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9例报告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手术适应证、术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方法 报告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9例,患者术前CT检查均以弥漫性肺气肿为主,均经2~3年不同程度的吸氧治疗,其中依赖呼吸机的有5例.手术方式分别为:单肺移植6例;单肺移植加对侧肺减容术7例;双肺移植6例.结合这19例患者的肺移植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单肺移植的受者中,术后第1天内有2例受者胸腔引流量超过2000 ml,再次剖胸探查止血.19例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3~22 d,平均呼吸机脱机时间为7 d.术后1个月内死亡5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1例、支气管吻合口漏1例、重症急性排斥反应(4A级)1例及重症细菌和霉菌感染2例.6例双肺移植的受者术后早期均康复出院.19例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73.7%、63.2%和52.6%.结论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最有效的方法;单肺移植口丁作为终末期肺气肿的常用术式,单肺移植结合对侧肺减容术可以更好的利用供肺,同时又解除了术后对侧自体肺的并发症;对年龄较轻及有双肺感染的终末期肺气肿患者,应首选双肺移植,双肺移植较单肺移植术后并发症更少.
其他文献
分析了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比了被动式和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为了有效地抑制电网波动对输出电流的影响,研究了带电压前馈的主动频率扰动法孤岛效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为造血干细胞(HSCs)对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作用.方法: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s,造血克隆形成(CFU)
由于基本卫生服务的特殊性,政府需要对此进行干预以保证居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可选择的方式主要有补供方和补需方.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经济学理论,阐述了补供方和补需方
目的 自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CNS HB)组织中培养鉴定致病细胞.方法 应用酶联合消化法对13例CNS HB组织进行培养,并通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免疫荧光、培养液上清促红
目的 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的发病率及其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LPA/AP)含量的变化,探索房颤相关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临床进行抗栓治疗
目的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膜表面微细结构;绘出细胞膜表面蛋白变化图,并以此图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准.方法 选取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
目的:比较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宫颈癌HeLa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免疫学性状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HeLa细胞后免疫分子表达状况,运用MTT法分
目的 对比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方法 选择门诊的SLE缓解期患者、住院活动期SLE患者及门诊的冠心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Livin在人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HCC及对应癌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uspuse-3激活在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Z-DEVD.fm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AC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以酶活性测定、W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