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贫嘴与性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唐笔下写北京,写青春,写自恋,写“我最牛逼”。大众熟悉冯唐大多是从他的“北京三部曲”开始,本文从冯唐的小说《万物生长》入手,分析他青春小说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北京,贫嘴与性。
  【关键词】:北京;贫嘴;性
  《论语》有言:“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冯唐集两面之所成,性格中自带狂狷。狂狷之下,必是特立独行。冯唐的“北京三部曲”:《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三部作品最具冯唐特色。
  《万物生长》是其中的第二部,在故事衔接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人物在这个横断面上褪去了稚嫩的外表,怀着自以为成熟的自信,享受着最美好的黄金时光。笔者认为,《万物生长》无论在故事的架构,还是在主人公对于爱情徘徊晃动的心理上的描摹都要略胜一筹。2015年4月,《万物生长》被导演李玉改编并搬上荧幕,随着电影的上映,原著也在各大图书网站上畅销。
  本文以《万物生长》为例子,论述冯唐青春小说中最常见了三个元素即北京、贫嘴与性,正是有了这三个元素,冯唐作品中青春才会如此生猛鲜活。
  一.北京土著骨子里的自恋
  冯唐在网站上的简介中刻意点出自己是北京土著,这样刻意强调,源于对北京的情有独钟。“作为北京土著,我热爱北京,热爱的毫无道理,热爱的鼻涕眼泪。”[1]P10同样,在他的杂文《我混沌、脏乱、安详、美丽的北京》中,冯唐也说明,“我是北京土著。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除了到河南信阳一年军训,到美国两年学商,所有的时间都在北京这块地方度过。”对于一个北京土著,这样的空间选择是无意识的。
  勒内·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论述小说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时候认为:“伟大的小说家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它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的世界。”[3]P241“北京三部曲”中,冯唐将自己的个体生活体验融入进去,作品中带有半自传的色彩。他将自己的青春往事和记忆放置在北京这个时空之中,在类似于话痨式的表述中,把个体的怀旧视野融入大背景之中。冯唐笔下的北京描写真是如数家珍,随手拈来。童年记忆的垂杨柳,燕莎附近的八十四中学,经常驻足的工人体育馆附近的“洗车”酒吧,医科大附近的大排档,东单天桥下眺望的街景......这些地理空间都通过秋水的视阈进行一一展现。
  对于一个代表物质的客观对象来说,总是有某种情感寄托才会对此地有着特殊的留恋,冯唐的作品中不单单是对北京的地理描写,还有着对北京的想象。冯唐的北京想象更多的带有“个人化”的情绪,北京叙述成为个人情感的附加,北京作为大都市来构建却被缩小,个人的吃喝玩乐,情感冲突得到无限放大。
  通过对北京意象的描写与想象,北京更多的具有了历史、时间、情感等多重意义。冯唐对昔日与当下的北京比较,显现了作家对时间这个宏大命题的思考。“这种流逝感与生俱来,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强烈。花开的时候,我就清楚地感到花谢、花败的样子。月圆的时候,我就清楚地想象月缺、月残的黯淡。”[2]P123随着社会的转型,北京也改变着它面貌。时间给北京带来了繁华,改变了建筑,而随之一起成长的人也面目全非,青春远去,只能追忆。
  二.口角生风求得言语快感
  冯唐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口角生风,调笑无忌。”(李敬泽语)看过冯唐杂文的都知道,流于表面的贫嘴和幽默冲淡了说教感,内部却蕴含着狂狷的个性,不做作。冯唐的小说也是如此,看似叙述地随意,交叠,却是一种对青春的“原生态”呈现。同样,在《万物生长》中,冯唐将贫嘴贯彻到底,彻底表现北京人的“贫嘴”表达。
  作品中的大量的搞笑成分往往通过主人公的贫嘴来实现。秋水自认为是一个既羞涩又笨拙的人,在初次遇见柳青时,几句交谈之后,他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展开他的耍贫本领。他安慰柳青,拿饭店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开涮,借着“职业妇女”的话题讲笑话给柳青听,顿时和柳青拉近了距离;秋水具有强大的耍贫能力,在男生的朋友圈子中,他当选为“口会”会长,而口会的实质就是耍贫;黄芪去女朋友家,秋水给出意见:进娟儿家,见了娟儿妈,可以说:‘伯母,我见了您才知道娟儿为何这么漂亮。’见了娟儿爸,……’”[2]P117
  冯唐作品中的贫嘴除了求得文风轻松幽默,更是对本质精神的颠覆,对日常行为范畴的嘲弄和亲昵,是青春内心被莫名的欲望占据之下狂欢式语言的的转化。耍贫在冯唐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当代作家中,同样爱耍贫的是王朔。王朔的风格和冯唐有着好多的相似处。王朔的《动物凶猛》也写躁动的青春,王朔在描绘玩世不恭的青年的同时,更注重对他们内心的细致刻画,王朔以一副中年人的心态,贫嘴背后是痛心,是一种对青春流失的怅惘。冯唐笔下的秋水少些“流氓”气质,更多些才华,耍贫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语言的快感。
  耍贫之下是冯唐对碎片化的青春叙写,不遮不掩的生猛青春,充满了青春悸动和欲望,毫不保留的展现自恋。冯唐作品中的青春,是他独特的70后记忆中的青春,是他追忆往昔,澎湃内心肿胀的后果。贫嘴本身就是不计后果的叙说,正中你的下怀,那便不在是无意义的。
  三.性冲动伴随着不羁的青春
  冯唐笔下的青春书写可以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可以是流氓式的调侃和激素旺盛的不正紧。《万物生长》中,少年与朋友喝酒,谈论姑娘,追忆初恋。少年们头脑没束缚的概念,只剩下荷尔蒙控制的欲望。而性和身体作为青春期禁忌,冯唐揭开这个隐秘地带,进行大胆且真诚的书写。
  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说:“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熟悉冯唐文字的读者都知道,冯唐的作品中总会提到“性”,并时不时的会出现比较敏感的词汇,“野合”,“口交”“阳具”“包皮”“早泄”等等。2011年,他的《不二》在香港出版,书中涉及大量的性描写,被人喻为一本奇书。联系冯唐妇科博士经历,当他在书写“性”时,一定是带有“自然性”和“自在性”的。在这部作品中,冯唐也提到“性”,但此时的“性”更多的是青春期荷尔蒙控制下的对“性”的好奇和尝试。
  在这样烦躁的青春里,冯唐通过大量“性”词汇的出现隐喻少年们肿胀的内心。主人公秋水从最开始对性的幻想到慌乱的实践,经历了一个从懵懂到成熟的过程。
  秋水的初恋是失败的。秋水对于初恋之爱,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恋,是一种纯真之爱,即使两人独处一屋,秋水也没有任何牵扯“性”方面的内容,此时的他的身心处在懵懂状态。
  医大的女友是秋水的性之初体验者。女友在第一次“犯坏”前有着慎重的考虑,并对他进行大段的说教似乎是对自己的劝服。女友是秋水身心成熟了引路人,这种实践的“性爱”,使他从懵懂的探索期过渡到成熟的对欲望的渴求期,打开了他的欲望之门。
  熟女柳青是秋水对美丽异性的渴求和占有欲的体现。第一次见到柳青,秋水便心神不宁,莫名的兴奋。他用眼睛的余光关注柳青的穿着打扮,被她身上的香气而迷惑。之后柳青因害怕怀孕向秋水求助,这个过程之中,秋水对柳青感情也逐渐升级。然而,对与他来说,柳青是神秘的,可以是他的“一夜情”的越轨者,却不能成为陪伴的人。
