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自治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拉开了“草根民主”在中国的序幕。从此,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开始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从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于转型期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学者们主要是从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以及推进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对策等方面来研究。
[关键词]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综述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0-0027-02
政治参与,简言之,就是参政。什么是参政?《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给出了明确定义?押“公民自愿地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那么,农民的政治参与,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农村户口的成年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农民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正如亨廷顿所说:“政治参与扩大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在传统社会,政府和政治通常只与少数精英有关”。因此,研究新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不仅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社会转型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新的特点。郭正林教授认为,1949-1979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政治主要是一种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种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一种卷入式的政治参与,他把这种卷入式的政治参与界定为“政治卷入”,并进一步指出,“政治卷入”是参与主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缺乏选择的机会的政治参与形态,它与转型时期农民的制度性、权利性和自主性的政治参与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这种不同,有学者这样表述:毛泽东时代是让那些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贫下中农去决定国家的命运,后来则是让农民自己学会决定自己的命运。而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少见的抗争性参与,具体形式有:农民依政策抗争或依法抗争,非制度性参与和农民集体维权行动。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总体水平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学者叶笑云认为,农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增强,参与意识大大提高,政治心态由保守转向变革、开放,政治信任感和认同感增强。在这几年进行的第四届和第五届村民选举时,全国有90%的农民参加了村委会的民主选举,表现出空前的政治热情。特别是部分农民通过组织或参加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民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政治参与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令人可喜的是政治参与过程中有一支生力军在起主导作用,即党员干部、文化程度较高者(初中以上)、退伍军人、外出打工者,他们无论政治知识、态度还是技能都较好,而且这部分人的态度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基本上能左右政治参与过程。
尽管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程度低,参与的高指向性,参与要求与能力之间的反差大。学者程同顺指出,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仍然很低,基本上还是手段参与,尤其是非制度化参与有扩大的危险。当前,非制度化参与、抗议性参与和暴力参与往往合而为一。学者谢岳则进一步指出,农民掌握政治知识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民的政治参与态度也较低调,对政治的评价倾向于消极,在中国许多农村宗族仍然是左右政策的主要力量。对此,别的一些学者有着相似的观点。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家族性色彩浓厚与国家的凝聚力淡化之间存在矛盾;农民政治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看客心理、热衷实利、忽视政治是主要表现,政治参与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仅限于社区性参与或问题性参与,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较低,质量不高;此外,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有较强的依赖性,处于政治边缘化状态;农民工政治参与率较低,政治参与受到各种限制。
二、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对于影响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学者们主要从经济、文化、政治心态、政治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徐炜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村民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因素即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传统政治文化(如家庭意识、乡土意识、重礼俗不重法治等心理状态)的影响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的学者另有说法,杨立华通过调查发现,农民的政治参与尽管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但这不是决定因素,农民的参与兴趣、能力和客观因素如体制的弊端同前两种因素一起起作用。郭正林和杨明也持相近的立场。郭正林通过他对广东农村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同个人的收入水平几乎不相关,而同个人的社会政治面貌及社会身份(通过职务经历来体现)关系密切。杨明通过他的研究也认为,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参政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差异在人们的参政行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可农民的年龄对农民的参政行为影响却不明显。
叶笑云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认为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是传统的双重政治心理和政治依附心理。双重政治心理就是对皇权既崇拜又疏远的二元情感、既逆来顺受又官逼民反的矛盾心态,既有均平思想又有特权观念的双重人格;而政治依附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明君、贤相和清官的企盼。郭玉兰则更为具体地从文化心理上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十大文化心理因素:宗族意识和乡土观念,礼俗重于法制的“关系学”概念,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传统,无争无为的思想,知足怕变思想,权力崇拜与畏惧心理,清高自诩的落后美德观,官本位思想,小生产者心态,从众主义心态。
有些学者则认为,直接的利益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很大。例如,徐勇认为支配和影响村民选举的因素主要是利益机制,而驱动村民政治参与的利益,包括集体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何包纲、朗友兴的研究发现,经济发达村要比经济落后村的村民选举的竞争程度高,选民对投票回报或选举的误工补贴的期望是村民高参选的重要因素。胡荣的案例研究也发现村民参选的回报和候选人竞选的经济利益计算是农民参选的主要动机。陈同顺则强调,转型时期,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存在经常性的利益冲突,农民为了保护和表达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更多地参与政治。但是也有学者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三农问题”专家于建嵘在湖南的一些农村调查后发现,农民公共参与(政治参与)的显著特征是目标非经济化和自愿不足。参加选举的农民并不认为选举投票对他们的自身利益很重要,他们寻求的是“做事公道”。
