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部剧,我又失去一个朋友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E=Happy Ending,即圆满结局。BE=Bad Ending,即悲剧收尾。
  HE与BE常在爱情类作品中引起讨论。
  最近,我给好友安利了一部肝胆相照、荡气回肠的影视剧。正待我要长篇大论输出推荐语之际,好友一句话给了我当头一棒:“HE还是BE?”
  看小说先看结尾,看影视剧必先问结局是“HE党”的基本素养。好友只看HE作品,主角们必须要开心、活着、在一起,最好还能明说长长久久。但凡误入一部BE作品,必定要痛彻心扉地把编剧绑在耻辱柱上进行灵魂拷问。
  而我恰好就是BE作品的信徒,遗憾造就了意难平,才会让人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在观看影视剧上,我们之间友谊的小船已是千疮百孔。
  我陡然惊恐,影视剧越来越多了,但能不问结局陪你一起追剧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经不起折腾,只能看甜甜的结局


  不久前,开年爆款剧《山河令》迎来了大结局,主角以命换命一夜白头,令无数观众老泪纵横。
  就在不满BE的观众拿出糨糊准备给编剧“寄刀片”时,视频网站宣布,花3块钱便可解锁一个共享天伦、徒孙绕膝的HE彩蛋。观众们才稍微抚平了创伤。
  前一段时间观众们被虐得有点惨——最近热播的影视剧BE的比例似乎有点高,不仅《山河令》凭借一曲悲情恋歌堵死了观众下山的路,《司藤》女主的尘归尘土归土,也让观众泪眼蒙眬之余,宣布避雷导演的下部作品。
  对HE的执着并不局限于个别剧集,而是爱情类作品的普遍现象。在很多观众眼中,作品只分两类,HE与BE。如果是HE,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观众粉丝嗑CP,导演编剧赚钱封神,大家各得其所。如果是BE,那便是一场血雨腥风,无论剧集故事曾有多好,都阻止不了观众反目成仇。

  观众对大团圆HE结局的执着究竟为哪般?
  “生活已苦,我想要糖。”996和内卷是现实生活的色调,打工人无力回天,只好视追HE剧为一个逃向快乐的出口。
  除了单纯图开心的观众外,还有些人图的是全情投入。“剧中的角色就像我的朋友,我真心实意希望他们过得好。”

爱情美好,但要面目全非才好看


  观众对HE作品的热衷非常容易理解,当作消遣的图它不闹腾、不虐心,过分投入的图一个圆满。
  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网上一直有BE的忠实追随者。那为什么会有人对求不得、意难平的BE作品情有独钟呢?
  BE爱好者们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即BE是一种美学。
  HE不过是当下感慨真好,BE才会让人意难平,念念不忘,血里带肉的CP嗑得人撕心裂肺,越心碎越爱。这种BE的美,大概就像张枣的诗《镜中》所写:“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无论是《天龙八部》《仙剑奇侠传》《小鱼儿与花无缺》这类稍微古早的80 后、90后心中的明珠,还是《琅琊榜》《镇魂》《东宫》这类近年来的新星,BE影视剧里,总会有一部令你至今提及还会长叹一口气,胸口那块石头又悄然现身的作品。
  对BE爱好者而言,爱情确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但一定要面目全非才好看。痛彻心扉才能让情感深入骨髓,不圆满才足以深刻,才能让人数年甚至数十年再提及,依旧心口一痛,单是听到主题曲,都不禁泪流满面。
  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念旧的人,大团圆的结局很容易让人迅速移情至下一部大团圆,但BE的结局则不同,它更像是一句未完待续,江湖定再会,后会真有期。
  主动困在故事里,一遍遍重温主角相爱的瞬间,如同闪回一般,越是明知求不得,越让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显得弥足珍贵。
  喜欢BE的另一类人,视BE为一种小众才懂的审美品位,毕竟皆大欢喜太通俗易懂,不圆满才彰显不平庸的气质。
  上海某高校學者、同人文作家小月认为,早些年网络言情文学中虐文俯拾皆是。而近年来甜宠文兴起,小说开头必须标明HE或BE,人们变成以结局尤其是HE结局为导向的方式阅读。此时老一辈的网文读者对BE的追求,变成一个凸显其资历的方式。

