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按照一定培训目的,将真实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从而形成以供学院思考分析的案例,利用独立研究和讨论的方式,提升学院分析问题能力、解题 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临床医学教学;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06-01
  案例教学法需要严格按照立案办法将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及培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医学的实践性非常强,特别适合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下面我们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及实施展开分析。
  1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与信息。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等过程中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进行合理引导,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不仅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同时还要给出客观的判断,并进行正确引导。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同时还应重视对能力的开发。案例是对现实工作中问题的真实模拟,有效应用这些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非常重要。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展开案例教学,充分展示真实的、典型的病例,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案例情境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最大程度上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切实提升对临床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能力。
  2临床医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2.1选择典型临床病例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精选及编写临床医疗病例是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案例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相关,因此,案例选择应该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1)明确目标,突出主题。好的案例必然可以表现出明确的目标,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同时还能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展开横向联系,学会融会贯通。例如,有一例被误诊成胆囊炎而造成死亡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案例,该案例的重点在于对腹痛的鉴别和诊断,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应强调腹外疾病和急腹症鉴别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临床思维开始从局部逐步向整体扩展,以提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2)客观真实,生动典型。案例必须是来源于临床实际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综合性,将拟学内容的理论体系全面反映出来,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非常有利,教师应该从错综复杂的医疗活动中,分别选择和整理出代表性的临床案例,从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3)难易适中,信息适量。教学案例应该有一定难度,必能太简单,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选择容易误诊的病理,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2.2问题的设计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关键所在,问题设计可以是单一的、常识性的,例如右上腹部有哪些器官,或者也可以是综合的、逻辑性的,例如结合患者已有体征、症状,推断最可能的诊断,或者也可以是按照该例胆囊炎治疗为什么会获得不好的效果等等。一般来说,问题设计与安排应该将课程推进理论体系作为主要导向,这样从表到里、从浅到深。在真实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应对案例最终诊断结果尽可能的隐去,特别是应该隐去尸体解剖病理结果,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
  2.3案例布置
  布置案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案例,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是因为课堂教学实践有限,要想学生在课堂中了解案例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布置案例需要在课前完成。案例的布置可以利用个人主页等方式公布出来,或者也可以利用引发纸质资料发布。通常在讲课之前的一周左右时间布置最好。展开课前小组讨论非常重要,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非常重要,建立学习小组可以改变以前学生“单干户”的角色,以自觉自愿为基础形成“学习共同体”,注意小组的规模应该在4~6人之间,一般不会超过10人。引导学生参与到交流与讨论中来看,发表学生的间接和主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使案例学习效果得到增强。
  2.4分析与总结
  课堂分析应采用讨论式分析的方式,学生作为主体来发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对讨论过程进行讲解和归纳。如果在讨论之前教师就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时间一般不需要过长。如果在讨论之前教师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则可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在讨论过程中将基础知识融合进来。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显现的问题加以注意,以便更好的调整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点,这样教学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进行归纳与总结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观点、论证方法及问题进行点评,同时还要按照教学内容逻辑主线提出顺畅的分析和结论,促进案例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
  2.5课后作业
  针对本次讨论利用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对书面分析报告进行撰写,通常报告的字数应该在1500~3000字之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本次讨论的内容进行有效消化,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他们的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以后成为临床医学方面的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使其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同时与当前的医改形势相结合,适当调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建立起完善的案例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尤燕舞,林栩,王洁,杨发奋. CBL教学法在肾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6:145-146+149.
  [2]雷呈.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3:117-118.
  [3]范万峰,王山山,毛锡金,王培源. 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西北医学教育,2011,06:1314-131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急诊外科开放性创伤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展开探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因患有开放性创伤入本院急诊外科施行对症诊疗的患者327例,以回顾评估法探究入选病例出现切口感染问题的有关危险因素。结果:所选创伤患者327例中,共有31例出现切口感染,占比9.48%。以实际年龄超出60岁、BMI指数超出24、受创部位是头部、多个受创数量、TS分数小于4分、术前没有用抗生素
期刊
【摘要】老年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如进入康复期,其精神活动日趋正常,心理活动出现新的变化。当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后,其不仅生活能力会降低,更会因此而引发心理问题。本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应对策略,对他们的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vs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3.9±1.1)分低于对照组(6.8±1.7)
期刊
【关键词】排毒液;毒素;打通;微循环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04-01  一、前言  《国医九七三计划》有“微循环通,不会得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畅,全身都健康”。的描述,阐述了微循环对健康的重要性。“百病皆生于郁”毛细血管细而长,最易堵塞。堵塞物是黄水(黄水是内邪、外邪夹杂混合体内垃圾、毒素而形成,成分有:坏胆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ICU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设定实验组和常规组且二组的患者数量一致。我们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和诊疗措施来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预防和治疗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A组治疗方法为未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法,B组治疗方法为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法,进行A组和B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的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防治措施的总结。结果:A组65例患者中5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为7.88%,B组60例患者未出现喉返神经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医院护理之间的关系,从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入手,拓展护理的多元化,实现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之间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慢性阻塞肺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配,其中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54例,设置为试验组,没有参加到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46例,设置为对照组。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开展护理之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将品质圈管理应用于临床静脉药物配制中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0名在本院接受临床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应用品质圈管理前接受治疗的10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后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并比较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成绩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成绩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末梢采血、静脉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取受检者末梢血及静脉血并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不同采血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P<0.05,差异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手术围期不良事件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建立优质的手术护理服务,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在手术围期选择优质护理的患者有56例,将其设置为试验组,另外还有44例患者没有参与到手术围期的优质护理试点之中,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之后分别进行手术过程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