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了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发展建设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实现森林对环境的保护功能。
【关键词】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林业建设
0.引言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上了一条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在新时期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仅成为一直以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更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也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做了明确的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重要地位”。随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纷纷提出了,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发挥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运用有效措施和途径加快林业生态保护建设,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目标。
1.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众多,国家综合国力、人们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及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等,都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部分,影响其保护与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环境问题的破坏,如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等,是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因素。
1.1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不仅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处于末端,在森林覆盖率上,世界的平均水平约26%,我国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低了大约10%。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多,占全国森林资源的比重较大,东部11省平均森林覆盖率约31%,而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的森林面积就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1%。可见,我国的森林资源不仅严重缺乏,而且分布不均匀。
1.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方面的工作,如水土流失保护,林业生态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都有所成就,但是相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说,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强,因为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虽然完成的林业面积不少,但是从建设的质量上来看,一般都达不到标准,如在林业建设上,树木品种过于单一,树种种植结构和搭配不合理,不能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发挥不到预期的生态经济效益。
1.3在思想上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同步发展的进程中,还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偏见,人们总是把林业作为一个促进生产部门创造经济效益的产业来看待,一直忽视了林业本身具有的生态保护作用,只是目光短浅地看到短期的生产部门经济增长,以至于一味地砍伐林业,换取经济增长,使我国的森林越来越少,而且,面对大量人工生态林遭到砍伐后,对林业的修复工作严重不到位,不仅使生态问题更加恶化,而且对日后的林业修复工作也造成很大困难,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于人工生态林砍伐后的修复种植工作缺少合理的政策,如人工生态林更新采伐后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或者种植阔叶树收益不明显,种植阔叶树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的恶化。
1.4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急速增长,使得生态破坏严重,而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不完善,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相关的部门和政策,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使得在普遍民众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保护、水土维持意识,致使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保护无力,而有关人员对生态进行保护和治理的时候,还无法可依。
1.5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不重视,使得缺少一个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同时政府和国家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太小,人员委派和动员政策都没有相应政策,而且没有形成对社会上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量进行有效奖励机制和完善的林业生态效益保护体制,使得许多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都无从下手。
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的不断深入,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看森林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而且更要看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增长。一方面看到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另一方面更要带来经济效益。要把林业的保护和建设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趋势下,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此,相关林业发展部门应该充分地发挥好控制和引导作用,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维持好工作,创造好条件。
3.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规划
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始终是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实现有效的综合治理。因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具体实施之前,应做好整体规划,从全局出发,与全球生态环境接轨,完善系统的规划布局,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如对沿海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要加大惩治力度,对内陆和东北地区的林业砍伐要加大管理力度。
3.2做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长久工作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对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也较为严重,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长期恢复的系统,其恢复和发展都需要长期时间。因此,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工作中,要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长期认识,树立长远看问题的观念。从全局策划,到局部进行,都要循序渐进。如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沙化和湿地减少,还有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都要从局部入手,规划上大力推动,行动上稳步渗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3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政府的财政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各级政府把林业生态建筑保护工程的投资,纳入到财政预算开支中,而且要加大投资比例,提高重视程度,优先拨款安排。此外还要充分引入现代树木种植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扩宽生态保护渠道,加大社会动员力量,争取国际合作和国外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3.4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实行相关政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贯彻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整体原则。对长江流域的林业生态重点地区要重点保护,着重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以河流主干为主,进而对支流进行治理工作,并与其他农林水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工作有效进行。
4.结束语
我们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做到有节制地利用林业资源又能充分地利用林业资源来发展林业经济,才能达到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63~64.
[2]汪春云.如何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关系[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2).
【关键词】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林业建设
0.引言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上了一条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在新时期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仅成为一直以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更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也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做了明确的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重要地位”。随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纷纷提出了,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发挥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运用有效措施和途径加快林业生态保护建设,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目标。
1.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众多,国家综合国力、人们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及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等,都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部分,影响其保护与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环境问题的破坏,如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等,是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因素。
1.1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不仅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处于末端,在森林覆盖率上,世界的平均水平约26%,我国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低了大约10%。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多,占全国森林资源的比重较大,东部11省平均森林覆盖率约31%,而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的森林面积就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1%。可见,我国的森林资源不仅严重缺乏,而且分布不均匀。
1.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方面的工作,如水土流失保护,林业生态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都有所成就,但是相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说,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强,因为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虽然完成的林业面积不少,但是从建设的质量上来看,一般都达不到标准,如在林业建设上,树木品种过于单一,树种种植结构和搭配不合理,不能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发挥不到预期的生态经济效益。
1.3在思想上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同步发展的进程中,还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偏见,人们总是把林业作为一个促进生产部门创造经济效益的产业来看待,一直忽视了林业本身具有的生态保护作用,只是目光短浅地看到短期的生产部门经济增长,以至于一味地砍伐林业,换取经济增长,使我国的森林越来越少,而且,面对大量人工生态林遭到砍伐后,对林业的修复工作严重不到位,不仅使生态问题更加恶化,而且对日后的林业修复工作也造成很大困难,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于人工生态林砍伐后的修复种植工作缺少合理的政策,如人工生态林更新采伐后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或者种植阔叶树收益不明显,种植阔叶树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的恶化。
1.4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急速增长,使得生态破坏严重,而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不完善,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相关的部门和政策,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使得在普遍民众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保护、水土维持意识,致使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保护无力,而有关人员对生态进行保护和治理的时候,还无法可依。
1.5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不重视,使得缺少一个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同时政府和国家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太小,人员委派和动员政策都没有相应政策,而且没有形成对社会上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量进行有效奖励机制和完善的林业生态效益保护体制,使得许多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都无从下手。
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的不断深入,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看森林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而且更要看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增长。一方面看到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另一方面更要带来经济效益。要把林业的保护和建设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趋势下,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此,相关林业发展部门应该充分地发挥好控制和引导作用,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维持好工作,创造好条件。
3.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规划
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始终是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实现有效的综合治理。因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具体实施之前,应做好整体规划,从全局出发,与全球生态环境接轨,完善系统的规划布局,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如对沿海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要加大惩治力度,对内陆和东北地区的林业砍伐要加大管理力度。
3.2做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长久工作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对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也较为严重,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长期恢复的系统,其恢复和发展都需要长期时间。因此,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工作中,要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长期认识,树立长远看问题的观念。从全局策划,到局部进行,都要循序渐进。如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沙化和湿地减少,还有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都要从局部入手,规划上大力推动,行动上稳步渗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3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政府的财政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各级政府把林业生态建筑保护工程的投资,纳入到财政预算开支中,而且要加大投资比例,提高重视程度,优先拨款安排。此外还要充分引入现代树木种植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扩宽生态保护渠道,加大社会动员力量,争取国际合作和国外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3.4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实行相关政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贯彻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整体原则。对长江流域的林业生态重点地区要重点保护,着重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以河流主干为主,进而对支流进行治理工作,并与其他农林水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工作有效进行。
4.结束语
我们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做到有节制地利用林业资源又能充分地利用林业资源来发展林业经济,才能达到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63~64.
[2]汪春云.如何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关系[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