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业不良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有其独特性。本文对学业不良的几种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在于主观因素,与情绪和心理障碍有关,并导致恶性循环,对此提出几点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业不良;因素分析;转化策略
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高校学业不良生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很快,由过去的学业优良生变为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业不良的学生还往往还伴随着一些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例如网络成瘾,经常逃课,个性上比较自卑,有些学生还伴有情绪上的抑郁和孤独,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很多问题。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对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业不良问题的界定
学业不良这个概念可分为:一是学业不良的绝对性,指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教育所规定的及格标准,这是在我国教育实际中较流行的学业不良概念;二是学业不良的相对性,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学业成绩落后于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另一种是现实的学业成绩与其能力提供的学习潜力存在差距。本文所说的学业不良,主要指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反映其能力提供的学习潜能,表现为他们智力正常或较高而学习成绩低[1]。
二、学业不良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学业不良主要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和外部原因。就大学生本身来说,主要包括学习动力不足、成就归因不当、环境适应能力差和不合适的学习方法策略等因素;而外部因素则包括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体制的缺陷、教师的教学等方面。但笔者认为学业不良更多的是个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
1.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三方面组成,这三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业不良生的学习动力缺乏,是指学习没有内在的驱动力量,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需求,更无学习兴趣,厌倦学习,尽力逃避学习。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业不良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来学校学习是为了什么,再也没有高中时期那种拼搏进取的动力了;另一个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专业不感兴趣,选择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盲目跟风,出现所学非所爱的情况。同时,学业不良生在学习兴趣上还会出现偏差,表现为自我认识不足。作为在校大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技能,学有余力时兼顾其他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不能客观冷静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也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当学习上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时,不是通过更加努力来补救,而是用掩饰的方法来缓冲自己的焦虑情绪。例如,有个别学生已经连续一年有三门课程不及格,却拼命在网上写小说,幻想通过写小说一举成名;还有个别学生有一大批课程不及格, 他不但不去补修这些课程,反而去拼命准备考研究生,尽管他知道如果他不能顺利毕业就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
2. 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当
大多数学业不良生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反映教学进度太快,课程太难。大学的教学方法和高中有所不同,大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很快,往往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却需要二三节课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学生只是弄懂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在课后大量阅读相关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很多时候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学,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在高中阶段,高中的学习主要围绕着高考进行的,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学习。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其学习方法和策略有很大差距。部分学生不了解大学和高中在学习方式上的区别,没有考虑到大学学习的任务激增这一现实,以为按照原先高中时的题海战术就能取得好成绩,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学得很累,学习效果却未必好。能不能很好地掌握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如掌握不当就可能造成学业受挫
3. 成就动机归因错误
奥苏贝尔[2]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关系。”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富有创新精神,渴望成功;他们希望得到公开评价,不过分重视个人名利;能约束自己,不为周围环境所左右;能控制的主观因素,常把成败归于自己。那些个人非常的努力、对未来成就抱较大的希望、能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的学生才可能具有深层次学习动机、采取深层学习策略。而“学业不良生”很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而更多解释为不可知因素的影响,如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丧失学习兴趣、水平低;教师教法不当、讲得不清、板书不细;课堂纪律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等。
4. 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必须面临着一个重新适应环境的问题,大家面对的是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调整自己地心态和情绪成为学生的首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学业受挫,影响学习成绩。大学生处于青年晚期,这一阶段是人生中充满激烈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其生理已基本成熟,思维能力也明显增强,有着掌握自己命运和参与社会生活、评论社会现象及他人行为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阅历较短浅,社会生活经验较匮乏,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因而对问题的认识容易偏激、走极端,思想方法也较片面、主观,喜欢用幻想、憧憬代替现实,当理想破灭时,心理难以承受,情绪难以控制。这些是造成大学生学业受挫,特别是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障碍的内在的、根本性的因素[3]。
三、学业不良的转化策略
由于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如果出现不及格,在下一学期或者学年就要补修这些课程,难以有足够的精力来学习新的课程,形成恶性循环。
学业不良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在受到学业压力的同时,还受到由于学业压力而造成的情绪困扰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成绩差的孤独感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优秀生,他们在集体中处于孤独地位,有心事不愿向老师、同学、父母诉说,不与人沟通交流,有的还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焦虑倾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有学者[4]指出,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有较多的心理问题。针对学业不良生学习及情绪障碍的不同原因,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和对策。
1. 加强心理辅导,积极归因,激励学习动机
“学业不良生”在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引起其情绪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和咨询,加强班主任管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接纳他们,聆听他们的叙述,帮助澄清问题。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减少或消除由于他们不正确自我归因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强化努力程度方面的归因。指导他们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特别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密切与家人的联系,要创造条件、制造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亲情和友情可以使大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境时获得精神支持,增强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动机需要目标来引导,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学习动力,让他们意识到学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5]。
2. 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
有效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同时注重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其素质。学校教育要向家庭渗透,争取包括优秀生在内的广大同学的参与,改善其生活环境、校园氛围,减轻其孤独感和焦虑程度,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改善他们在自信心、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3. 注重新生入学指导工作