  《万物生长》不同于以往的小说,它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主线,有的只是一些片段,但这些片段正是具有了这三个元素才能折射出最七彩斑斓的光。看完《万物生长》,关于青春,你会得到由是释然,复无疑虑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冯唐.猪和蝴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2]:冯唐.万物生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3]: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1984》是乔治奥威尔著名的反乌托邦的政治隐喻小说,揭露了极权社会对人的控制、摧残,对人性的毁灭。他用戏虐、夸张、谬论、反英雄等手法描绘了一个未来的世界,用以警戒世人。然后,在人类社会自以为走上平等文明,信息公开之路时,棱镜门、窃听门等事件的发生,给人们当头棒喝,《1984》中的情景就这样降临在这个自诩民主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时刻对该小说的重新解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乔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著作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中西方古典悲剧思想根源之差异——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来进行分析,因莎士比亚和关汉卿因受历史背景,风俗人情,文化差异等影响,所以,在悲剧的创作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本文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结合现在悲剧创作的发展,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全面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哈姆雷特;窦娥冤;悲剧思想起源;悲剧
期刊
【摘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发表于1984年,荣获第三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着重塑造了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的形象,真实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小说通过中学生安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和人生的角度,借助于红衬衫这一典型意象,揭示了安然喜欢独立、张扬个性的性格特征,并通过红衬衫所引发的校园“风波”进一步展示了安然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大胆冲破因循守旧的环境牢笼,与周围人展开正
期刊
【摘要】:俄罗斯诗人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诗歌流派的创始人。他个性浪漫,爱好冒险,喜欢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寻找创作灵感。他的游历经历和冒险愿望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的题材,造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异国情调”。  【关键词】:古米廖夫;异国情调  俄罗斯诗人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诗歌流派的创始人。他个性浪漫,爱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关键词】:女权;贵族;文艺复兴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
期刊
【摘要】:莫言小说语言风格分为三个阶段,摹仿时期,先锋时期,民间时期,这分别和他创作阶段相关,创作早期的摹仿,小说清新婉约,语言也简洁明快。被文坛认可后,莫言创作就开始天马行空了,语言也是诡谲奇特,偏重感官体验,而且语言也是“乡土气”颇浓。直到九十年代后期,莫言创作回归民间,进入理性阶段,骚动的内心开始平静,对苦难以平常心看待,从个人的心狱逃离出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艺术语言选择也发生了极大的改
期刊
【摘要】:《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崩溃。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也是一个资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受过一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然而缺乏反抗勇气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摆脱与继母的这种不伦关系,又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婢女四凤,而蘩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来领走四凤。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
期刊
【摘要】:《林海雪原》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红色经典作品之一,其传奇色彩和传统民族风格是作品较为突出的文本创作特征。作品借助传统古典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将传奇色彩灌注到革命与英雄的历史叙事当中,在自然环境的描绘、故事情节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充满了传奇韵味,体现了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本文拟以浪漫主义文学为观照视域,深入分析文本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传奇色彩;革命浪漫;传统民族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生活形态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中国此种状态尤其明显。新的技术和生活方式被年轻一代推崇的同时,老一辈的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拥有特别的偏好,正是在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交替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传统文化、如何去发展新的民族文艺形式,是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无盐女》中所继承的传统观因素,进而总结出其得以成功的原因、存在的不足
期刊
【摘要】:水乡在中国代表了古朴、自然、一种对传统意识的留念。它美在骨子里,是一种传统的底蕴。而西方呢?他们也有自己古老的水乡建筑,在我看来,西方人的水乡在色泽上更加鲜艳。而在欧洲印象派画家的眼里这里又充满者明显的光与色。就如莫奈的《日出印象》早晨港口的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黄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光与色的美。光是画家手中的主要利器,而水、天空、或者是房子则是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