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达拉滨是一种具有淋巴毒作用的抗代谢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临床观察表明,在对NHL患者的治疗上,氟达拉滨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不低于经典的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等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而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FC)或米托蒽醌等化疗药物合用可提高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期。然而在临床观察到应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的几率较应用其他化疗方案有较明显增加。氟达拉滨用药后引起的淋巴细胞减少,尤其是长时间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被认为是导致这种机会性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应用各种化疗方案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因此而产生的相关感染有较多研究,但对于应用氟达拉滨后产生的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的免疫抑制及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研究并不多见。充分认识这种淋巴细胞减少的规律及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将有助于临床上改善治疗方案,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或尽早明确诊断。以下将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