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现谈谈我校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学习——掌握规范内容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生来就有,它要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熟练背诵,才能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
1.抓开学第一天的常规学习。我校利用开学前报名的时间,要求每个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武陵小学校园一日常规》,将学习和训练有机结合。对于一年級新生,我们开学第一天就会召开新生家长会,让每一位家长都明白学校对孩子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开展教育。
2.抓开学第一周的常规学习。各班主任在第一周里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训练,通过讲、背、导、评的形式促使学生有个良好的开端。讲是班主任讲解各项制度的内容、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其细则;背是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熟背各项制度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每一条内容;导是教师采取各种方法、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具体操作;评是班主任正确评价学生掌握的情况。
3.抓周会课的常规学习。我校的周会教育实行系列化,围绕每期、每周、每月的教育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学校的行政值周和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常规情况,选择内容有重点地进行学习训练。同时,还结合到时事的学习。这样,学生对常规内容的掌握就会更加牢固。
4.抓学科课中的渗透学习。在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社会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常规学习,全员参与,使常规内容的教育学习更加扎实。
5.抓学习情况的反馈。学生常规学习的情况如何,学校在开学第一周就进行严格的检查。每班随机抽查内容,对班级开学时学习常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
二、指导训练——进行系列训练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常规”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其内容,并按照要求去做,形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长期的、严格的训练才行。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只要恰当,都是有效果的。训练时可重点作好以下几点:
1.激发训练动机。正确的道德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行为动机。教师应通过列举事例、树立榜样、体察心情、创设情景、展开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从感情上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向,萌发正确的行为动机。
2.提出具体要求。在进行行为训练时,对于练什么,怎样练,训练中要注意什么,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所提要求必须具体、明确。我校的常规训练,从晨检到路队等校园生活各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3.指导行为训练。学生明确要求后,并不等于就能照着这样去做了,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训练时,可根据训练内容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效果。
4.给予正确评价。行为训练不但要有指导,还应该及时地检查。每过一个阶段,就要对学生的行为情况进行检查,给予一定的评价。对行为要求掌握好或者进步较快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表扬。与此同时,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及时指正。
三、规范行为——建立规章制度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学校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掀起学习的高潮。各班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如此,多数学生能够逐渐由“他律”发展为“自律”,渐渐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深化教育——开展行为评价
行为评价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学校分别从爱祖国、勤学习、守纪律、礼貌待人、勤劳节俭、尊敬师长、健康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价;家庭从自理能力、完成作业、接受教育、活动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是“自评——组评——师评”和“自评——家评”,对学生突出优良行为实行加分,对突出不良行为实行减分,最后统计出总分,根据分数划分等级,分别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建立了三结合教育网络,这种多元化评价得以实施,这种评价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学习——掌握规范内容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生来就有,它要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熟练背诵,才能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
1.抓开学第一天的常规学习。我校利用开学前报名的时间,要求每个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武陵小学校园一日常规》,将学习和训练有机结合。对于一年級新生,我们开学第一天就会召开新生家长会,让每一位家长都明白学校对孩子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开展教育。
2.抓开学第一周的常规学习。各班主任在第一周里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训练,通过讲、背、导、评的形式促使学生有个良好的开端。讲是班主任讲解各项制度的内容、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其细则;背是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熟背各项制度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每一条内容;导是教师采取各种方法、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具体操作;评是班主任正确评价学生掌握的情况。
3.抓周会课的常规学习。我校的周会教育实行系列化,围绕每期、每周、每月的教育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学校的行政值周和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常规情况,选择内容有重点地进行学习训练。同时,还结合到时事的学习。这样,学生对常规内容的掌握就会更加牢固。
4.抓学科课中的渗透学习。在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社会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常规学习,全员参与,使常规内容的教育学习更加扎实。
5.抓学习情况的反馈。学生常规学习的情况如何,学校在开学第一周就进行严格的检查。每班随机抽查内容,对班级开学时学习常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
二、指导训练——进行系列训练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常规”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其内容,并按照要求去做,形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长期的、严格的训练才行。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只要恰当,都是有效果的。训练时可重点作好以下几点:
1.激发训练动机。正确的道德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行为动机。教师应通过列举事例、树立榜样、体察心情、创设情景、展开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从感情上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向,萌发正确的行为动机。
2.提出具体要求。在进行行为训练时,对于练什么,怎样练,训练中要注意什么,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所提要求必须具体、明确。我校的常规训练,从晨检到路队等校园生活各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3.指导行为训练。学生明确要求后,并不等于就能照着这样去做了,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训练时,可根据训练内容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效果。
4.给予正确评价。行为训练不但要有指导,还应该及时地检查。每过一个阶段,就要对学生的行为情况进行检查,给予一定的评价。对行为要求掌握好或者进步较快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表扬。与此同时,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及时指正。
三、规范行为——建立规章制度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学校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掀起学习的高潮。各班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如此,多数学生能够逐渐由“他律”发展为“自律”,渐渐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深化教育——开展行为评价
行为评价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学校分别从爱祖国、勤学习、守纪律、礼貌待人、勤劳节俭、尊敬师长、健康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价;家庭从自理能力、完成作业、接受教育、活动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是“自评——组评——师评”和“自评——家评”,对学生突出优良行为实行加分,对突出不良行为实行减分,最后统计出总分,根据分数划分等级,分别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建立了三结合教育网络,这种多元化评价得以实施,这种评价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