HE/BE本就是无稽之谈


  一部作品究竟是HE还是BE,真的这么重要吗?
  对某些言情剧观众来说,确实重要。学者小月认为,言情剧的观众用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方法在看剧,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人物的情感关系,因此HE与BE就变得格外重要。人们用HE或BE给《山河令》的结局定性,但不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山海情》或《大江大河》。
  不过,世上真有确信无疑的HE或BE吗?如果有,它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若是开放式结局呢?
  编剧如何写很重要。观众如何理解更重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也有一千种对结局的理解。
  尽管《山河令》的编剧小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确认结局是HE,但依然有观众惴惴不安地到社交网络上提问,“《山河令》大结局到底是HE还是BE?”“《山河令》中的彩蛋是真实的还是阿絮的幻想?”
  2019年爆款剧《陈情令》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结局并未以主角死亡作结,但也未指明他们从此携手勇闯天涯,由此也引发了对HE与BE的讨论,不算讨论下方的转发与评论,共有2565位网友参与了回答。
  那么主角死亡,就一定是BE吗?未见得。相伴到老并相继寿终正寝,难道不算HE吗?这是经典网文《活受罪长相守》引发的讨论。主角死亡与BE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共识。
  其实,即使是生死,在时间面前也只是一个段落的小结,绝不是作品的终结。因此我们实难判断叙事的完整性,也就无从定性结局。HE和BE有什么好争的呢?编剧史航认为,没有Ending才是最好的Ending。
  其实,抛开整体故事单论HE或BE,本就是无稽之谈。
  编剧小福分享了专业编剧创作的过程,当故事的开头、转折点和大事件都排布好之后,再配合上整部剧的气质和基调,结局早已呼之欲出。
  结局在整个创作中是一种顺流而下的命中注定。
  小福认为影视剧《东宫》是个好案例,两个互相征战的国家的王子和公主身负着家国的深仇大恨,即便相爱,也不可能皆大欢喜,BE就是从故事里一点一点生长出来的。
  “比起纠结HE或BE,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关注对故事价值观的讨论吗?”资深影评人、文娱观察者WonderC如是说。
  当下的影视言情作品过于庸俗化,其背后以HE或BE来定性结局、框限审美,贡献了不少“绵薄之力”。
  剧中的主角们已经生生死死很多次了,HE或BE的结局,有那么重要吗?
  或许,当人们抛弃了对HE或BE的执念,当人们不再用简单粗暴的二元定义结局,才可能迎来观剧的审美自由。
其他文献
一个外国同事在中国出差两周,他发现好几个城市都有条中山路,虽然他念不利索,但凭直觉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名字,于是问我路名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典故。  我试着把历史课本上还没有还给老师的国民革命史复述了一遍, 自己累得够呛,也不知道他听懂多少。好在他悟性高,得出的结论是,孙中山是不是有点像华盛顿?我真笨!公司组织的培训课不止一次说过,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要去穿上别人的鞋子走路试试,去共情去沟通,
期刊
一  大一的时候,王子薇是我的对床,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王子薇精致耀眼,虽然她从没主动提起过家里的情况,但从她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出,她家境十分殷实,衣服鞋子塞满了衣柜,每天的穿搭几乎不重样。  我唯一一次差点和她翻脸,是因为一次学生会活动。那天我负责在门口迎宾签到,需要穿正装,我去学校地下街花了五十块租了一套正装,但不能租鞋。  我想起王子薇:她有那么多高跟鞋,借我一双应该没问题吧?  回到寝室后
期刊
人们曾在山西高平市汤王头村发现了一座金代古墓,其后室南壁的东侧用黄色彩料写有“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两句,字体为行书。这十二个字,如诗如画,沧桑而“虐心”,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宋人陈著有一首赏花劝酒诗,开頭两句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结构和意境与墓中题句均有相似之处,而少了一些悲凉之感。  人的青春过了便不再有,花却可来年再开;墓门有可能再次打开,但墓中人永远醒不来了。人人眼中
期刊
有一项医学调查显示,假如心内科医生告诉病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比如吃得不健康、不运动、抽烟等,他们将必死无疑,但也只有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余6/7的人是不想活了吗?当然不是。他们肯定也知道该怎么做,却依旧没法改变。  这是我们在改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好像我们心里有一个自己,现实却是另一个自己。有时候,我
期刊
在日剧《卖房子的女人》里,有一位自认为一辈子也没有勇气走出房门的“家里蹲”。当外界强拉硬拽,逼迫他面对上班族的通勤日常时,卖房子的高手却说:“如果你真不想出门,我们就去寻找一辈子不用踏入社会,可以持续生活下去的‘家里蹲’城堡吧。”  最终,这位“家里蹲”把房子打造成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他在家里工作,在网上写作,还出了书,分享在家工作的乐趣,成为颇受欢迎的网红,用自己的方式,与外面更宽广的世界
期刊
小黑弟弟目测不到一岁。遇到它的时候,肚皮瘦得像刀片,通体黑毛都遮盖不住一身骨架,如果不是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它看起来有点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在我们单元楼下徘徊,而且不怕人,懂得朝人喵喵,释放与人社交的信号。  小黑占据了我们楼下的地盘,朝每个进出的人“喵喵”,以此获得善良的人的喂食。每天吃過晚饭,我用一次性纸碟装上猫粮,下楼如果没看到它,只要稍站片刻,朝着远处喊几声“小黑”,必能看到一道黑
期刊
为父亲的光荣而骄傲,也应该尊重父亲的虚荣,光荣和虚荣,是父亲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  作为父亲,哪怕再卑微,没有任何值得一说的丰功伟业的光荣,却都是有着虚荣之心的。  长篇小说《我父亲的光荣》,是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童年三部曲”的第一部。在这部小说里,非常有意思的一段,当父亲用一杆破枪,终于击中了普罗旺斯最难以击中的林中鸟王——霸鹑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和霸鹑合影,记录下自己的战功。  读过法
期刊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身高一米七九的男生。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告诉你:我一米八。在关心身高的男生眼中,这一厘米的差距,就像五十九分和六十分一样悬殊。  一米八,仿佛是身高的“及格线”。“男生如果到了一米八,忘了自己姓什么,也不会忘了自己一米八。”  甚至会把自己的身高,挂在所有社交平台和简历上,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在无数女生被“好女不过百”绑架的时候,一米八,也成了很多男生的心病。身高,真的有
期刊
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蕊。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