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发烧”,同病但不同源。“美国收紧钱袋、诸国温和放水”的分化格局将构成未来全球资产配置的基本环境要素。
治病之难,在于病症看似相同,病源却千差万别。治世之难亦如此。近期,为防范经济过热风险,各国央行纷纷按兵不动,为货币宽松踩下了阶段性刹车。加之9月10日美联储票委的鹰派言论,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日益增强。我们认为,本轮全球经济的“发烧”症状虽然相似,但是深层病源却有所不同,各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合意选择也将出现分化。
美国经济已步入复苏期,面临内生性过热,需要及时退出货币宽松。而其他经济体仍处于衰退期,依然需要过热的货币宽松刺激以稳定增长,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泡沫风险。中长期看,全球货币政策不会出现统一的转向,“美国收紧钱袋、诸国温和放水”的货币政策分化格局将持续加剧。
全球经济“发烧”,同病但不同源。因此,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忧虑日益提升。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各国经济均面临相似的“发烧”病症,但是致病机理却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因而货币政策的合意处方也大相径庭:
第一,内生性过热。历经金融危机后的持续萧条,少数经济体已经结束了衰退周期,恢复了内生增长动力,率先步入经济复苏期。由于宏观政策未能及时转型,总需求的过快扩张引致经济过热,致使产出缺口收窄、通胀上升,进而侵蚀经济的长期增长基础。针对这一病源,合意的处方是果断退出刺激性货币政策。这不仅有助于经济降温,也能避免长期政策干预导致的市场扭曲。相反,犹疑不决的政策拖延将拖累经济基本面,使其陷入劣质均衡。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由于美联储迟迟未能退出货币宽松,美国的贝弗里奇曲线已出现明显偏移和扭曲,就业市场的配置效率受到严重抑制。
第二,刺激性过热。6月英国退欧之后,全球经济复苏趋势一弱再弱。并且,由于实体经济并无实质性改善,宽松的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资产泡沫风险骤升。针对这一病源,货币政策抉择陷入两难、进退维谷。虽然防范短期风险非常必要,但是一旦过快收紧货币政策,本已疲弱的经济将大幅下滑,进而触发系统性风险。
这迫使央行在未来将采取更强的货币宽松加以补救。因此,若仅凭货币政策进行调控,难免出现“收紧——宽松——再收紧——再宽松”的政策反复,不仅损害政策稳定性,更将引致愈加沉重的政策成本。因此,需要通过政策组合构建合意处方。一方面,将货币政策工具指派给经济风险的防范,通过维持温和的货币宽松,支持经济的平稳复苏。另一方面,将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指派给金融风险的防范,通过收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抑制资产泡沫。
以上分析表明,针对不同的“发烧”病源,政策处方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甄别不同经济体的病源成为当前政策抉择的关键。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构建了评价体系。我们基于IMF数据库的研究表明,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内生性过热,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仍属于刺激性过热:
第一,产出缺口。IMF的预测数据显示,受长期刺激性政策的驱动,各发达经济体的产出缺口均持续收窄,但日本的产出缺口则进一步负向扩大。相比欧元区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美国经济的产出改善速度最快,产出缺口水平最低,并预期将在2018年降至零点附近,反映出美国经济相对强劲的内生增长势头。
第二,就业市场。从动态趋势看,根据IMF的预测数据,2016-2018年期间各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市场总体呈现改善趋势。其中,日本的就业改善幅度最小,在2018年甚至会出现小幅反弹。这表明,结构性失业对日本经济的桎梏已开始显现。从相对水平看,各经济体的失业率均已降至历史均值附近。其中,美国失业率已大幅低于历史均值,2016年的预期差值高达1.29个百分点,说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正被有效消除。
第三,通胀水平。根据IMF的预测数据,2016年日本预期将处于通缩状态,而美国的通胀水平则将显著高于欧元区。2017-2018年,在各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通胀水平预期将率先突破2%的政策目标,进一步凸显了美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当前各国央行对于货币宽松踩下了阶段性刹车,但是中长期看,全球货币政策不会出现统一的转向。相反,由于各国经济过热的成因不同,经济周期的分化将会推动货币政策的分化。
