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物理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假如教师能巧妙运用跟物理有关的问题、实验、故事、图片和影像资料、游戏活动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作为新课程理论基础的构建主义强调,一个充满理智和情感的学习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学实践也证明,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在不同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就可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1设置问题型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设疑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设疑的一般方法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有计划、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知识基础之上,给学生造成一种疑问或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1.1创设惊诧问题情境
  高尔基说:“惊奇是了解的开端的引向认识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呈现给学生的材料、现象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就会打破学生知识体系和智能体系的平衡,引起“意外惊诧”的效果.当学生进入这种惊诧的情绪场景时,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创设如下情境:取一长的大号试管,将里面装满清水;另用一塑料药甁(口径略小于试管)装满盛有红墨水的水后加盖,并置入大号试管管口,这时清水和红药甁都与试管口平齐;用手捂住管口缓缓倒置后,再松开手.这时,将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预料:A.水与红药甁同时落下(大多数学生会这样预料);B.水下落,红药甁上升(一小部分学生可能这样预料).实验现象:水哗哗下落,红药瓶缓缓上升.这样的结果有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惊奇、困惑的情绪之中,并产生了追求原因的急切心情.
  1.2创设想象问题情境
  想象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是学习者在头脑中把新、旧知识和科学概念进行加工和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给学生的头脑“插上翅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
  例如,在学习了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后,可以创设这样的想象情景:假设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变成1 m/s,世界会出现怎么的变化呢?又如:在学习了重力、摩擦力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没有重力、摩擦力的世界.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虚拟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动就会被唤起,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灵感的火花时时炸开,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1.3创设开放问题情境
  从认知心理学来看,新课教学之后,机械地布置“一课一练”,往往会使学生厌烦.此时如果能创设开放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会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再接再厉地完成迁移训练,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例如讲“重力”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月球上的一些特征讨论,假设我们生活在月球上,将会出现哪些奇异的情境?这是一开放性较大的探究问题,要弄清楚它,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背景知识,如:(1)月球表面没有空气;(2)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3)月球表面没有磁场.然后,借助这些知识信息展开联想.同时,可要求学生练一练:我国发射“神州六号”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嫦娥”号月球卫星.下列能在月球上成功活动的是:A.直接跟同伴对话;B.用指南针辨别方向;C.人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跳得高;D.放风筝.这样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印象深刻,其中的收获和影响也会伴随在学生将来的学习中.
  2设置实验型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学生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识教学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创设直观而有趣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例如学习蒸发时,让学生做如下的吹气实验:第一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嘴前,张大嘴,慢慢地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第二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同样的位置,先闭嘴,然后嘴留一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会感到“冷嗖嗖”.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自然会产生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同样从自己的嘴中吹出的气,为什么一次是暖烘烘,而另一次是冷飕飕?同是嘴中吹出的气,理应温度相同,为什么吹气的方式不同,两次感觉不同?教学便可围绕解决相应的问题来进行.再如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装置(如图1),并请学生做实验,再追问:当用力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体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实验本身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创设实验情境,从而使实验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部分,赋予生硬的器材以勃勃生气,单调的实验以丰富的色彩,实验效果也自在其中了.
  3设置故事型情境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穿插一些融入物理知识的历史故事,生活趣事,可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轻松愉悦的良好学习状态.例如:在“速度”的教学时,可以插入这样一则笑话:警察叫停了一辆违章超速的汽车,可司机却说:“你没看到后面那条路塞车吗?这不足一公里的路,我用了整整一小时,我会超速吗?”在物理学发展中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渗透着人类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和品德.如阿基米德从浸浴中得到启示从而发现浮力定律的典故;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典故.这些历史情境的再现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教育,是科学品德和情操的熏陶.   4设置图片、影像型情境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每一章都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导学作用的插图,有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则采用“以图代言”的方式,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图表化.有的章节利用幽默的插图,采用夸张的手法,使得所学知识趣味化.这些插图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刺激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滑轮”一节时,利用书本上插图:胖子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让瘦子帮忙,而瘦子却被重物高高拉起,闹出了笑话,它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定滑轮到底有什么用?”带着这样的疑问,兴趣盎然地学习定滑轮的知识.