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即对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角色定位的不适应等。显然,要防止出现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现象,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工作很关键,使其在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过渡,这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因此,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向学生介绍清楚学科情况和专业研究方向,使学生对将来的学习产生感性的认识。做好学分制的宣传介绍工作,加强选课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选修课程,课时分配要坚持均衡、适度的原则。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经常检查他们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有了太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时间管理的不良习惯制订对症下药的时间管理计划,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顺利完成学业。
4.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大学里授课与中学相比,大学授课的方式、课堂授课的内容、课堂授课的技巧等都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授课进度快、内容广泛、理论概括性强等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课外主动学习,查找有关资料,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地掌握。同时大学的学习任务与中学不同,既要掌握知识,又要掌握技能,“知识与技能一个也不能少”。这一因素的解决在于大学生应尽快熟悉大学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特点。要引导学业不良生向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学习经验,向老师请教大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少走弯路,尽快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换。要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询,获取各种需要的学习信息,讲究学习策略,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由中学学习方法向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同时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制定合适的学业目标和学习期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完成学业任务。
5.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优化教学内容。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成为国内外大学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使讲授清晰简洁的教学策略:①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由简到繁地讲授教学内容,先讲解容易理解或简化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再教复杂的内容。②小步骤教学。按照一定的逻辑将复杂难懂的内容分成几个步骤讲解,如按从熟悉到不熟悉、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顺序,最后再向学生展示完整内容。③强调重点和难点,讲清学科的主要脉络和主要问题,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利于学生的理解、吸收[6]。
(2)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帮助学业不良的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还是采用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内容,有机地采用如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写读书报告、小组合作研究、专题实验等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不断塑造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悟”出结论,“悟”出方法,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沟通中解决问题。
(3)让课堂评价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业不良生的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如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计划书、活动过程纪录、小论文等,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发展状况给予恰当的反馈,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和指导建议,让学业不良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习进程,增强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董伟家.大学生学习障碍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03.4:378-380.
[3] 刘维鸿.论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J].天府新论,2003.6:122-123.
[4] 李伟强.成绩落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
[5] 李强.大学生学业失败再析[J].高教研究,2006.9:25.
[6] 熊文中.新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教师如何作为[J].辽宁教育,2006,2:7-9.
关键词:学业不良;因素分析;转化策略
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高校学业不良生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很快,由过去的学业优良生变为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业不良的学生还往往还伴随着一些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例如网络成瘾,经常逃课,个性上比较自卑,有些学生还伴有情绪上的抑郁和孤独,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很多问题。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对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业不良问题的界定
学业不良这个概念可分为:一是学业不良的绝对性,指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教育所规定的及格标准,这是在我国教育实际中较流行的学业不良概念;二是学业不良的相对性,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学业成绩落后于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另一种是现实的学业成绩与其能力提供的学习潜力存在差距。本文所说的学业不良,主要指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反映其能力提供的学习潜能,表现为他们智力正常或较高而学习成绩低[1]。
二、学业不良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学业不良主要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和外部原因。就大学生本身来说,主要包括学习动力不足、成就归因不当、环境适应能力差和不合适的学习方法策略等因素;而外部因素则包括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体制的缺陷、教师的教学等方面。但笔者认为学业不良更多的是个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
1.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三方面组成,这三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业不良生的学习动力缺乏,是指学习没有内在的驱动力量,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需求,更无学习兴趣,厌倦学习,尽力逃避学习。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业不良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来学校学习是为了什么,再也没有高中时期那种拼搏进取的动力了;另一个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专业不感兴趣,选择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盲目跟风,出现所学非所爱的情况。同时,学业不良生在学习兴趣上还会出现偏差,表现为自我认识不足。作为在校大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技能,学有余力时兼顾其他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不能客观冷静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也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当学习上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时,不是通过更加努力来补救,而是用掩饰的方法来缓冲自己的焦虑情绪。例如,有个别学生已经连续一年有三门课程不及格,却拼命在网上写小说,幻想通过写小说一举成名;还有个别学生有一大批课程不及格, 他不但不去补修这些课程,反而去拼命准备考研究生,尽管他知道如果他不能顺利毕业就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
2. 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当
大多数学业不良生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反映教学进度太快,课程太难。大学的教学方法和高中有所不同,大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很快,往往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却需要二三节课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学生只是弄懂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在课后大量阅读相关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很多时候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学,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在高中阶段,高中的学习主要围绕着高考进行的,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学习。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其学习方法和策略有很大差距。部分学生不了解大学和高中在学习方式上的区别,没有考虑到大学学习的任务激增这一现实,以为按照原先高中时的题海战术就能取得好成绩,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学得很累,学习效果却未必好。能不能很好地掌握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如掌握不当就可能造成学业受挫
3. 成就动机归因错误