由此看来,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在一些普遍的因素以外,还存在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农村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力是不尽相同的。
三、推进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对策
针对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尤其是其症状,学者们开了许多推进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药方。总体来看,这些处方采用了中医的疗法,实行标本兼治。不仅使用“政治疗法”,而且进行“经济疗法”、“文化疗法”等;不仅“对民下药”,而且也“对官下药”。
例如,陈强虎从村民权利虚化的小农经济原因入手,提出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的培养必须重新塑造新的经济基础。而张祝平、郑晓丽则进一步从三方面提出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政治参与;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的政治热情;加强参与制度化建设,拓宽参与渠道。还有的学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公民与政治系统的联系,张宁和张龙平等也强调媒体对推进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特别是面对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升温,学者们在担忧之余提出了一些对策。章荣君就从三个层面给出了思考。他认为,在社会政治层面要做如下变革:变革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规范地方政治行为,深化基层政权改革,畅通农民参政渠道;在经济层面,一是巩固农民参政的物质基础,二是构建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在思想文化层面是建立新型政治文化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加强农民自身组织建设的解决思路。例如,王智军、项生华认为,农民自身组织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形式,作为农民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话语途径,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程同顺、张长虹、李昌平等都持相近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眼Z?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何包钢,朗友新.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于建嵘.岳村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1.
[5]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8.
[6]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M].人民出版社,2000.
[8]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J].社会学研究,2003(3).
[9]杨明.四县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2).
[10]叶笑云.浅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1(2).
[11]章荣君.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原因探析[J].人文杂志,2001(1).
[12]宋海春.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3]徐炜.试论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01(7).
[14]程同顺,章长虹.西方国家的农民政治组织与经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
[15]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对村民自治的一项考察[J].中国政治,1999(9).
[16]李雪卿.试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南京师范大学报,19983(3).
[17]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J].社会学研究,2002(2).
[18]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J].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17).
[19]王志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4(4).
[20]程同顺.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中国政治,1996(6).
责任编辑王安庆
[关键词]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综述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0-0027-02
政治参与,简言之,就是参政。什么是参政?《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给出了明确定义?押“公民自愿地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那么,农民的政治参与,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农村户口的成年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农民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正如亨廷顿所说:“政治参与扩大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在传统社会,政府和政治通常只与少数精英有关”。因此,研究新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不仅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社会转型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新的特点。郭正林教授认为,1949-1979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政治主要是一种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种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一种卷入式的政治参与,他把这种卷入式的政治参与界定为“政治卷入”,并进一步指出,“政治卷入”是参与主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缺乏选择的机会的政治参与形态,它与转型时期农民的制度性、权利性和自主性的政治参与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这种不同,有学者这样表述:毛泽东时代是让那些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贫下中农去决定国家的命运,后来则是让农民自己学会决定自己的命运。而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少见的抗争性参与,具体形式有:农民依政策抗争或依法抗争,非制度性参与和农民集体维权行动。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总体水平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学者叶笑云认为,农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增强,参与意识大大提高,政治心态由保守转向变革、开放,政治信任感和认同感增强。在这几年进行的第四届和第五届村民选举时,全国有90%的农民参加了村委会的民主选举,表现出空前的政治热情。特别是部分农民通过组织或参加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民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政治参与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令人可喜的是政治参与过程中有一支生力军在起主导作用,即党员干部、文化程度较高者(初中以上)、退伍军人、外出打工者,他们无论政治知识、态度还是技能都较好,而且这部分人的态度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基本上能左右政治参与过程。
尽管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程度低,参与的高指向性,参与要求与能力之间的反差大。学者程同顺指出,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仍然很低,基本上还是手段参与,尤其是非制度化参与有扩大的危险。当前,非制度化参与、抗议性参与和暴力参与往往合而为一。学者谢岳则进一步指出,农民掌握政治知识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民的政治参与态度也较低调,对政治的评价倾向于消极,在中国许多农村宗族仍然是左右政策的主要力量。对此,别的一些学者有着相似的观点。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家族性色彩浓厚与国家的凝聚力淡化之间存在矛盾;农民政治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看客心理、热衷实利、忽视政治是主要表现,政治参与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仅限于社区性参与或问题性参与,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较低,质量不高;此外,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有较强的依赖性,处于政治边缘化状态;农民工政治参与率较低,政治参与受到各种限制。
