,引起心理问题的应激源,往往是社会性的。比如,考试失利、家庭矛盾、受到性侵等,因外界变动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他强调,这些应激源不但会引发心理问题,还会导致身体不适。比如,腰酸背疼、神经性疼痛、饭量减少、睡眠不好等。
同时,应激源会对大脑产生一定影响,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专注力不集中,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受阻等。
因此,他提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走“身心脑”融合发展模式,从学科融合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塑。
此外,在既有心理服务体系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形成多模态的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促进,多措并举,主动干预,形成合力。”他希望,“在扶贫经验‘扶志 扶智’的方程式中,加入一个‘心’元素,用‘扶心’点亮农村孩子未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