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人民服务。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党的工作重心,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生问题的主要侧重点则有所不同。
关键词: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指百姓,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生活。从广义上讲凡是同人民生活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它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多大的差异,无论政治文明发展的程度有多大不同,追求民生幸福最大化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将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上的民生具有价值意义,而我们在具体的时空提的民生更多的是具有实在内容的民生问题。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生问题十分突出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救亡图存,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们实在的民生幸福以保障。国家的仁人志士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是“既贫且弱”。面对这一状况,他最先从民生问题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社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救国纲领。他在一系列的论著中都谈到民生问题:“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民众的生命便是。我们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年来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他还说,民生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政治活动的中心和一切历史活动的中心,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为此孙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两个基本点即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但因为资产阶级自身在代表人民利益上的不彻底性,从而导致中国并没有真正由此走向独立和繁荣的道路。由此可见,要摆脱中国近代以来“既贫且弱”的民生状态,必须要有个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利益的政党去领导革命和建设。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共则能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民生利益,因此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状况。从中共的党史来看,中共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时期,都实实在在的在改善民生,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传入中国的时候才能从众多的社会思潮中上升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并使中国人民群众接受它认同它,即在不同时期逐渐的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把争取民主和改民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并同时秉承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建立革命根据地,重视并解决人民的现实利益问题,不断改善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在1927年到1934年的中央苏区,根据《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实践,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民生诉求,同时还在细节上做到“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正是由于党把民主与民生、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有机结合,才有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取得粉碎敌人四次反革命围剿的胜利。而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认识逐渐深入并转化为支持革命的信念和行为,即达到了较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同样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和革命主要任务变化的实际,一方面,适时地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 另一方面,在抗日根据地组织经济建设,动员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动农民组织劳动互助;帮助农民改良耕作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等;在军队中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有效地保障和改善了军民生活。同时由于很好的改善了民生,从而推动了老百姓对中国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共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论断同满足人民需要联系起来并写进党章。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改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党在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逐步被《五四指示》和《土地法大纲》代替。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改善了农民生活。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争取民主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才奠定了一切反动势力在中国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深厚的群众基础。从上面的历史分析可见,中共在领导革命中,将革命与改善民生并举,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广大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共的领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中共在革命中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而保证了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三十年,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改善民生与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密切关系。在党领导人民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中,注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踏实的推进建设,改善民生。1952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职工工资平均提高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1953年—1956年,党又成功地领导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在良性的发展,比如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显著,鲜明的体现全国建设生产热情的高涨和人心的凝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恢复国民生产。但是后面由于不注重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改善民生,导致了大跃进,浮夸风,民生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严重困难。在党的八大的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到1965年又有所改善,但后面由于脱离改善民生的正确轨道,走向了左的“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并带来了文革十年的浩劫,使中国社会倒退,民不聊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正确的路线,这个前提都没有,更别说正确的开展有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建设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了。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迈进,使改善民生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表明,正确的改善民生,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进步。正因为,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使人民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民生得到实质的改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利益结构的调整,人民的民生诉求多样化,改革开放往纵深发展,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矛盾多样化,因此如何调整这些矛盾,满足人民发展的物质文化等各种需求,从根本上改善新时代背景下的民生,关注各种民生问题,成为今天的历史主题。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也只有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引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合力,才能更好的推进国家的发展、满足人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选集,下册[M] 第590-5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孙中山选集,下册[M] 第8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24页。
关键词: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指百姓,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生活。从广义上讲凡是同人民生活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它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多大的差异,无论政治文明发展的程度有多大不同,追求民生幸福最大化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将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上的民生具有价值意义,而我们在具体的时空提的民生更多的是具有实在内容的民生问题。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生问题十分突出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救亡图存,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们实在的民生幸福以保障。国家的仁人志士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是“既贫且弱”。面对这一状况,他最先从民生问题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社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救国纲领。他在一系列的论著中都谈到民生问题:“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民众的生命便是。我们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年来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他还说,民生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政治活动的中心和一切历史活动的中心,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为此孙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两个基本点即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但因为资产阶级自身在代表人民利益上的不彻底性,从而导致中国并没有真正由此走向独立和繁荣的道路。由此可见,要摆脱中国近代以来“既贫且弱”的民生状态,必须要有个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利益的政党去领导革命和建设。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共则能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民生利益,因此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状况。从中共的党史来看,中共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时期,都实实在在的在改善民生,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传入中国的时候才能从众多的社会思潮中上升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并使中国人民群众接受它认同它,即在不同时期逐渐的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把争取民主和改民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并同时秉承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建立革命根据地,重视并解决人民的现实利益问题,不断改善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在1927年到1934年的中央苏区,根据《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实践,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民生诉求,同时还在细节上做到“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正是由于党把民主与民生、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有机结合,才有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取得粉碎敌人四次反革命围剿的胜利。而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认识逐渐深入并转化为支持革命的信念和行为,即达到了较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同样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和革命主要任务变化的实际,一方面,适时地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 另一方面,在抗日根据地组织经济建设,动员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动农民组织劳动互助;帮助农民改良耕作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等;在军队中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有效地保障和改善了军民生活。同时由于很好的改善了民生,从而推动了老百姓对中国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共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论断同满足人民需要联系起来并写进党章。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改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党在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逐步被《五四指示》和《土地法大纲》代替。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改善了农民生活。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争取民主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才奠定了一切反动势力在中国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深厚的群众基础。从上面的历史分析可见,中共在领导革命中,将革命与改善民生并举,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广大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共的领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中共在革命中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而保证了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三十年,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改善民生与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密切关系。在党领导人民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中,注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踏实的推进建设,改善民生。1952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职工工资平均提高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1953年—1956年,党又成功地领导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在良性的发展,比如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显著,鲜明的体现全国建设生产热情的高涨和人心的凝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恢复国民生产。但是后面由于不注重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改善民生,导致了大跃进,浮夸风,民生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严重困难。在党的八大的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到1965年又有所改善,但后面由于脱离改善民生的正确轨道,走向了左的“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并带来了文革十年的浩劫,使中国社会倒退,民不聊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正确的路线,这个前提都没有,更别说正确的开展有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建设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了。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迈进,使改善民生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表明,正确的改善民生,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进步。正因为,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使人民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民生得到实质的改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利益结构的调整,人民的民生诉求多样化,改革开放往纵深发展,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矛盾多样化,因此如何调整这些矛盾,满足人民发展的物质文化等各种需求,从根本上改善新时代背景下的民生,关注各种民生问题,成为今天的历史主题。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也只有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引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合力,才能更好的推进国家的发展、满足人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选集,下册[M] 第590-5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孙中山选集,下册[M] 第8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