二、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对于影响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学者们主要从经济、文化、政治心态、政治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徐炜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村民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因素即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传统政治文化(如家庭意识、乡土意识、重礼俗不重法治等心理状态)的影响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的学者另有说法,杨立华通过调查发现,农民的政治参与尽管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但这不是决定因素,农民的参与兴趣、能力和客观因素如体制的弊端同前两种因素一起起作用。郭正林和杨明也持相近的立场。郭正林通过他对广东农村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同个人的收入水平几乎不相关,而同个人的社会政治面貌及社会身份(通过职务经历来体现)关系密切。杨明通过他的研究也认为,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参政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差异在人们的参政行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可农民的年龄对农民的参政行为影响却不明显。
叶笑云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认为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是传统的双重政治心理和政治依附心理。双重政治心理就是对皇权既崇拜又疏远的二元情感、既逆来顺受又官逼民反的矛盾心态,既有均平思想又有特权观念的双重人格;而政治依附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明君、贤相和清官的企盼。郭玉兰则更为具体地从文化心理上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十大文化心理因素:宗族意识和乡土观念,礼俗重于法制的“关系学”概念,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传统,无争无为的思想,知足怕变思想,权力崇拜与畏惧心理,清高自诩的落后美德观,官本位思想,小生产者心态,从众主义心态。
有些学者则认为,直接的利益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很大。例如,徐勇认为支配和影响村民选举的因素主要是利益机制,而驱动村民政治参与的利益,包括集体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何包纲、朗友兴的研究发现,经济发达村要比经济落后村的村民选举的竞争程度高,选民对投票回报或选举的误工补贴的期望是村民高参选的重要因素。胡荣的案例研究也发现村民参选的回报和候选人竞选的经济利益计算是农民参选的主要动机。陈同顺则强调,转型时期,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存在经常性的利益冲突,农民为了保护和表达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更多地参与政治。但是也有学者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三农问题”专家于建嵘在湖南的一些农村调查后发现,农民公共参与(政治参与)的显著特征是目标非经济化和自愿不足。参加选举的农民并不认为选举投票对他们的自身利益很重要,他们寻求的是“做事公道”。
由此看来,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在一些普遍的因素以外,还存在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农村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力是不尽相同的。
三、推进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对策
针对转型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尤其是其症状,学者们开了许多推进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药方。总体来看,这些处方采用了中医的疗法,实行标本兼治。不仅使用“政治疗法”,而且进行“经济疗法”、“文化疗法”等;不仅“对民下药”,而且也“对官下药”。
例如,陈强虎从村民权利虚化的小农经济原因入手,提出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的培养必须重新塑造新的经济基础。而张祝平、郑晓丽则进一步从三方面提出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政治参与;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的政治热情;加强参与制度化建设,拓宽参与渠道。还有的学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公民与政治系统的联系,张宁和张龙平等也强调媒体对推进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特别是面对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升温,学者们在担忧之余提出了一些对策。章荣君就从三个层面给出了思考。他认为,在社会政治层面要做如下变革:变革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规范地方政治行为,深化基层政权改革,畅通农民参政渠道;在经济层面,一是巩固农民参政的物质基础,二是构建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在思想文化层面是建立新型政治文化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加强农民自身组织建设的解决思路。例如,王智军、项生华认为,农民自身组织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形式,作为农民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话语途径,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程同顺、张长虹、李昌平等都持相近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眼Z?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何包钢,朗友新.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于建嵘.岳村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1.
[5]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8.
[6]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M].人民出版社,2000.
[8]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J].社会学研究,2003(3).
[9]杨明.四县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2).
[10]叶笑云.浅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1(2).
[11]章荣君.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原因探析[J].人文杂志,2001(1).
[12]宋海春.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3]徐炜.试论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01(7).
[14]程同顺,章长虹.西方国家的农民政治组织与经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
[15]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对村民自治的一项考察[J].中国政治,1999(9).
[16]李雪卿.试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南京师范大学报,19983(3).
[17]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J].社会学研究,2002(2).
[18]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J].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17).
[19]王志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4(4).
[20]程同顺.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中国政治,1996(6).
责任编辑王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