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混凝土工程的现场浇筑工艺,分别阐述了混凝土的分类,组成材料及配合比要求,着重论述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缺陷处理方法,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缺陷
TU37
1 混凝土的分类
1) 按混凝土的结构分: 有普通混凝土、大孔混凝土、多孔混凝土。
2) 按胶结材料分: 有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塑料混凝土、水玻璃—氟硅酸钠混凝土。
3) 按用途分: 有普通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隔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
4) 按质量密度分: 有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稍轻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 水泥: 有五个品种: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矿渣硅酸盐水泥; 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 石子: 拌制混凝土用的石子是碎石与卵石。
3) 砂: 拌制混凝土用的砂,一般都是使用天然砂,砂的粒径一般在0.15 mm~0.5 mm 之间,拌制混凝土宜用粗砂或中砂。
4) 矿物质混合材料: 为了降低水泥水量,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质混合材料。
5) 水: 一般能饮用的自来水或清洁的天然水。
3 混凝土的配合比
1) 满足和易性要求: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运输、浇灌、振捣过程中的合适程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便于施工的重要条件。
2) 满足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抗压强度,是各种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考虑的主要指标。
3) 含砂率: 含砂率指混凝土中砂所占的体积与砂、石所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含砂率小,表示砂的含量不足,石子间空隙就需要水泥填充,这就增加了水泥用量,石子容易离析; 含砂率过大,水泥要填满砂间空隙,用量也要增加。合适的含砂率是使水泥、砂与石子互相填充密实,并使水泥用量减少。
4) 水灰比: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称为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及和易性。一般来说,水灰比小,水泥浆就稠,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好,密实度及强度都较高。
5) 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增强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水泥用量过多,干缩性增大,混凝土构件容易裂纹。
4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拌制的方法有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搅拌常用“汗湿”法,劳动强度大、质量差、水泥耗量多,一般已不采用。机械搅拌常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工效高,质量也好。混凝土搅拌机使用前,应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倒净积水再正式搅拌。搅拌第一盘混凝土,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每盘混凝土卸尽后,才能投入下一盘的拌合料。不得一边出混凝土,一边加料。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混凝土坍落度,并应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
5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立刻运往浇灌地点。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混凝土运到灌注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如发现离析或初凝现象时,必须先进行第二次搅拌然后再浇灌。若混凝土已凝结,不得用于工程中。当运输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或遇到风雨时,运输工具要遮盖。冬季施工时,运输工具应加以保温。容器装料要适当,以免过满溢出。用手推车运送时,装料应低于平口5 cm ~ 10 cm。
6 混凝土的灌注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 当气温低于25 ℃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30 的凝结时间为3.5 h,大于C30 的为3 h; 当气温高于25 ℃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为3 h,大于C30 的为2.5 h) 。如混凝土灌注的间歇时间超过凝结时间时,应在一定位置留施工缝。一般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的上部水平面上、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大尺寸梁的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 cm~3 cm 处; 平板楼板的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肋形楼板的施工缝,当顺着次梁方向浇灌混凝土时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当顺着主梁方向浇灌混凝土时应留置在主梁跨度的中间1/2 范围内; 斗仓的施工缝可留在漏斗根部及上部,或漏斗斜板与漏斗立壁交接处; 一般设备地坑及水池的施工缝可留在坑壁上,距坑(池) 底混凝土面30 cm~50 cm 的范围内。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缝或垂直缝。
柱(或墙) 与梁、板,或基础与柱的混凝土同时浇灌时,柱(或墙) 或基础的混凝土浇灌到顶部时,其上面的梁、板或基础上的柱间应隔1 h~2 h 再浇灌,使其有一定沉落时间,以避免柱( 或墙)顶部混凝土产生“粘颈”,基础顶部产生“烂脖子”现象。