  教育家荀况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探究已初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但印象不是很深,规律的掌握也不系统,这时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各种情况,给学生清晰直观的动态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巩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5设置活动型情境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但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形成人人参与,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以跃跃欲试的亢奋心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建立新概念,既能比较容易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完成了学生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
  例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教师出示跷跷板(一种杠杆),请两位同学“玩”一下这个翘翘板,请他们分别站在跷跷板的两端,使跷跷板平衡.(先请两位体重相同的,再换两位体重相差较大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游戏者是如何改变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使跷跷板平衡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又如,在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在复习巩固环节,由5位同学分别扮演左2f、左F、凸透镜、右F、右2f;教师扮演蜡烛,站不同的位置出题;另一位参加的同学要拿对相应的成像的牌子并站好相应的位置.由于成像规律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能够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与体验中突破学习难点,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
  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因为愉悦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保持智力活动高效率,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掌握知识.
  充满学习情境的课堂不再是单调的、枯燥的,而是生动的、有趣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而是知识的增长与方法的生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进入教材,以顺应的心态去游览新的学习天地,然后让学生带着“余味”,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
其他文献
關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期刊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目标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加之教育评价体系的片面性,导致物理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的关注竞赛或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学生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内容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联系实际,“只热衷于题海战术”的应试训练,而忽视了物理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只重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物理思维方法
期刊
物理是一门具有对称美的学科,所谓对称,其实质就是某种变化下的不变性,对称性基本可以分为时间的对称性和空间的对称性,本文只涉及空间的对称性.在物理学中,对称法解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称法解题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  分析解决问题时,抓住事物的对称性,采取一些变通,常常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它解题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称法作为一种具体的解题方法,能体现学生的直观思
期刊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本文简称苏科版),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即综合实践活动,四册教材一共设置了九项综合实践活动,而深入分析教材的设计,确实有其引领价值,而实际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江苏大部分地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其价值也仅仅局限于中考考试分数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本文就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引起同行的关注,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体
期刊
摘 要: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的时间结构分为日历时间、叙述时间、阅读时间三个部分。分析亨利·詹姆斯小说的日历时间是一个看似容易却较难完成的问题,因此只好借助詹姆斯的三部小说为文本,对各自的日历时间进行既具体却又粗略的分析,以便对这一难题做出初步的探讨,从而说明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否与其日历时间的安排妥当与否密切相关。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时间结构;日历时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
变压器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高频考点,仅2016年理综试卷中,有江苏、四川、天津、全国Ⅰ卷、全国Ⅲ卷等考了变压器.变压器原线圈有负载的问题,涉及知识多,运算量大,是變压器问题的难点,学生大多感到困难.用等效电阻法能有效降低难度,简化问题,下面以2016年高考题为例,就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公式的应用加以分析.
期刊
物理解题中常会触及到一些特殊的角度,如30°、45°、60°、90°、37°等,这些都为大家所熟悉,但还另有一些角度虽不太常见,却往往有着一些特殊的意义.如,就是和物体的“若即
期刊
近几年来,我校的课程改革艰难而又扎实地推进着,尽管曾统一推行的“单元整合模式”最终被迫放弃,但其所倡导的新课改理念却得以延续。目前,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逐渐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我校高一历史学科组根据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转换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纳入评价范围.以往只偏重于概念、规律的识记,公式的使用,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过程的重复验证、巩固的习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显得干瘪泛味、局限性日显突出.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正确有效地设置物理习题呢?  1习题设置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有不少将知识简单直接地陈
老师要敢于向學生展示自己解错题的过程和教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