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和谐教育观及其现代价值

来源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knif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和谐教育内涵
  
  和谐教育是人们历来追求的教育目的之一。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对教育目的的阐发基本上都包含了和谐发展这样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各行各业,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讲究人性化、个性化的时候,和谐教育作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被迫切地提到了日程上,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历史的角度看,和谐教育的内涵是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程度上讲,对和谐教育内涵的不同理解和阐发,也即和谐教育内涵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教育目的的合理表达,促进了人才观、价值观的文明和进步。因此,进一步明确和谐教育这一古老而又不断更新的教育概念的内涵,对当今实际教育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从中理出一条对教育目的深刻合理阐述的历史线索。欲理解和谐教育之内涵,必先理解何谓“和谐”。
  
  (一)“和谐”的丰富内涵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和谐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1.中国历史上对“和谐”的探究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的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
  老子(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曾论证了和谐的思想。他在著名的《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意思是说道产生原初混沌的元气,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阳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适用就生成新和气。显然,这里的“和气”就是讲的和谐。“阴阳混合适中”,就是讲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一种和谐状态。老子还从矛盾的角度论证了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丑,皆知美,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思是说,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相互充实,音与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接随,这些都是永恒的,从而构成了世界的和谐。
  
  2.西方对“和谐”的探究
  西方对于和谐理念的研究,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
  与老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年),明确把“和谐”作为自己哲学的根本范畴。毕达哥拉斯把“数”与“和谐”当作自己学派的基本概念,他认为作为本源的数之间有一种关系比例,这种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和谐产生了秩序,万事万物都表现为和谐。
  在毕达哥拉斯之后,被列宁誉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公元前540年—前480年与470年之间)也论证了和谐的思想。他从矛盾的角度出发认为“对立造成和谐”,他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例如将雌雄相配,而不是将雌配雌,将雄配雄;联合相反的东西而造成协调,而不是联合一致的东西。”赫拉克利特在这里揭示了和谐的前提,即是指差别和对立东西之间的和谐,而在性质上相同的东西由于不能构成矛盾则谈不上和谐。
  
  (二)和谐教育的内容
  1.生理和谐教育。人的生理和谐包括眼、耳、鼻、舌、身等身体各个器官的和谐,机体功能的协调一致,脑和体的协调整合,等等。虽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生理和谐影响极大,但这方面仍然应当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予以强调。其教育内容可从体育的各个科目的设置中窥见一斑。
  2.智力和谐教育。智力和谐包括智力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和谐以及德与智的和谐,如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和谐发展。其教育内容可从各科教学上反映出来。
  3.身心和谐教育。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的身心和谐有不同的表述。但一般认为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理与欲的和谐、智与体的和谐、德与体的和谐。身心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重视人文知识而弱化宗教统治,重视实用科学而使教育逐步走向世俗化、功利化,重视音体美教育,打破宗教的禁欲、炼狱等摧残人的身体的做法。可以说人们对身心和谐发展的追求,对人文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后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4.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和谐互动。公立教育和公民培养充分证明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5.学科知识之间的和谐教育。从教育发展史上看, 各科知识以及不同类型的知识在成为教育内容时并不平等。例如宗教知识占统治地位时,其他知识都要向宗教知识附会,宗教解释一切,以至于经院哲学盛行;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文科占优势地位,自然科学不被教育界承认;直到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实用知识才获得与古典文科知识的平等地位。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才获得均衡和谐。
  6.知识和能力间的和谐教育。在封建社会,知识大都起到装饰作用,空疏流行,经院泛滥。受教育者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被重视,因为受教育者绝大多数是宗教和上层人士的子弟,其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人替他们来做。所以教育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大脑袋”、“小身子”的人比比皆是。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对劳动力的培养取代了狭隘的培养目标,所以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7.知识与爱好的和谐教育。斯宾塞、乌申斯基等人都曾指出过和谐发展应当包括个人爱好的培养。知识和爱好共同发展才是一个和谐的人。学校课外活动的设置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8.学科内部的和谐。在一个学科中,有多方面类型的知识,受教育者应当对整个学科进行全面掌握,达到学科知识内部和谐均衡发展。如语文的听说读写、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及动手能力等等,都要兼顾,不可偏废。
  