7 混凝土的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是在自然气温条件下( 高于5℃以上) ,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对于普通塑性混凝土,应在灌注后10 h~12 h 内即用麻袋、苇席、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保持湿润。浇水养护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不得少于7 昼夜; 用火山灰水泥、煤粉灰水泥或在施工中掺加塑化剂、加气剂等附加剂的混凝土以及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 昼夜。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在整个养护期内始终处于润湿状态为度,当气温在15 ℃左右时,每天浇水2 次~ 4 次,气候干燥时,浇水次数应适当增加。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取在四周砌一次砖蓄水养护; 池坑结构可待内模拆除后灌水养护。如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缺水地区,可在混凝土浇筑后2 h ~4 h,喷涂塑料薄膜养护。
8 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拆去模板的,如发现缺陷,应立即找出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修补。
8. 1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
1) 露筋。主要是浇灌时垫块位移,保护层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模板湿润不够,吸水过多而造成掉角露筋。
2) 缝隙及夹层。主要是温度缝、施工缝和收缩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配合因外来杂物而造成的夹层。
3) 麻面。多数是由于模板润湿不够,浇灌不严,振捣不足,或养护不好而造成。
4) 蜂窝。主要由于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漿少石多) ,搅拌不匀,浇灌方法不当,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造成。
5) 孔洞。主要由于混凝土捣空,混凝土内的泥块杂物,混凝土受冻等原因产生。
6) 混凝土强度不足。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四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的。
7) 裂缝。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在凝固过程中,模板有局部沉陷。此外还有混凝土养护不好,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等。
8. 2 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1) 细石混凝土填补。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去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2) 表面抹浆修补。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1.5 ~1∶2 水泥砂浆抹面修补。抹砂浆前,应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清洗润湿,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工作。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处冲洗补水泥浆。
3) 环氧树脂修补。当裂缝宽度在0.1 mm 以上时,可用环氧树脂灌浆修补,材料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墙塑剂、稀释剂和固化剂等。修补时先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散层仔细清除,严重的用丙酮擦洗,使裂缝处保持干净。然后选择裂缝较宽处布设嘴子,嘴子的间距根据裂缝大小和结构形式而定,一般30 cm~60 cm。嘴子用环氧树脂腻子封闭,待腻子干固后进行试漏检查。最后对所有的钢嘴都灌满浆液。混凝土裂缝灌浆后,一般经7 d 后方可使用。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缺陷
TU37
1 混凝土的分类
1) 按混凝土的结构分: 有普通混凝土、大孔混凝土、多孔混凝土。
2) 按胶结材料分: 有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塑料混凝土、水玻璃—氟硅酸钠混凝土。
3) 按用途分: 有普通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隔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
4) 按质量密度分: 有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稍轻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 水泥: 有五个品种: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矿渣硅酸盐水泥; 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 石子: 拌制混凝土用的石子是碎石与卵石。
3) 砂: 拌制混凝土用的砂,一般都是使用天然砂,砂的粒径一般在0.15 mm~0.5 mm 之间,拌制混凝土宜用粗砂或中砂。
4) 矿物质混合材料: 为了降低水泥水量,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质混合材料。
5) 水: 一般能饮用的自来水或清洁的天然水。
3 混凝土的配合比
1) 满足和易性要求: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运输、浇灌、振捣过程中的合适程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便于施工的重要条件。
2) 满足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抗压强度,是各种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考虑的主要指标。
3) 含砂率: 含砂率指混凝土中砂所占的体积与砂、石所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含砂率小,表示砂的含量不足,石子间空隙就需要水泥填充,这就增加了水泥用量,石子容易离析; 含砂率过大,水泥要填满砂间空隙,用量也要增加。合适的含砂率是使水泥、砂与石子互相填充密实,并使水泥用量减少。
4) 水灰比: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称为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及和易性。一般来说,水灰比小,水泥浆就稠,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好,密实度及强度都较高。
5) 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增强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水泥用量过多,干缩性增大,混凝土构件容易裂纹。
4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拌制的方法有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搅拌常用“汗湿”法,劳动强度大、质量差、水泥耗量多,一般已不采用。机械搅拌常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工效高,质量也好。混凝土搅拌机使用前,应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倒净积水再正式搅拌。搅拌第一盘混凝土,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每盘混凝土卸尽后,才能投入下一盘的拌合料。不得一边出混凝土,一边加料。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混凝土坍落度,并应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