治病之难,在于病症看似相同,病源却千差万别。治世之难亦如此。近期,为防范经济过热风险,各国央行纷纷按兵不动,为货币宽松踩下了阶段性刹车。加之9月10日美联储票委的鹰派言论,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日益增强。我们认为,本轮全球经济的“发烧”症状虽然相似,但是深层病源却有所不同,各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合意选择也将出现分化。
美国经济已步入复苏期,面临内生性过热,需要及时退出货币宽松。而其他经济体仍处于衰退期,依然需要过热的货币宽松刺激以稳定增长,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泡沫风险。中长期看,全球货币政策不会出现统一的转向,“美国收紧钱袋、诸国温和放水”的货币政策分化格局将持续加剧。
全球经济“发烧”,同病但不同源。因此,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忧虑日益提升。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各国经济均面临相似的“发烧”病症,但是致病机理却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因而货币政策的合意处方也大相径庭:
第一,内生性过热。历经金融危机后的持续萧条,少数经济体已经结束了衰退周期,恢复了内生增长动力,率先步入经济复苏期。由于宏观政策未能及时转型,总需求的过快扩张引致经济过热,致使产出缺口收窄、通胀上升,进而侵蚀经济的长期增长基础。针对这一病源,合意的处方是果断退出刺激性货币政策。这不仅有助于经济降温,也能避免长期政策干预导致的市场扭曲。相反,犹疑不决的政策拖延将拖累经济基本面,使其陷入劣质均衡。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由于美联储迟迟未能退出货币宽松,美国的贝弗里奇曲线已出现明显偏移和扭曲,就业市场的配置效率受到严重抑制。
第二,刺激性过热。6月英国退欧之后,全球经济复苏趋势一弱再弱。并且,由于实体经济并无实质性改善,宽松的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资产泡沫风险骤升。针对这一病源,货币政策抉择陷入两难、进退维谷。虽然防范短期风险非常必要,但是一旦过快收紧货币政策,本已疲弱的经济将大幅下滑,进而触发系统性风险。
这迫使央行在未来将采取更强的货币宽松加以补救。因此,若仅凭货币政策进行调控,难免出现“收紧——宽松——再收紧——再宽松”的政策反复,不仅损害政策稳定性,更将引致愈加沉重的政策成本。因此,需要通过政策组合构建合意处方。一方面,将货币政策工具指派给经济风险的防范,通过维持温和的货币宽松,支持经济的平稳复苏。另一方面,将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指派给金融风险的防范,通过收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抑制资产泡沫。
以上分析表明,针对不同的“发烧”病源,政策处方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甄别不同经济体的病源成为当前政策抉择的关键。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构建了评价体系。我们基于IMF数据库的研究表明,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内生性过热,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仍属于刺激性过热:
第一,产出缺口。IMF的预测数据显示,受长期刺激性政策的驱动,各发达经济体的产出缺口均持续收窄,但日本的产出缺口则进一步负向扩大。相比欧元区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美国经济的产出改善速度最快,产出缺口水平最低,并预期将在2018年降至零点附近,反映出美国经济相对强劲的内生增长势头。
第二,就业市场。从动态趋势看,根据IMF的预测数据,2016-2018年期间各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市场总体呈现改善趋势。其中,日本的就业改善幅度最小,在2018年甚至会出现小幅反弹。这表明,结构性失业对日本经济的桎梏已开始显现。从相对水平看,各经济体的失业率均已降至历史均值附近。其中,美国失业率已大幅低于历史均值,2016年的预期差值高达1.29个百分点,说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正被有效消除。
第三,通胀水平。根据IMF的预测数据,2016年日本预期将处于通缩状态,而美国的通胀水平则将显著高于欧元区。2017-2018年,在各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通胀水平预期将率先突破2%的政策目标,进一步凸显了美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当前各国央行对于货币宽松踩下了阶段性刹车,但是中长期看,全球货币政策不会出现统一的转向。相反,由于各国经济过热的成因不同,经济周期的分化将会推动货币政策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