  二、《学记》中的和谐教育观
  
  《学记》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教育著作,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一本教育学著作。有人将其称作“教育学的雏形”。《学记》内容丰富,言简意赅,虽然仅有 1229 字却全面阐述了教育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作用和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诸多内容,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其中,它的有关和谐教育的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继承和借鉴的意义。
  
  (一)《学记》和谐教育观的基本特征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学记》认为教育这一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16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认定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涵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形成良风美俗。培养出有道德的人才,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反过来,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有助于有道德人才的培养。因此,这两方面必须要和谐发展。这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教育关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经典性的概括和总结,至今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2.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学记》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并要求教与学辩证的统一,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反过来,学也能助长教,这就叫做教学相长。《学记》认为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学记》中此种教与学、师与生和谐发展的辩证观,在现代世界教育学专著中仍弥足珍贵。
  
  (二)《学记》中和谐教育观的内容
  1.教育目标的和谐
  作为我国第一篇教育专论的《学记》,在教育目标方面渗透着“立人”的教育观,体现出对人的充分关注,它认为志向是学习成功的前提,特别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重视学生学习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在获得成功体验中“强其志”,并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志趣性格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发展。《学记》的这种教育目标是为了真正实现学生学力与人格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2.教学方法的和谐
  《学记》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学记》认为引导启发不但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精神享受,不断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此这般,教师能化难为易,学生能主动思考,方能达到“和易以思”的教学效果。《学记》所提倡的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可谓是一种“学教和谐”的教学方法。
  3.学习方式的和谐
  《学记》中有这样的记叙:“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意即现今之教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白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厌学自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针对此种情况应如何处理呢?《学记》又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古往今来,那些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人有哪一个是在这种状态下求学的呢?苏秦悬梁刺股为的是游说君王,匡衡凿壁偷光为的是读书,他们都是在个人兴趣、目的(不管此目的是否高尚)支配下主动学习的。《学记》的此种学习方式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和谐。
  4.学习内容的和谐
  《学记》中有这样形象的论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意即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裰皮衣;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簸箕。良冶的儿子未必要一定学习冶炼技术,他也可以凭个人的兴趣去学习裁缝,同样,裁缝的儿子也可以学习冶炼。只要能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即可。《学记》所提倡的学习内容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谐。
  
  三、《学记》的和谐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学记》的和谐教育观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内容的扩充及实用化
  和谐教育要求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充。多年来我们沿袭着传统的几大科目,甚至考什么学什么,教育内容过于狭窄,教师和学生就地打眼,越钻越深,越钻越偏,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改革评价制度外,就要更新教育内容,使之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社会,平等对待各门知识,平等对待理论和实用知识,使各科各类知识教育和谐发展,均衡进步。
  
  (二)创办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学校以适应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及多元化教育要求
  社会的和谐发展,要以不同个性的个人发展为基础。而每个人的个性和谐的发展的基础是民主化,民主化在教育上突出表现为需求的多元化及发展的主体化。因此,创办不同特点和类型的教育以适应受教育者的需求,是从个人的和谐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的必然需求。
  
  (三)把握好普及教育与特色办学的关系
  普及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国家要保证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性,世俗、公立、免费是义务教育的三大特征。但依据和谐教育的要求,普及教育不等于个性发展的整齐划一,而是尊重个性差异,目中有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依据,而不是扼杀其个性。所以,普及教育不是划一教育,而应当理解为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去那种呆读死记,死搬硬套,抱着一本教材诵经,显然培养不出和谐发展的人。当然首先要转变的还是教育理念问题,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考试匠、背书匠。而从教师角度看,和谐教育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专才’,向“通才’转变(尤其是在中小学校),从经师向人师转变。
  
  (五)职业教育或就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
  和谐教育使教育目的在内涵和外延上得到了扩充和扩大,要求教育思想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应当说它是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化要求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它对传统的人才观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传统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那些人为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不能机械地模式化地理解将来的社会需求,培养方向和目标的划分应当更多地考虑受教主体,而不是施教者的一厢情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当进一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整合改进。
  
  (六)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
  在封建社会中,科学知识不被重视,四书五经统治着教育。我国经历了数次引进西学运动,尤其是解放后,国家重视科技知识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提高。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克服所存在的重理轻文、文理独立不相往来等种种不良倾向,实现文理的综合和整合。树立学科知识平等观念,打破知识的各种壁垒和藩篱,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他文献
2005年10月17日19点6分,有一位名叫巴金的老人离开了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