5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立刻运往浇灌地点。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混凝土运到灌注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如发现离析或初凝现象时,必须先进行第二次搅拌然后再浇灌。若混凝土已凝结,不得用于工程中。当运输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或遇到风雨时,运输工具要遮盖。冬季施工时,运输工具应加以保温。容器装料要适当,以免过满溢出。用手推车运送时,装料应低于平口5 cm ~ 10 cm。
6 混凝土的灌注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 当气温低于25 ℃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30 的凝结时间为3.5 h,大于C30 的为3 h; 当气温高于25 ℃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为3 h,大于C30 的为2.5 h) 。如混凝土灌注的间歇时间超过凝结时间时,应在一定位置留施工缝。一般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的上部水平面上、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大尺寸梁的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 cm~3 cm 处; 平板楼板的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肋形楼板的施工缝,当顺着次梁方向浇灌混凝土时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当顺着主梁方向浇灌混凝土时应留置在主梁跨度的中间1/2 范围内; 斗仓的施工缝可留在漏斗根部及上部,或漏斗斜板与漏斗立壁交接处; 一般设备地坑及水池的施工缝可留在坑壁上,距坑(池) 底混凝土面30 cm~50 cm 的范围内。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缝或垂直缝。
柱(或墙) 与梁、板,或基础与柱的混凝土同时浇灌时,柱(或墙) 或基础的混凝土浇灌到顶部时,其上面的梁、板或基础上的柱间应隔1 h~2 h 再浇灌,使其有一定沉落时间,以避免柱( 或墙)顶部混凝土产生“粘颈”,基础顶部产生“烂脖子”现象。
7 混凝土的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是在自然气温条件下( 高于5℃以上) ,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对于普通塑性混凝土,应在灌注后10 h~12 h 内即用麻袋、苇席、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保持湿润。浇水养护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不得少于7 昼夜; 用火山灰水泥、煤粉灰水泥或在施工中掺加塑化剂、加气剂等附加剂的混凝土以及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 昼夜。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在整个养护期内始终处于润湿状态为度,当气温在15 ℃左右时,每天浇水2 次~ 4 次,气候干燥时,浇水次数应适当增加。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取在四周砌一次砖蓄水养护; 池坑结构可待内模拆除后灌水养护。如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缺水地区,可在混凝土浇筑后2 h ~4 h,喷涂塑料薄膜养护。
8 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拆去模板的,如发现缺陷,应立即找出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修补。
8. 1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
1) 露筋。主要是浇灌时垫块位移,保护层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模板湿润不够,吸水过多而造成掉角露筋。
2) 缝隙及夹层。主要是温度缝、施工缝和收缩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配合因外来杂物而造成的夹层。
3) 麻面。多数是由于模板润湿不够,浇灌不严,振捣不足,或养护不好而造成。
4) 蜂窝。主要由于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漿少石多) ,搅拌不匀,浇灌方法不当,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造成。
5) 孔洞。主要由于混凝土捣空,混凝土内的泥块杂物,混凝土受冻等原因产生。
6) 混凝土强度不足。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四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的。
7) 裂缝。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在凝固过程中,模板有局部沉陷。此外还有混凝土养护不好,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等。
8. 2 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1) 细石混凝土填补。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去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2) 表面抹浆修补。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1.5 ~1∶2 水泥砂浆抹面修补。抹砂浆前,应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清洗润湿,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工作。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处冲洗补水泥浆。
3) 环氧树脂修补。当裂缝宽度在0.1 mm 以上时,可用环氧树脂灌浆修补,材料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墙塑剂、稀释剂和固化剂等。修补时先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散层仔细清除,严重的用丙酮擦洗,使裂缝处保持干净。然后选择裂缝较宽处布设嘴子,嘴子的间距根据裂缝大小和结构形式而定,一般30 cm~60 cm。嘴子用环氧树脂腻子封闭,待腻子干固后进行试漏检查。最后对所有的钢嘴都灌满浆液。混凝土裂缝灌浆后,一般经7 d 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