奥苏贝尔[2]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关系。”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富有创新精神,渴望成功;他们希望得到公开评价,不过分重视个人名利;能约束自己,不为周围环境所左右;能控制的主观因素,常把成败归于自己。那些个人非常的努力、对未来成就抱较大的希望、能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的学生才可能具有深层次学习动机、采取深层学习策略。而“学业不良生”很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而更多解释为不可知因素的影响,如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丧失学习兴趣、水平低;教师教法不当、讲得不清、板书不细;课堂纪律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等。
4. 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必须面临着一个重新适应环境的问题,大家面对的是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调整自己地心态和情绪成为学生的首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学业受挫,影响学习成绩。大学生处于青年晚期,这一阶段是人生中充满激烈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其生理已基本成熟,思维能力也明显增强,有着掌握自己命运和参与社会生活、评论社会现象及他人行为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阅历较短浅,社会生活经验较匮乏,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因而对问题的认识容易偏激、走极端,思想方法也较片面、主观,喜欢用幻想、憧憬代替现实,当理想破灭时,心理难以承受,情绪难以控制。这些是造成大学生学业受挫,特别是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障碍的内在的、根本性的因素[3]。
三、学业不良的转化策略
由于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如果出现不及格,在下一学期或者学年就要补修这些课程,难以有足够的精力来学习新的课程,形成恶性循环。
学业不良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在受到学业压力的同时,还受到由于学业压力而造成的情绪困扰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成绩差的孤独感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优秀生,他们在集体中处于孤独地位,有心事不愿向老师、同学、父母诉说,不与人沟通交流,有的还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焦虑倾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有学者[4]指出,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有较多的心理问题。针对学业不良生学习及情绪障碍的不同原因,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和对策。
1. 加强心理辅导,积极归因,激励学习动机
“学业不良生”在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引起其情绪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和咨询,加强班主任管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接纳他们,聆听他们的叙述,帮助澄清问题。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减少或消除由于他们不正确自我归因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强化努力程度方面的归因。指导他们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特别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密切与家人的联系,要创造条件、制造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亲情和友情可以使大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境时获得精神支持,增强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动机需要目标来引导,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学习动力,让他们意识到学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5]。
2. 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
有效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同时注重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其素质。学校教育要向家庭渗透,争取包括优秀生在内的广大同学的参与,改善其生活环境、校园氛围,减轻其孤独感和焦虑程度,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改善他们在自信心、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3. 注重新生入学指导工作
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即对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角色定位的不适应等。显然,要防止出现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现象,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工作很关键,使其在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过渡,这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因此,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向学生介绍清楚学科情况和专业研究方向,使学生对将来的学习产生感性的认识。做好学分制的宣传介绍工作,加强选课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选修课程,课时分配要坚持均衡、适度的原则。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经常检查他们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有了太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时间管理的不良习惯制订对症下药的时间管理计划,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顺利完成学业。
4.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大学里授课与中学相比,大学授课的方式、课堂授课的内容、课堂授课的技巧等都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授课进度快、内容广泛、理论概括性强等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课外主动学习,查找有关资料,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地掌握。同时大学的学习任务与中学不同,既要掌握知识,又要掌握技能,“知识与技能一个也不能少”。这一因素的解决在于大学生应尽快熟悉大学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特点。要引导学业不良生向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学习经验,向老师请教大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少走弯路,尽快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换。要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询,获取各种需要的学习信息,讲究学习策略,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由中学学习方法向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同时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制定合适的学业目标和学习期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完成学业任务。
5.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优化教学内容。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成为国内外大学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使讲授清晰简洁的教学策略:①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由简到繁地讲授教学内容,先讲解容易理解或简化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再教复杂的内容。②小步骤教学。按照一定的逻辑将复杂难懂的内容分成几个步骤讲解,如按从熟悉到不熟悉、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顺序,最后再向学生展示完整内容。③强调重点和难点,讲清学科的主要脉络和主要问题,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利于学生的理解、吸收[6]。
(2)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帮助学业不良的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还是采用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内容,有机地采用如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写读书报告、小组合作研究、专题实验等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不断塑造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悟”出结论,“悟”出方法,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沟通中解决问题。
(3)让课堂评价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业不良生的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如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计划书、活动过程纪录、小论文等,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发展状况给予恰当的反馈,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和指导建议,让学业不良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习进程,增强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董伟家.大学生学习障碍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03.4:378-380.
[3] 刘维鸿.论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J].天府新论,2003.6:122-123.
[4] 李伟强.成绩落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
[5] 李强.大学生学业失败再析[J].高教研究,2006.9:25.
[6] 熊文中.新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教师如何作为[J].辽宁教育,200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